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on the Bund, but out of Shanghai...

「上海真是個爛地方!!」許久沒見的朋友坐在對面,憤憤地向我抱怨他的過年上海行,他列清單似地同我數落起街道的髒、民房的破、食物的差,當然,還有不知道在跩什麼的上海女人。「不過外灘那倒是可以去一去,還不錯啦!」朋友問我有沒有去過和平飯店上的餐廳,我搖搖頭,我只去過和平飯店的大廳,還有附近巷子裡的啤酒屋,「那你有沒有去過那家1997?」我的臉更狐疑了,除了確定那家店在茂名南路外,我對這些外國人開的店一無所知。我們去的,是同一個上海嗎?

我去過位在黃浦區弄堂。厚重的石庫門後頭是狹窄的住房,住在弄堂裡的多半是老人,年輕人都搬到高層住宅去了。我們坐在圖書室裡,老人用顫抖的聲音描述他們快樂的日常生活,我注意到,在場唯一的年輕人是街道管理委員。幾天後,聽上海社科院的人提起那片弄堂,說:現在市府就等老人們過世、搬走,好把房子整理一下,當作旅館租給外國人,好歹是上海的特色建築嘛。

我去過位在往虹橋機場路上的一個城鄉接合部,裡頭的房子都是大躍進時期用紅磚搭的。裡面住的都是蘇北人,他們在上海沒有合法身份,平時靠打零工、撿垃圾、撈黃浦江裡的油污小魚為生,「村子」裡唯一的一輛公車,一天三班,是開回蘇北的,就連老師都是蘇北村子裡來的、畢業證書也是江蘇省政府發的。站在「村子」裡唯一的商店往外瞧,四周淨是台商蓋了卻賣不出去的高層建築,因為圍在外銷房外的是地方政府蓋的便宜的內銷房。

我去過台商聚集的古北新區,街道兩旁開滿台灣人自己開的餐廳,不要說泡沫紅茶店了,就連永和豆漿都開的比復興南路大。我必須努力擺脫圍在身旁的烏黑小手,才能走進當晚跟台商約吃飯的地方,日本料理店的空氣裡是濃濃的台菜味,和室裡的台商雖然酒酣耳熱,但是卻說著「老台商騙新台商、新台商騙小台商」的故事。他們的聲音很大,但是心情很空虛,未來像白色氤煙一樣飄,生命卻同煙屁股一樣扭曲。

我可以很清楚的畫出上海的地圖,告訴朋友哪裡是租界哪裡是工業區商業區,也可以清楚的敘述起上海經濟史,告訴朋友土地開發是如何撕裂了這都市原有的結構,不過,這些東西對朋友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對他來說,上海只是一種想像,一種存在於租界時期的想像、一種存在於浦東未來的想像,一種從來沒有現在的想像,然後,這想像在二月破滅了。我聽過許多這種抱怨,我總是笑笑,一句話都不說。

「別忘了要去那間Man on the Bund喔,bund就是外灘的意思啦!這間店很有名,大家都知道,西餐還不錯吃啦。在那裡,你根本不會覺得自己在上海,因為都是外國人,感覺像在歐洲……」分手前,朋友再次提醒我,像是在囑咐一個不會享受生活的小孩一樣。

是啊,man on the Bund, but out of Shanghai……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可悲的是,台灣主流媒體的都市論述,幾乎都是往這種"外灘"式景觀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