延遲反應:網摘作為一種可能的民主培力機制

看完前天康河鴨與學生在TVBS大樓前的抗議,還有一些相關的後續討論,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情反而高興不起來,甚至笑不出來。如果說,台灣新聞媒體的報導與採訪過程是一種荒謬的話,那麼在那段短片裡的cosplay不但是一種擬仿,更是一種將荒謬推到極端以致於爆掉的表演方式。然後,爆掉之後的感覺,是空虛。

這就像靜坐、絕食、百萬人上街頭一樣。看第一次,是一種力量的展現,第二次是一個民主的常態,第三次、第四次,就變成一種奇觀;而「奇觀」(spectacle)將導致一種感覺的麻痺、理性的暈眩。

我們常常在關心一個問題:網路如何成為一種集結民主的可能機制?

不可諱言的,網路世代對議題的快速反應、過濾、動員與集結的確讓我們看到一種游擊戰的可能性。只是,當這種快速動員成為一種奇觀的時候,培力就不再是「如何可能?」,而是「如何持續?」的問題了。

當然,在討論網路民主,或者網根(netroot),的時候,我們總是得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在談那一種網路族群?我們在挖掘那一種可能?

而當PTT、無名小站、樂多、myShare、HEMiDEMi上頭的網民是異質、複雜、歧異的時候,與其全稱式的期待(或失望),不如先從自己所熟悉的網路社群入手,窺探一下培力的可能。

就我自己的觀察,如果說,PTT的動員方式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快速反應游擊戰」的可能性的話,那像HEMiDEMi這種網摘(我所熟悉的)社群所呈現出來的,恐怕就是一種「延遲反應陣地戰」的培力機制。而這個機制的可能性,有部分原因是建立在「網摘」這個動作的燈箱、打斷、詢問、判讀、填入等特徵上。

簡單的說,作網摘跟PTT推文(或,在新聞媒體留言回應)是不一樣的;後者只要按一個按鈕(或,寫/複製/轉貼一段話),前者卻會出現一個複雜的對話框,讓網摘者不斷的問自己:
「我要摘這篇文的那段話作為引述?那段話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要寫什麼樣的說明?是要寫評語?還是下註腳?我要提交到那個群組去?我要下什麼樣的標籤?」
更逼使網摘者與文章之間建立一個有機的關係,並進一步地採取一種積極的智識介入:
「我以後要怎麼用這批文章?是作聯播?還是用每日網摘發到部落格上?還是以主題的方式鑲嵌到我的某一篇文章裡?」
因此,從網摘者點下「Add to HEMiDEMi」到「確定」的這段時間裡,他所完成的是一個「未完成」的動作,而這個動作將在未來透過另一個行動(聯播、發佈、鑲嵌)被補足。

並且,這樣的一個延遲反應(delayed reaction, George H. Mead),將使得網摘者「學習延遲判斷,對個案的各個方面進行調查與理解」。而我以為,這正使網摘作為一種可能的民主培力機制。

如果說,PTT的鄉民游擊戰所召喚的是一個快速的、圖像的、流動的聰明暴民的話,那麼,網摘所召喚的,似乎是一種復古的、文字的、慢文化的,嗯,報民。而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問題是,怎麼樣有組織的將這群報民所書寫的、收集的、分類的、加工的文章,作再生產。

甚至,是怎麼讓暴民跟報民一起爆走。


[延伸閱讀]

趙剛:〈反全球化該召喚出什麽樣的知識與政治──「慢社會學」的一個初步勾勒〉
schee:〈網路仍然是台灣媒體論述中最為缺乏的一環〉
阿孝:〈每個公民都是編輯〉

Comments

豬小草 said…
其實我的感覺跟Bobby類似,現在未必是把暴民引入報民圈的好時機;畢竟後者剛剛被開啟,一切(例如規範、習慣)都還不是那麼穩定,甚至也還沒有一個良好有機的反饋機制。貿然引入,恐怕他們只會成天按「推」。

之所以覺得這很重要,其實是跟最近看Mobile 01的困境有關。但這就是後話了。下回再說。
Anonymous said…
PTT的重度使用者們不見得需要引導才會出現。
就延遲反應或慢社會學的社會基礎來看,
讓個別使用者能有不同空間分離的取徑,
而不一定要讓每個人都直接接觸到所有取徑,或許較好。
豬小草 said…
瓦礫:

其實,分眾沒什麼不好啊,大家的口味不一、身理時鐘不一,快慢有別粉正常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