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君:中國。非洲。勞動體制

這是一個拖欠很久的演講記錄,直等到前陣子眾人訕笑馬英九在非洲的「有氧外交」,才想起,啊,有這麼一個重要的議題不能忘記。簡單的描述李靜君的問題意識如下:

在演講的一開始,CK首先說明了他為什麼會開始研究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投資。她認為,其實自己的研究就是一直追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當中國剛開始市場改革時,她研究的是深圳的女工,當市場經濟席捲國有企業時,她跟著研究中國東北的國有企業下崗工人,而當中國在1990年代後開始向海外投資時,她覺得她理所當然地要跟著研究中國資本主義的全球化。CK接著說,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往往被新聞媒體形容為一種「新殖民主義」,但他深感質疑,因為如果中國投資就意味著殖民主義的話,那我們也應當以殖民主義來理解中國在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的投資。另一方面,不單只有中國投資非洲國家的營造業與銅礦,有許許多多的外國投資都投資在這兩個產業中,卻只有中國是被批判與質疑。而CK的演講就從這個疑問出發,透過分析中國在尚比亞營造業、銅礦與經濟特區的投資,來檢視中國資本主義全球化過程中的運作機制,並且回答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投資是被特別點名批判的。

在交代完問題意識後,CK接著簡單回顧尚比亞的發展歷史。簡單的說,尚比亞在1964年獨立後,採取的是國家社會主義的發展路線,而當時中國政府就已經透過經濟援助的方式幫助尚比亞政府建設鐵路等基礎設施。然而,國家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式造成尚比亞政府國債高築,因此從1990年代開始,在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要求下,採取國內市場對外開放與大規模的私有化政策,以換取國際組織在債務上的展延。然而,1990年代正適逢中國資本尋求海外投資,因此有許多中國資本就進入了尚比亞的營建業與銅礦市場。並且,隨著中國在尚比亞投資規模日漸擴大,加上尚比亞本身在非洲有著接連著許多重要國家的地理優勢,從2007年開始,尚比亞政府也允許中國資本在尚比亞開發「中國式」的經濟特區。因此,營建業、銅礦、經濟特區,這三個中國在尚比亞的主要投資,展現了中國資本對於空間、資源與制度不同的影響,這其中又以經濟特區影響最大,但因為仍在發展中,所以後續分析以營建業為主要對象。

簡單的說,所有外國資本在尚比亞的營建業投資都有著類似的勞動機制。在薪資關係上,工人是沒有合約或簽短約的(一年就算長約)、只有最低薪資、流動率高。在種族關係上,不同族群的差異仍在,當地工人無法成為管理者。罷工也是到處都有的,並且這些罷工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甚至連集體協商都是不合法的。CK認為,從這角度來看,中國資本當然是剝削當地勞動力,但不單是中國資本剝削,所有的外國資本都在剝削當地工人。而且這個剝削機制的建立並不是中國資本主動要求的,而是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在要求尚比亞政府將國有企業私有化時,一併在法律上剝奪了工人罷工與集體協商的權力,目的在掃除外國投資所可能遭遇到在勞動控制上的障礙。因此,若要說資本在非洲的新殖民主義,那不該片面批判中國,更應該批判IMF、世界銀行在私有化過程中對非洲所造成的傷害。

那麼,如果其他外國資本與中國資本有著一樣的勞動控制條件的話,那為什麼中國資本總是可以以低於別人30%的價格取得標案?CK認為,這關鍵在於中國資本不只是剝削本地勞工,他們也剝削自己派出去的管理階層。她的研究發現,中國在當地的管理階層拿的薪水很低、福利又差,不像我們印象中的海外員工是住在市區有著與尋常的社交生活,而是住在工地旁的宿舍,過著毫無社交可言的日常生活,無聊到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一週工作七天。更重要的是,這些中國企業的海外員工在工程進行過程中是拿不到薪水的,他們必須在做滿兩年約、完成工程、回到中國後,才能拿到這兩年的薪水。在這段過程中,如果他們在中國的家人需要用錢的話,公司會以「貸款」的方式借給他們在中國的家人。對工人來說,因為食衣住行都在工地,所以平時拿不到薪水對生活也不會有影響,兩年一次拿足反而像是存了一大筆錢。而對企業來說,這兩年省下來的薪資,構成了一股龐大的現金流,讓他們可以用低價與其他國家的資本競爭。而中國工人為什麼願意接受這樣的勞動契約呢?CK認為,這是因為這些工人都是中國的剩餘勞動力,他們在現今中國根本難以找到工作,遑論生存購屋生子。換言之,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不單是輸出資本,更重要的是輸出國內的剩餘勞動力,轉移了內部可能的社會緊張與經濟問題。

最後的問題是,為什麼中國資本在非洲是最被質疑批判的呢?CK認為這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方面,許多在非洲投資的中國資本都是國有企業且與當地政治菁英關係密切,引人非議,而許多中國工人在結束工程後因為回國找不到工作,就留在非洲開始做起小本生意,對當地社會影響不可說不大。但另方面,也更重要的是,隨著尚比亞的民主化發展,國內的反對勢力發現可以透過批判中國資本來累積自己的政治資本,例如三個月前剛贏得總統大選的Michael Sata就是批判中國資本不遺餘力,並且要求中方必須改善尚比亞工人勞動條件與投資契約。換言之,當西方的新聞媒體與研究者在分析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時,只看到中國資本的主導性,忽略了非洲社會的自主性時,他們對於中國資本對當地社會的影響與效應,就容易單面向地概化為新殖民主義,而忽略了更細微,且在轉變中的權力機制。

Comments

豬小草 said…
最近尚比亞的礦場又發生衝突。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2012/08/21/1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