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實作的四種類型

時常被人問到「台大校學士跟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有什麼差別?」,我總說我們的設計是以學生專案為主軸,一方面鬆綁制度讓學生得以「遊牧」於綜合大學中的各類學科領域,另一方面營造分散式的「社群」網絡讓學習路徑能有更多可能。當然,對我們這樣一個小組織來說,即使是專任老師搭配合聘教師都未必能完全回應學生千奇百怪的專案,因此我們的教學策略並不是從專案主題的學科分類入手,而是從「動機」出發,引導學生思考本次專題實作的目標設定,輔以分組課強化執行能力,最後在成果發表會上與業界對話。

說到專題實作,大多數同學的直覺反應就是要「做出什麼來!」,這的確是我們期待的。但如果在一開始沒有做過探索、研究,就無法得知潛在方案的樣貌,更不可能建立一個完善的落地導向的專題。因此,除了「成果產出」,我們也可以把專題實作的重點放在「能力培養」。當然,我們不可能獨力完成專題,總是需要與其他人協作、互動,才能推進。但時間心力都極為有限的我們也不可能一口氣接觸所有與我們專題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因此下一個問題是:在盤點過利害關係人後,我們想要與之協作的社群會是哪些人?是「研究社群」還是「實踐社群」?

是以,上述兩個問題會組成一個2*2的矩陣圖如下,各象限分別有不同導向的目標與策略:


首先,探索導向(能力培養 / 研究社群):這類專題的重點是探索你有興趣的專題方向,了解與其相關的學科領域為何?你可以參考《研究的起點》一書中的方法建立自己的研究習慣。

其次,策略導向(能力培養 / 實踐社群):這類專題的重點不在於有明確的成果,而是創造有意義的工作起點,策略性地建立你與不同實踐社群之間的合作關係。《設計力創新》這本書所談的詮釋、傾聽、訴說,就是這樣一種與外界建立連結的方法。

第三,轉化導向(成果產出 / 研究社群):這類專題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實作過程中轉化不同學科的知識? Age of Entanglement 這篇文章中的 Krebs Cycle of Creativity 提供我們一個很有意思的思維地圖。

最後,落地導向(成果產出 / 實踐社群):這類專題的目的是希望能在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後得知潛在方案的樣貌,讓專題得以完善地落地。坊間相關書籍汗牛充棟,不過我們最推薦的還是輕薄短小、言簡意賅的《創意,從計畫開始》

上述的專題類型與目標設定,並不是我們關在研究室裡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從過去兩年與許多修課同學的討論互動中歸納出來的架構。當然,同學的專題也不是固定在某個象限後就不會改變的,總是會因著執行過程的變化去調整步驟與策略。雖說這架構只是很粗略的歸納,還有其他維度可以納入討論,但至少是個起點,讓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在哪裡?要往哪裡去?

至於怎麼前進?嗯,修課吧。我們在分組課討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