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者的權力:從網摘扯到結構洞

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講的是當有越來越多讀者是透過搜尋引擎、轉寄、RSS直接進入新聞內頁文章時,原本新聞網站預設的「首頁」就失去原本作為入口的功能,然而,透過豐富每個新聞內頁的相關專題連結,內頁新聞成為另一種「入口」。雖然這篇文章裡面討論的對象多半是北美報業,但我在想,不知道衛報的改變是不是也跟首頁重要性下降有關?

這讓我聯想到oui-news聯播

講老實話,從我在後台的觀察,其實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從oui連到我的blog來了。我不知道這是因為我的文章在整個聯播中間就是顯得相對無趣呢,還是因為有太多人已經偷偷的把我的RSS收藏起來。我也不會就因此說新聞聯播就不再重要。然而,總之,這一個半月以來,從oui聯播來的人數是:極少。

相反的,每當我的文章不知道什麼原因上了誰的「網摘」時,當天流量就會爆增。第一次出現這現象是新加坡的tomorrow摘錄我的文章(不過自從我說我不是新加坡人後,他們就不再摘我了。唉),但最明顯的是最近Richy的網摘。跟tomorrow不一樣的是,tomorrow是由幾個固定(或者不固定?)的編輯把文章摘要、連結、評語擺在首頁上,所以基本還是一個「首頁」的想法,有時候摘的文章一多,你就沉下去了。但是像Richy那樣的「個人網摘」,其流量之大,要比tomorrow還厲害。當然,同一篇文章換成不同的人摘,那流量就又不一樣了。

這樣說來,如果一個新格想要增加曝光率的話,與其到像oui-news那地方登錄排隊等聯播,不如想辦法登上某個人的網摘(當然,經驗上,更快的方式,是讓那個人在文章中罵你還連結你)。不過,這樣一來,網路不就變得更hierarchy嗎?

又或者,會不會其實網路從來就不是一個權力分散的network,它仍舊有一個hieraechy的權力關係存在,只是這時候,權力是集中在某些訊息中介者,而不是訊息發布者。而這些訊息中介者的reputation和trust,要比訊息發布者本身的reputation和trust還重要。

扯的更遠一點。其實,如果當事人願意的話,好好研究ken跟carol,會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出現(carolkenology?)。我們對於網路的兩端-「訊息中心」和「個人」-談的很多,但是對於「中介」的分析卻很少。ken和carol在網絡上的異質性(或者說,其弱連帶所形成的結構洞),搭配上主流媒體報導下的reputation,使得他們在整個訊息的流動上,成為比訊息中心更重要的節點。而他們的特質跟對岸的keso又是很不同的。keso是很專在IT這一塊,並且透過網摘更強化對IT的專注。但ken和carol不是。相反的,他們是有意識的把工作跟生活切割開來,但正是這種切割,讓他們的blog更有結構洞的特色,也就更重要了。

當然,中介者的影響跟不同blogger進入部落圈的時間點也有關係,不過,那就是另一篇文章了。

[update0621]
If you wanna know more about "structural hole", please log this online article 《資訊化組織與科層組織社會資本形成因素之比較》

Comments

Charles said…
嗯嗯,被罵的經驗我倒是很豐富:)

oui-news聯播...可能是因為聯播的網誌過多(數百/上千?),稍縱即逝,所以曝光機會相對來說就愈來愈少了。

而個人網摘,跟搜尋引擎的原理類似,連結(關鍵字)的位置愈前面、愈明顯,或是被長輩Richy連結(pagerank高的網站),流量就愈高(搜尋結果就愈前面)。

我覺得,雖然也可能會形成某種結構,但網路的hieraechy會是流動的。舉例來說,長輩人人可以作,大頭症人人都會得,就是個好例子。
Anonymous said…
oui-news目前的聯播數量好像是750,所以一下自就被擠下去也是很正常的。至於hierarchy的結構是不是流動的,也許吧。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有什麼方法可以測量blog之間的link嗎?我目前只知道technorati計算每個blog的被連結次數、以及連結源,好像blogline也是不錯的工具。不過,有沒有像FLICKR GRAPH這麼簡單明瞭的工具呢?
Charles said…
flickr graph的作法很簡單,一個中心點,連結其contacts。
至於blog...好像可以很複雜,link/blogroll/comment/trackback,都可以視為一種關連。blogstreet.com有做出一種,不過不知道這樣玩有啥意思:P
Anonymous said…
看半天,看不太懂blogstreet怎麼玩耶。好像要先在他的database裡註冊?至於這樣有什麼好玩啊?嗯,只是昨天跟一個作這方面研究的人討論到bloggers的網絡關係與信任機制時,突然想到之前作「網絡研究」時的測量方式,然後在想在blog既有的link中,不知道能不能找到類似的東西。不過,似乎概念上是可以的,但實際測量上會是個問題。

比方如果要作網絡關係的話,你所提出的四種關聯,我應該只會選擇blogroll、甚至newsgator來作,這兩個東西比較穩定,測量起來比較有東西可以講。

不過,我不是作這研究的。所以這麼頭大的事就丟回去給對方處理啦。哈。
theCarol said…
哇賽!竟然有人這麼認真的研究我們這對KUSO情侶,並且講得頭頭是道(真的是有料的內容呢),彷彿真有那麼回事!真是沒齒難忘大恩德阿~*拜*

不過KEN說的沒錯,不可有大頭症,不然又會被攻擊了...:(
Pojen Huang said…
跟流量有關吧,Richy 的流量一天應該有上千吧,每天只選出10來個網摘,當然幫助流量會較多。

也可能是oui的流量下降了,或聯播的站太多了。

PageRank 我覺得就很像一種網路界的權力象徵,至少他代表在google中優先排序的權力,而那來自他長期的品質維護。
Anonymous said…
oui的流量沒有下降,而且就是因為流量超過負荷,所以oui要搬家。當然,就像charles說的,當有750個blo在聯播的時候,你的一篇文章其實是一下子就閃過了。而我自己的經驗是,有時候,我的文章連排都沒有排上聯播。這是為什麼我會說像richy那樣的網摘是有影響力的,因為這時候,他的流量大小本身不是問題,而是他的repution影響了其他人願不願意點入。而oui的共筆書籤也有類似的效果,不同的人摘,「信任度」與「興趣」是不一樣的。就好像就算我自己把自己的文章用ouiouioui丟到delicious或furl裡,恐怕還會引來反效果吧。

不過,就像你自己講的,與其想到處曝光聯播掙流量,還不如把自己的blog經營好,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