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禮拜堂

到上海的第一個禮拜日,我從華師大乘公交車轉地鐵到位在衡山路的國際禮拜堂(Shanghai Community Church),那是我唯二知道的禮拜堂。國際禮拜堂建於1925年,是當時在上海的基督徒集資興建以作為各教派聚會之用。禮拜堂為英式磚木結構建築,屋頂用剪刀型木屋架,左翼相連一長型三層建築。禮拜堂的外牆爬滿常春藤,若不是新加了白色遮雨棚,你很容易在磚牆與楓樹中錯過它。

我到的時間有點晚,九點十五分,七點半的第一場禮拜已經結束,下一場在十五分鐘後開始。小小的禮拜堂早已滿座,招待引我到東廳三樓一個像大教室的房間,裡頭也快坐滿了。在樓梯轉角處,破舊的辦公桌上放著泛黃的聖經和聖詩本,我拿起聖經,走進去坐在最後一排的位子。房間的最前面擺著兩台25吋電視機,看起來是要轉播禮拜堂內的情形給我們看。我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形,不免四處張望,身旁的婦人則專心的讀著聖經。禮拜開始,電視上出現一個兩鬢斑白的牧師,用著沙啞但堅定的口吻帶領我們唱詩、讀經、啟應。詩班的聲音很美,可是我只能斷斷續續地聽到他們的歌聲,偶而夾雜著風琴的旋律。證道的是一個年輕的牧師,30來歲,聽口音像是南方人,講題是:身為基督徒。上海這幾天很熱,房子空調不佳,很悶,可是所有人都專心地聽著牧師講道。牧師帶領我們做完禱告後,沒有奉獻、沒有報告,禮拜就在默禱中結束。

我站在散去的人群中,心想:不知道禮拜堂裡是什麼樣子呢?下樓,穿過長長的甬道進入禮拜堂。禮拜堂內部平面為三廊型巴西利卡式二層建築,屋子兩側是尖拱長廊,窗戶為弧拱形,鑲嵌著冰梅紋玻璃。屋裡燈光昏黃,很是溫暖,講經台設計簡單,小小的講臺站滿詩班後十分擁擠。禮拜堂裡還有許多人,他們或坐或跪。都在禱告。看到這樣的畫面,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我坐在長椅上,低頭,大聲地哭了出來。我開口禱告,像是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感謝,我感謝主讓我在這裡看到這麼多的人來到祂面前跪拜。再來之前,我一直擔心,這裡的人不認識主,不知道要去哪裡才能得著喜樂、才能卸下他們生活中的重擔,可是來到這,我看見有這麼多的人聚在一起禮拜,有這麼多的人透過跪拜禱告把自己完全地交付在主的手中,我不得不讚美主的恩賜是多麼的奇妙,讓這些人臉上都充滿著喜樂地笑容,而不是疲累空虛。這是恩典啊!我禱告的聲音越來越急促,淚流不止,但我感覺到聖靈充滿體內,身心不再疲憊。

擦乾淚站起來,禮拜堂裡還是一樣安靜,虔誠的禱告聲低迴。我走向前去,講台前圍了一圈坐墊,我很自然地跪了下來。「你禱告完了嗎?」一位老婦人這麼問我,我點點頭。「信主好啊,信主有福氣」老婦人滿臉笑容的對我這麼說。「你也是基督徒嗎?」我問,她笑著點點頭,「都二十多年了啦!」。「起先是錦江飯店的人介紹我到這來的」操著不流利的普通話,老婦人跟我分享起她信主的歷程。老婦人跟我談了很多,從她年輕時的辛苦到信主後的平安,尤其是,本來無法生孕的她在教會會友替她誠心地代禱後,孩子居然在受洗一年後出世了,「你不知道我當時有多高興啊,我天天感謝主、感謝主」,看著她笑,我也笑了起來。「你一個人來上海嗎?」老婦人突然問起我的事,「ㄟ,一個人」「工作?」「對!工作」「一個人到外地很辛苦喔。我的孩子啊,前年去了澳大利亞讀書」老婦人談起他那離家的獨子,「上個月生病了,生重病,學校的領導很照顧他,聽說是慢慢恢復了」,老婦人泛著淚光地說:「你願意跟我一起為我的孩子禱告嗎?」

當然。

我目送老婦人穿過長廊,消失在刺眼的陽光下,禮拜堂裡的燈全熄了,一絲絲日光透過窗戶射入屋內。晚上這裡要舉行每個月一次的音樂崇拜,到時屋裡一定又都是平安與喜樂吧。


感謝主
榮耀都歸主耶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