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還在,我們還在


Losheng still there from swpave on Vimeo.


「你這次應該剪一支調性不那麼低沉的片子了吧?」

睡前,露娘這麼說。我笑笑沒回話。

其實,從chyng那邊收到1203的樂生片段影片,已經有一兩天了,可是自己卻拿不定主意該怎麼剪這些片子。一方面是因為說理驅離的部份已經有郭安家剪成影片,就覺得自己可以偷懶休息(笑);另方面是因為,越是讀著網路上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寫著樂生,心裡越是有著不同的領受。
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
這段經文記載在約翰福音2:19,宣告了神的殿並不是建立在那可見的、以磚瓦木石為材料、人手可以摧毀的房子上,而是建立在那不可見的、以信徒的信心為根基、並且有神的靈運行在其中的團契裡。

對我而言,樂生就是這樣。

因為我總是在樂生的阿公阿嬤、在樂青、在為保護樂生而聚集在一起的朋友身上,看見一股頑強不氣餒的生命力。那股生命力從來不是看外在環境有多麼的逼迫險惡,而是看我們內在所要追求的人權公義能否在這個冷漠的世代中發光發熱。那股力量考慮的不是人們可以為我做什麼,而是我們自己可以作些什麼。而如果沒有人要作的話,我們就自己來。我們自己進行我們的抗爭。

為此,雖然我也為著樂生的迫遷與廢墟化憂煩,卻總不喪志

而我相信,你也一樣。


這支影片將以CC授權,歡迎轉貼,語法如下:


[延伸閱讀]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寒冷的冬夜,在睡前能看到這樣催淚的影片,總覺得明天醒來又有好多好多的希望。草爸真是辛苦了,GJ*100,000,000!
豬小草 said…
本片另有youtube版,給有需要的朋友。
Joseph said…
很想請問一下:
到底還有幾位樂生院民願意和樂青站在一起?

當這場運動變成學院進步份子的嘉年華會
卻和運動訴求的主體完全脫節時
正當性何在?
喵喵喵喵 said…
樓上這位Joseph先生:

你問的問題太「學院」了耶,我聽不太懂,麻煩講一點比較像是一般人講的中文好嗎?

不過講再多也只是講話而已,講話很累耶,週末來樂生院跟阿公阿嬤喝杯茶嘛,學學那些年輕朋友,新舊院區都走走,主體就不會脫節也不會脫臼了。
Anonymous said…
所謂運動的「主體」,不就是樂生院民嘛?請問所謂的「主體」人數要達到多少,才能叫做主體呢?

換個角度想,當一個人的人權被侵害,我們是否要因為他只是「一個人」,我們就要忽視很多問題呢?

問題不是這樣的吧?

不要說今天只要一個樂生院民不放棄,就要一起努力這種事。如果要把問題意識拉高,高到以後政府不會犯同樣的錯,就憑這點,就不是你這種眼中只有「學院進步份子」,只有運動,卻看不到也不想面對問題的人可以了解的。

回到你的問題,
有幾位樂生院民願意和樂青在一起?
我倒是想問,什麼樣叫站在一起?
喵喵喵喵 said…
上上一篇是我耍嘴賤,別理我,在網路上打筆戰的習慣很不好(企鵝你有資格說別人嗎)。關於運動主體性的問題,我想 Joseph 可以在 12/20 前來參加[樂生暖暖]的活動:

http://sites.google.com/site/loshengmission/Home/le-sheng-sheng-dan-pa

目前送給老阿公阿嬤的禮物也正在募集中:

http://sites.google.com/site/loshengmission/Home/gathering

誠摯邀請您走出論述式的質疑,用你自己的眼睛確認這項運動走到了哪裡。如果你希望你自己的質疑也能獲得你口中的「正當性」,走進來,看詳細。

大家等你。
豬小草 said…
@joseph:

我不知道還有幾個院民仍在繼續抗爭,更不知道要有多少比力的院民繼續抗爭,才具有你所謂的正當性。

我知道的是,只要有一個院民表達繼續抗爭的意願,樂青就會跟他站在一起。

我知道的是,在我們嘲諷弱勢者抗爭的正當性之前,政府的作為早就失去它的合法性。
Joseph said…
如果人數真的不重要,我想樂青或政府雙方也都不會去想方設法的動員或爭取,但是我觀察到的現象似乎不是如此。
其實我也不是很喜歡在公共政策上,動不動就用數人頭的民主原則來壓少數,因為這常常是通往民粹的道路,但是總還有比例原則的問題吧?如果說所有公共決策都可以讓一個人來否決,我相信這一個組織是無法形成任何共識也不可能存在公共政策的。
我相信在這個事件中,包括樂青在內的各方也都是重視比例原則的,所以才會有各種令多數人困惑的計算公式、數字與圖形。雖然我也相信人權不能量化,但是這個案子的本質就是數字問題,如果真的是人權不能打折,也不必提出90%的打折方案了。
回到90% vs 41%的問題,目前台灣的慢性療養院所單位非常多,我想各位應該有參觀過,其中的絕大多數,特別是位於城市的,院民所能享有的空間與環境多半不到41%。
從後勁杜邦拜耳到核四,其實台灣的公民社會對於這一個比例該畫在哪裡已經有了相當的刻度,如果作為權力的精算家的藍綠兩陣營在這事件上都做出了相同的判斷,難道你們沒想過是否是你們的比例跟多數台灣人脫節,或者是你們認為這個社會還需要被喚醒?
Anonymous said…
Joseph

其實你的問題,這幾年來,已經重複非常多次在討論這問題了。我也可以不厭其煩地在回答你一次:

1.如果我們相信我們想推動或保存的東西是值得且正確的,不會因為什麼比例原則就不見。我們也不在乎媒體不報導,或者政府用比較大的聲音稀釋他。這是公民社會的價值。今天我不必說服你,而你也無須因為你的價值觀傾向「多數比例」那方而說服我。

2.「樂青」之所以動員爭取,是因為公權力往往是他的倍數。而若不動員,則少了更多保護的力量。而你在網路上所見的「我們」,之所以動員,也不過想多點突破,突破媒體不長進的封鎖。這和你要談的「主體」,與我們舉例的人數無關。記得嘛?你先用院民數目來質疑主體。

3.公共政策當然不會由一人來否決,但我們談得是「價值」與「信念」。今天,一個人固執不是因為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可能因為他比較勇敢想維護更多人的利益。如果可以,誰不想安安穩穩地當那大多數人?這社會不是就是那些不貪圖安穩的想改變的人所改變的。你說的公共政策,難道沒辯論過?而辯論首要的條件是什麼?政府肯面對,肯對話。樂生的案子有嘛?

4.至於你提的慢性療養院,或是41%90的問題,顯示你不是毫無了解。但也同時顯示你充分不了解,現在爭取的問題是什麼。如果願意真的去看看迴龍「醫院」,或是大家真的在乎的問題是什麼。會很感激你。

最後,這個社會不會是讓權力精算的政黨決定的。我們必須這麼相信,這樣社會才有改變的動力。

只是不想成為安逸的大多數人,這樣是一種錯嘛?

所謂的社會大多數人又是誰,那一種人呢?為甚麼得和他們一樣呢?
豬小草 said…
@joseph:

我想你誤解了。我不是說人數不重要,而是不同的行動者對「人數」的意義有不同的解讀。

對藍綠兩黨來說,現階段不用理睬樂生,的確是因為會繼續關心這議題的人很少、實際參與抗爭的人也不多,反正只要一直拖延下去,這社會是容易遺忘的。

但對抗爭者,好比你所質疑的樂青來說,就算今天只有一個院民想繼續抗爭下去,他們也是會與其站在一起的。請注意,樂生保留運動從來就不是一群學生自己闖進去自搞自爽的運動,它是一個以樂生院民為主體的運動。這也侍衛什麼你會在munch的紀錄片裡面聽到樂青說:「院民堅持到什麼時候,我們就堅持到什麼時候。」

至於你說這是不是與台灣社會脫節?嗯,我會說「不同」,而不是「脫節」;因為後者意味著不繼續關心裁是進步,而我卻不這麼認為。

最後,我覺得把其他慢性療養院拉進來與樂生一同比較,然後說:「其實樂生已經很好了啦」,這樣的討論方式是有其謬誤的。

因為那組讓你頭痛的數字並不是在論證「對病人來說,保留多少才叫適當」,而是企圖在「樂生保留」與「捷運通車」之間尋找出一個可以共存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很諷刺的,不是由擁有技術與資源的捷運局提出來的,而是由弱勢的抗爭者提出來的。

也因此,請你再看看這次1203的抗爭爭的是什麼?或許你可以更了解,所謂的「比例」,到底該畫在那裡?或者,到底該被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