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or blah?!

在推出RSS的隔一天,中時電子報又進一步推出「編輯部落格」,但郭總編輯的發刊辭,看的我是一頭霧水。

比方說,我為什麼要知道是哪些「專業與品質兼具」的「記者」在寫這裡的blog呢?如果說,像這樣的文章就是所謂專業與品質兼具的好樣版,那我真不知道「專業的記者」與「業餘的blogger」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了。還是說,這就是郭總編輯所謂的「用你熟悉的語言」(所以用詞淺顯易懂?)和「發揮新聞媒體效益的最大化」(把記者的社會資本移轉到blog來?)?而如果這位記者寫的東西真的好到需要向大眾推廣的話,那總編輯就直接讓他登在報紙上不就得啦?又何必「轉進」到blog來呢?還是說,這樣一個「開放編輯台」的動作,是要讓我們看看中時「新聞室控制」的改變,並且相信中時的記者編輯群也是有血有肉的熱血男兒?

不用吧?我們從你們平常的「報導」就看得出來你們文學造詣很高而且很有人性阿。如果真要跟讀者「互動」,像聯合那樣直接在新聞下面開個「評論」就成啦,何必大費周章把大家都「挖出來」搞blog呢?不過,從中時過往的表現來看,嘿嘿。

黃彥達說的沒錯:「如果你以為,由Blog所帶頭興起的這股全民媒介風潮(有的人稱之為「公民媒體」,或者「合眾媒體」)是個完全新鮮的話題,那麼姑且先讓我澆你一頭冷水」blog,就只是在web上面做一個log的動作而已。只是這個動作放在不同的環境下,有的變成個人日記、有的變成個人新聞台、有的變成個人bbs,有的什麼都不是。正因為如此,定義blog變得困難且容易引起爭吵,並且「人人都失去當讀者的能力」。只是當blog服務剩下比大小的遊戲、we the media變成一種行銷活動時,我突然發現,或許最適合blog這詞的中文譯法居然是工頭在五年前那篇文章裡用的--

不拉

blah..blah..blah..

Comments

wp said…
中時的作法只是台灣主流媒體開始注意到Blog的可能帶來的威脅而做出的因應動作之一。
我很好奇這些編輯台的記者未來寫的稿子方向會跟登在報紙上的有多少差異?另外這些線上記者的Blog到底是怎樣運作,記者自己主控權有多少呢?會不會最後變成記者的廢搞大集合。
我這種愛賺錢的人以前很愛寫評論、專題,因為報社寫評論有額外稿費可賺,不知道這個Blog上的稿子不知道有沒有錢可賺?或是最後會變成記者的「廢稿大集合」,原本要都進垃圾桶的稿子都在Blog上面出現了。
嗯!如果是這樣,我以前倒是有不少被都進垃圾桶沒見過天日的評論稿。
豬小草 said…
先話個當年。還記得有那個明日報的時代,有不少明日報的記者都有個人新聞台,不過都是用化名,除非業界人士,否則你很難知道誰是誰。後來明日報倒閉的時候,個人新聞台界一陣恐慌(現在大家好像就對站台停止服務這種事習以為常)。彼時,聯合報推出「聯合網棧」並且在新聞台拉生意,但有明日報的記者就說:「在明日報,記者在自己的新聞台說出不同的言論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聯合給得出這種環境嗎?」後來,新聞台是勉強維持運作下去,但從此搬家未曾停歇。

相較之下,中時似乎是最近才對這種事有所動作,但是大辣辣第用「記者名號」想要來「推廣」,ㄟ,這就...至於中時這個「編輯部落格」怎麼運作?記者有多大的主控權?那就不是我這種升斗小民可以知道的了。

另外,在我看來,中時的做法與其說是因應「blog的可能威脅」,不如說是因應自身在「實體報業市場的萎縮」-既然報紙賣不出去,我轉而想辦法充實content好在網路上拉廣告總行了吧?甚至,即使後來那個「推薦部落格」變成「你付費後我才推薦你」部落格,也是有可能的。反正一切以聚沙(金)成塔至上。

我想,聯合跟東森在網路新聞上的應用,恐怕也不脫這思維。其實,若是我們仔細回顧這幾年「新聞媒體」怎麼「使用網路技術」,的確是挺有趣的。最近買到一本二手書,是在講1978年THE TIMES記者因為報社引進電子技術而罷工一年的經過。我想,鑑古,或許有些趣味在。
纖毛蟲 said…
在這個"編輯部落格"改版出現以前,這群記者編輯們早就在電子報上, 以"編輯室報告"的名義抒發一己的感言了。如今為什麼要用部落格的格式出現,是想要炒作話題?想要引領風潮?想要身為華文網路新聞媒體的表率?想要教導群眾們何謂寫作的樣本...?我不知道。如果是,真是很可笑的。難道有人能夠定義blog該怎樣做才是"好"的,"對"的?

但是跟以前的"編輯室報告"相比,我看到"編輯部落格"的出現,卻有一點點高興。原因有二:首先是參與的記者人數比以往的編輯多,有機會(但不保證)出現不同的觀點多樣的主題與歧異的聲音。其次,現在擺明了這是編輯與記者自己玩的園地,不用把一己私見跟新聞報導混淆在一起。

豬小草若是常常看中時電子報,一定可以在首頁上看到加註"專論"的文章,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這些"專論"文章確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編輯們自己寫在"編輯室報告"裡的意見,尤其是王榮霖先生當責任主編時,似乎特別不吝引用自己所寫的放在電子報首頁,然後內容呢? 符合新聞專業的標準與規格嗎?請大家自行去閱讀,我只是個學生物的研究生,無才無能多批評。

如果這個部落格的出現能讓編輯與記者們自己愛說自己想說的話,而與新聞本文分乾淨,而能把真正要力持專業標準的新聞回歸正途,不要牛驥同皁,將自己罵自己爽的東西與新聞評論混雜一起,也不啻是一件正面的演變。不過,這就回到豬小草的最初質疑--為什麼這群人要這樣以一個主流媒體成員的身分,做出你我一般人可以做的事?而且還要敲鑼打鼓,轟轟烈烈發刊哩!

何榮幸先生過去在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化名書寫,現在光明正大現身自家的部落格。我們或許可以觀察一陣子,看看同樣都是他,寫出來的有沒有什麼不一樣。
Charles said…
嗯,我想說的是,"we the media"不是變成行銷活動,而是有一個行銷活動網站為這本書的出版作點宣傳。

至於,"we the media"這本書/這種概念到底會變成什麼,要看讀者怎麼變把戲了~
豬小草 said…
cct:

我不能同意你更多一點了。我也不能對中時再多期待一點了。

charles:

我是該把we the media「這概念」跟「這本書」分開來。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在行銷「這本書」時,某些人不正把「這概念」當作一個全新的、來自西方的東西在理解,卻忽略那些已經存在我們這個社會好久的現象。我只覺得:可惜了。「做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這是我對網路期待的開始,而在這句話出現的時候,應該還沒有「那本書」吧?不過,台灣已經有人在實踐「那概念」啦。喔,那時候,連blog「這系統」都沒有呢-但是「這概念」已經存在啦。或者說,從黨外運動的小冊子開始,「那概念」就已經存在了。

不過,這一切或許就像你在我們討論「公民新聞」時所說的-且戰且走吧。只是希望公民新聞走下去不要變成「功名」新聞才好。可是我能夠做的,也只有把我自己這一塊搞好,不是嗎?
Charles said…
小草兄,

我也要說:
我不能同意你更多一點了。

當internet出現,沒有blog、也沒有"作自己的媒體"的slogan出來時,"那概念"就在了。

各自搞好自己想搞的摟:P
豬小草 said…
剛剛拜讀到黃哲斌的大作,真是嘆為觀止。台灣有這種新聞媒體願意主動「草根化」,真是國民之福。當然在這篇文章哩,他也有回答到各位的疑問喔:

首先回答觀察者先生:寫這個編輯台部落格,是沒有稿費的。所以,可以先把你的廢稿收起來了。
其次回答cct:你所謂自己罵自己爽的文章可是被黃編輯稱之為「一款動態的報導或評論文體」哩。

阿,你們可能像我們一樣,可是,我們可不想跟你們一樣阿。
Anonymous said…
我比較想知道,除了各種定義嚴格,專業取向的問法以外(亦即,某種功能/取向的文章發在編輯部落格,另一種功能/取向的文章發在編輯室報告),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來區分這好多種特稿,報告,部落格,專論。。。。不拉不拉。
然後,最重要的,對讀者來說,他們看得出這些不同嗎?
就像我一個程度素質俱劣的讀者來說,我實在看不出他們的差別。
放在新聞裡的專論,似乎應該是記者根據他的專業分析之後,幫「升斗小民」戳穿被報導者的西洋鏡。而部落格則是個人真性情的抒發。於是,記者的部落格如果談的是本行又是夾帶在本行的媒體裡,則會變成既專業,又真性情的表露,應該是再「正義」不過的文章了。
然而,實際上的情況當然不是這樣。中時利用「特稿」偷渡報社/記者私人立場的行為早已不新鮮,蓋如果報社就是愛「B」惡「G」,偏偏今天「B」做了件蠢事,「G」做了件好事,若要忠實報導也只能照實報,但是同版面必定會出現篇「特稿」,特稿既不是採訪也非報導,基本上就是記者個人的喜好,用「深度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然後放在新聞版面魚目混珠(因為如果放在讀者投書之類的地方就被你看穿了)。
大部分的編輯部落格幹的好像還是一樣的事,因此編輯部落格只不過是,這些媒體人又多了一個發聲的管道,儘管他們已經說的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