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 not blog

當這麼久的學生,多少會遇到那種難以定義的東西。blog,對我而言,大概排名第四吧(前三名依序是:上帝、爵士樂、資本主義)。不過,有時候這些難以定義的東西聽久了用久了看久了玩久了,反而越來越有種清澈的感覺。這感覺來自最近那串糾纏在一起的討論串:先是黃彥達的《媒體、社群、blog》、然後是charlesc的《這不是BLOG》、接著是羊男的《WE THE MEDIA(?)》。當然,我不是網路技術或媒體產業出身的,所以我是這麼用「自己的方式」 - 追溯概念的原義?追問概念在什麼時候出現變化?這變化造成那些影響? - 來解讀的。姑且就用條列的方式來鋪陳吧。

【blog的原義?】

weblog。

按照韋氏辭典對blog的解釋:「Blog noun [short for Weblog] (1999) : a Web site that contains an online personal journal with reflections, comments, and often hyperlinks provided by the writer」。在這個地方,基本上大家對weblog的定義都一樣(不然我們就不用討論下去了*噗*)。

【在什麼時候出現變化?】

當weblog被拆開成為we blog的時候。

按照jedi的講法,weblog是「到了1999年四、五月間,Peter Merholz開始把 Weblog 唸成 We Blog」(那個開始好像是這樣開始的)。可是這裡衍生出來的問題就變成:誰是we?什麼是blog?

什麼是blog?

如果說,blog是weblog的「縮寫」的話,那麼blog頂多就是繼承weblog的原意:紀錄。它不會立刻因為這個縮寫就「立刻」變成一種生活態度精神信仰價值甚至可以挑戰新聞媒體,它必然是要因為某些事件、甚至是與其他東西發生關係時,它才會產生這些不同的意義。

例如,仔細比較在Meg Hourihan那篇What We're Doing When We Blog的這麼一段關於blog新舊意義的引文:「In general, 'blog' used to mean a personal online diary, typically concerned with boyfriend problems or techie news. But after September 11, a slew of new or refocused media junkie/political sites reshaped the entire Internet media landscape. Blog now refers to a Web journal that comments on the news -- often by criticizing the media and usually in rudely clever tones -- with links to stories that back up the commentary with evidence.」。

那麼,台灣呢?讓blog這概念的意義產生變化的事件或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使用不同的weblog方式(bbs、個人新聞台、個人電子報、blog hosting、數不清的架站軟體)?還是因為發生什麼事件?或者是有不同的行動者或組織加入?

誰是we?

關於誰能代表「我」說「我們」,這本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關於「權力」的問題。而我覺得羊男一開始要說的正是,也只是,這個權力問題(我不代表他阿,這是我對他「文字」的解讀) - 誰能代表我說話呢?誰為什麼代表我說話呢(想出名)?誰用什麼方式代表我說話呢(去勢再造勢、將blog等於某種軟體、將blogger等同於公民記者)?當然,推廣blog的人是不是真有這權力或真想奪這權力,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這變化造成那些影響?】

大概不會有人去討論「blog對網路日記的影響」吧?自己怎麼影響自己呢?影響必然要有他者的存在阿。例如新聞媒體。不過,當我們討論到「blog與新聞媒體」的關係時,我們已經在概念上把「blog等同於新聞媒體、blogger等同於新聞記者」。但是,blog真能夠取代新聞媒體嗎?在我看來,不能。因為訊息越是分散,越需要一個集中的地方。「全球城市」是一個好例子,金融中心並沒有因為通信技術的進步而被取代掉,反而因為訊息與金融活動的更擴散,金融中心變得更重要。在blog與新聞媒體之間的互動中,類似的狀況就是當大家都在「引用」新聞然後罵新聞但是卻沒有去找證據反駁它的時候,新聞媒體反而變成整個訊息網絡最集中的地方。這就好像大家都在罵壹週刊,但是卻又跟著壹周刊。

當然,好的想法是說,新聞媒體可以就此作「更深入」的分析,不過我們也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新聞媒體的利潤來源是「廣告費」而不是「點閱費」。所以,用轉載blog文章增加瀏覽、甚至讓優格主動靠攏,都是新聞媒體跟廣告主談廣告費的籌碼。新聞媒體甚至不需要自己提供blog host,只要提供「新聞連播」的機會,blogger們會自己靠過去,不管是因為他們就是好奇或者想曝光想交流 - 因為在這麼長的網路生活中,「如何提高流量/點閱率」已經成為不管是新聞網站,或者是個人網站,共同的焦慮。弔詭的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了羊男所說的「資訊齊頭式狀況」或者是FRED所說「缺點」 - 被宣稱代表個人意見的blog卻沒有任何個人想法。

在這提高流量/點閱率的過程中,一方面,blog被當成,或者自己認為,是一個medium,是可以連結到其他地方的,而不是「一堵牆」。過去新聞媒體也被當成是這樣一種medium,如今blog跟新聞媒體一起焦慮:如果人家可以繞過我接近現象怎麼辦?如何成為一個「不可被取代的medium」?引用?轉載?多角化?

當然,在這過程中,blogs也出現自己的「訊息中心」,例如像oui等聯播網站;甚至我們會發現有某些人的blog會成為「訊息網絡的重要中介者」,這些人就像是文藝復興時代的麥迪遜家族,不是因為有什麼資源所以造成改變,而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網絡特質」。但這方面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結論】

其實要研究blog,還是應該先把麥克魯漢關於「冷熱媒體」的分析還有社會學網絡(NETWORK)研究的東西好好看過一次。老東西經得起考驗,蘇永康也這麼說。所以,我這篇文章通篇廢話,根本是「一團東西」(glob)。

Comments

Muser said…
講「羊男」,很怪...似乎變成是我獨有的代名詞了~:P
羊男在我認為應該也是個集合,而我是其中的一個,在這邊...ㄜ...好吧...不妨就叫我Muser就好...
Muser said…
就時間發展順序而言,應該是「先是黃彥達的《媒體、社群、blog》、接著是羊男(我,MUSER)的《WE THE MEDIA(?)》、然後就停了」這個時間點發生順序很好玩,可以看出另外一件事情:當黃兄開始談BLOG(3/6),我看到其他地方的「傳教文」(3/10),單就針對這本書與這本書發書前開始說話的人丟一個問號(3/16),但是沒人注意到,我覺得這樣也好的,就讓它沈下去,省得囉唆。而這完全是兩件事情。
因為,3/10 黃兄都還沒連載完呢,我的想法跟ZONBLE接近,都還沒看完就能開始發表意見的Jeph,我只能抱以深深祝福:「去吧!孩子!回家吧!」當然3/20等到charlesc發文,看到那篇「這不是BLOG」,我的感覺也是同樣的想法想請他回家(笑),這時候根本沒有認真回應的必要性,我只對於黃兄被那些急著掌握「解釋權」的人擠壓感到些許同情,卻發現整篇連載結束了,這些人都「回家了」,半個字都生不出來,講不出自己的一套了,才開始演變為討論,黃兄加入、SCHEE加入(現在都快五月了?T_T)。
而我儘量控制所有的回應都在那篇文章的COMMENTS中,避免蔓延的原因是,如果我一旦做「去中心化」的動作(砍文?搬站?擋連結?)之類的動作(而「去中心化」一直是有些人信奉、吶喊正想從事的「媒體面」動作),此時,這些糾結的連結就變成一團散沙,完全失去前後文引用或回饋的意義了,這樣的正面衝擊第一個實現在SCHEE那個不成熟的討論串追溯當中,而相同的討論串追溯方式卻早就不知道被實現過多少次(也毀壞過不知多少次),只不過不叫他取的名稱而已。
所以要思考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去中心化」的問題,那這篇的連結引用就失據了,而我還會繼續實驗喔...:P
Charles said…
在牆主第一篇文章出來後,我就有po一篇:
March 08, 2005
新媒體潮退位 草根媒體上場
http://charlesc.ilovemeow.net/archives/000290.html

後來一時看不順眼,才寫了《這不是Blog》,heyhey...寫字要謹慎,我已經捅了好幾個漏子@@

CN有人推"我不是博客",TW會不會有"本網站是正港Blog"?

哈~
豬小草 said…
blasts:

謝謝你的回應跟trackback。我把我的回應貼回來:

先說關於權力的問題。我不覺得覺得jedi「對我有什麼權力」,也不覺得「他對別人有什麼權力」,更不覺得「他身邊有一堆blog基本教義派」。jedi就只是在作他覺得該做的事,而我從中受益良多。

只是我越來越覺得其實大家並不是對blog有很多「定義」,而是賦予blog很多「意義」。而這意義正來自於「想像」-blog可以是新聞記者、blog可以是拍賣網站、blog可以是文學創作、blog可以是社群網站、blog可以是.....。而muser的「回應」不過是在說:blog哪有那麼神?它不過就是「一種紀錄方式」罷了。所以,muser的回應並不會讓我有「話當年、限制想像」的感覺,相反的,正是透過他的「話當年」讓我知道說「原來weblog本來是這樣運作的」。就好像我是透過jedi的話當年知道說「原來blog的意義是在這裡出現轉變的」。至於黃彥達的文章,更不過是把很多大家已經討過的「意義」再統整一次而已。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他不附上他參考過的link,可是那是人家的自由阿,他是一堵牆阿。

用你之前車子的比喻,就好像有人說:「車子不只是車子喔~他的後座可以加大變成床、它可以是移動電影院、它可以個人辦公室、它可以是個人SNG、它可以是.....」,可是,車子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就是「移動」嗎?當然,爽度可能不一樣。可是車子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就是載我去別的地方嗎?如果今天因為這些功能,車子反而不能移動了,車子還叫車子嗎?

同樣的,我從不認為新聞就是要報導社會一切大小事,相反的,台灣的新聞媒體不正是因為報導太多小事誹聞八卦兇殺救貓,所以才被人厭惡認為他們失去新聞媒體原本該有的功能-「深入客觀報導重要事件」嗎?

而blog與新聞媒體之間的關係,或許我應該這麼說:blog能取代新聞媒體嗎?不可能;blog能改變新聞媒體嗎?有可能,雖然很難。讓我覺得很難的原因是因為,從「搖滾樂」的歷史中我發現,當搖滾樂手還站在舞台上的時候,他不能改變什麼(好像Dylan還說過什麼「不要以為搖滾樂可以改變什麼」的話吧?不過我記不清楚了),一切的改變都是從他走下舞台開始的。同樣的,blogger要改變什麼,不也是要從下線離開電腦螢幕前嗎?

甚至,如果我們要考察台灣新聞媒體的轉變的話,到底是壹週刊影響多點?還是yahoo news影響多點?還是新聞台個人網站個人電子報bbs等weblog影響多點?而這些,除了對未來寄予長時間的觀察外,不也是要先對過去有個譜嗎?而我這篇文章在作的,不過是我個人對於過去討論的一種整理方式,並且加上一些我所熟悉的分析框架罷了。就像你說的:「釐清自己的想法」。

以上一點個人看法。當然,隨時在變。

muser:

呵呵,每個人看文章的「時間歷程」過然是不一樣的。不過,我從各位的討論中的確學到很多。

charles:

我並不覺得台灣會出現你說的有人推「我才是正港blog」,倒是看過有人在說「我不是部落格」。不過,我管你說你是什麼呢?對我來說,你就是charles,不是嗎?至少我是用這態度在看你的東西。
豬小草 said…
muser:

喔對了,你這樣把文章連結搬來搬去,的確是對討論的一大考驗,還是說這是你的「實驗方式」?像我在引新聞媒體的文章時,當然是在算準它不會移動,所以新聞媒體或許因此成為一個中心吧?
Anonymous said…
不斷地搬動文章連結,未必會妨礙討論進行,倒是礙於著作權法的限制,沒辦法輕易地「另立中心」來討論,才是根本的問題吧?

有過這次經驗,應該有更多人可以理解 Creative Commons, Trackback, Permalink 到底有什麼好處。
豬小草 said…
同意。不過,我比較不了解的地方是:讀者「回應」也受著作權保護嗎?那要照誰的著作權宣告呢?該網站的?還是發言者自己的?另外,從這事情也的確可以發現不同平台的使用經驗,或者著作權問題,是不一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