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 the bridge, not the mountain

朋友跟我說他們開始在團契裡面進行一個月一次的讀書會,不過不是一起讀一本書,而是輪流分享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要是一本書有十二課,那就得進行一年了」,朋友這麼說。作為設計過幾次團契活動的人,我當然可以理解這中間的掙扎與取捨。但我總覺得,既然都要開讀書會了,何不選一本書好好的念完,也好有個紀念,有點成就感。

有一陣子,台灣教會很流行讀「標竿人生」這本書,不但賣到缺貨,甚至還有以此書為起點的「尼希米計畫」。我讀過這本書的英文版,覺得寫的挺不錯,而如果你是個基督徒的話,這本書的確能夠激起你熱情想要為主作些什麼。不過,論size,這本書的確太大了(我不知道中文版加了什麼進去,不過的確是要比英文版大很多),而四十天的漫長計畫,得要花上三年的時間。呵呵。

只是,相較於「標竿人生」的「目標導向」(Purpose Driven Life,原文書名),我比較喜歡那種短短的文章,可是卻更深刻的直擊-我的無能

好像盧雲(Henri J.M. Nouwen)神父的書一樣。

還記得在那個每個星期要下龍井開會的時候,我總是會先在台神圖書館借一本盧雲的書,然後當作在旅途中的讀物。文章雖短,寓意深遠。從日常生活的靈修禱告、到服事生活中的徬徨掙扎、和失去親人的悲傷痛苦,盧雲似乎就站在那裡,告訴你說:喔,其實說出來也不要怕丟臉,你在想的我也曾經想過。沒有什麼長篇大道理、沒有複雜的解經釋義,沒有一二三四五幾點的「請你跟我這樣做」,他就是很自然的講出他的想法-你/我的感受。

然後你擦擦眼淚,繼續上路。

隨著自己開始試著寫些分享信仰的文章,我慢慢發現,其實這樣的文體反而是很難寫的。因為我們心裡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座知識上的高山,給人權威的答案,於是我們在更多的時候抗拒成為一座橋樑,讓人踩著我們到更遠的地方去。我們喜愛教導,遠勝於團契。而當教會裡瀰漫著這種「解經釋義至上」的氣氛時,我們往往會錯失看到與感受到更多「真實的信仰」的機會。那是多麼可惜的阿。


所以,我的朋友,如果可以的話,分點時間給盧雲吧。他或許沒有什麼複雜的解經、更沒有什麼「禱告靈修入門十八全」,但至少-他是那座橋。

【延伸閱讀】
Philip Yancey:難勝任的聖事
Henri Nouwen:Waiting for God
Henri Nouwen Society:free eLetter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