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center and network

朋友跟我說東海社會弄了一個「企業與社會」學程,我過去瞄了一下,發現不過是舊瓶新酒。其實,即使沒有這樣的學程,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會修這些課,現在不過是給人家一個名字,方便找工作吧。這立意當然是好的,總比修輔系簡單吧。不過,能夠吸引多少學生呢?這我倒是有點保留。學生修這學程不是因為「學術熱忱」,而是因為「謀職需要」,那麼,取這樣一個讓企業主更加模糊不清的名稱,恐怕幫助不大。或許用朋友轉述老高的話更直結吧:「這樣不是讓人家覺得你跟在管理學院後面?!」

是阿,就算真要跟,也要換個名字、換個組合阿。

我笑著跟朋友講說:「如果這學程取名叫創意產業,並且加一些批判文化研究、論述分析,那應該會很不一樣吧?多麼前沿(這年頭要講些內地語彙)、多麼亮眼!!」朋友笑說我這人很鬼,我謙虛地說:「因為我在英國阿...」

之前我就曾經過英國大學擅長「合併」與「重新命名」,後來發現其實這現象不光出現在系所合併上,也出現在系所設計「學程名稱」上。比方像我們看看蘭卡政治系的MA學程,其實跟我們所熟悉的碩士課程很不一樣,說穿了,就是把你會修的課給重新命名。當然,這還要跟英國本身大學制度放在一起看,因為他們大學上三年課,碩士班階段其實算是一個「重新聚焦」。而這樣一個重新聚焦不但是給學生的,更是給老師的-這個系所的特色是什麼?

過去在台灣的研究所制度下,因為都是用考試的,所以系所的特色與專長,其實不是很被突顯。反過來說,學生也變成什麼所都去考一下,反正有上就好,進去再來想自己要研究什麼。造成一個很怪的現象,就是你常會聽到學生抱怨說:「這裡都沒有我想修的課阿!我想修酷兒、同志、後解構,這裡什麼都沒有!還不准我去外系修課!」,但是卻不會去想自己當初就應該去別的地方。當然,慢慢的,各個社會所漸漸走出他們不同的樣貌,也有像交大新興文化研究中心這樣一個鎖定關鍵議題的系所出現。這是好事。但是對比較傳統一點的社會系所來說,他面臨的問題往往卻不是它沒有特色,只是這特色可能是「圈內人」很了解(東海台大政治東吳清大其實各有專長),但是外人卻毫無概念(有多少人知道社會系不等於社會工作?)。這樣看來,設立一個「學程」其實對系上是個好處,但是如果這學程的名字跟內容不能讓人眼睛一亮,那就太可惜了。

當然,除了透過學程,系所也可以透過設立「研究中心」來標示自己的特色。不過命名一樣很重要,比方說,CeMoRe-流動性研究中心-重要議題、創意命名。不過算算成立一個中心要多少經費啊?辦公室、行政助理、圖書....加加又是一筆錢,這對經費相對不足的社會系所來說是筆吃不下帳單。不過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我在這裡看到一個最常出現的方式就是建立group。group也者,讀書會是也,三四個來自不同領域的老師領著學生開個鬆鬆散散兩週一次的讀書會,交換一下不同領域的觀點,然後每年辦一個workshop。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在建立「討論網絡」,所謂的group不過是一串電子郵件,然後透過固定的聚會,讓網絡持續並擴散下去。

其實,雖然社會現象複雜,但是總是能在一定的理論高度上找的結合點,並且能透過這樣不同領域之間的對話,讓「社會學」-甚至自己系所-的獨特性更被突顯出來。比方說,我就會覺得東海社研所該關注的議題或許應該放在「移民/工/廠」的議題上,中小企業從中部移往中國、科技大廠進駐中科、外籍新娘嫁入中部、科技新貴搬入高級社區,這些議題不但有政治經濟文化上的重要性,而且跟老師的研究也都相關阿。

當然,我相信這種小東西系上老師早就想到了,他們一定在想更偉大的事情。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打人家一巴掌再來給人家呼呼,最後兩句實在勉強,我老婆最恨這種人了。
PS:趁台灣還在睡覺,居然給我插了個頭香,嘿嘿!
豬小草 said…
哈哈,你錯了,我根本沒有呼呼的意思,只是不知道該不該說的更露骨,然後更讓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