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轉寄來台社這一期(我有多久沒看台社了?)的「編輯台報告」--《和解的壁壘:評龍應台的「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觀連宋訪大陸有感」》,如其標題,這篇文章是批判龍應台之前寫的那篇《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一)、(二)。一如往常的,趙剛很嚴格地批判了龍應台的話語框架與發言位置,然而,雖然是個不錯的「批判論述分析」範本,但也少了些什麼。
說實話,台社這樣用到一篇長文來批判龍應台這篇文章,讓我很意外。因為我總以為龍應台已經是一個過氣的文化人,四處兜售著過期的野火,賣弄著拼湊、矛盾、撿便宜的觀點。不管是之前在台灣,或後來在中國,龍應台一樣如此。今天你罵他統派,他下一篇就抄一堆獨派進來;你罵他現代派,他下一篇就給你抄一堆唐宋詩詞進來。所以可以想像,照這樣罵他,龍應台下一篇文章肯定會有「社會運動」。這種人的文章大家在網路上傳傳就好(請不要傳給我),又何必抽絲剝繭地分析呢?除非,龍應台的文章直到現在在台灣社會還有影響力。而如果有的話,我還真希望趙剛能分析一下為何龍應台這樣一種「傳統文人式」,或者說「天下體」、「搖擺體」,居然在台灣--甚至中國--還有影響力?
其實,這問題,我們又何必自問自答呢?就算,台社那篇《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PDF檔)是擲地有聲,那又如何呢?當這社會自以為知識份子的文人都從污水凝結成為仙草時,一篇文章,又能激起什麼漣漪呢?還不如像龍應台一樣,當仙草上頭的雪花冰,多好?
當然,我知道這是老詐包你所不願作的。所以,下頭這段話,我收到了:
說實話,台社這樣用到一篇長文來批判龍應台這篇文章,讓我很意外。因為我總以為龍應台已經是一個過氣的文化人,四處兜售著過期的野火,賣弄著拼湊、矛盾、撿便宜的觀點。不管是之前在台灣,或後來在中國,龍應台一樣如此。今天你罵他統派,他下一篇就抄一堆獨派進來;你罵他現代派,他下一篇就給你抄一堆唐宋詩詞進來。所以可以想像,照這樣罵他,龍應台下一篇文章肯定會有「社會運動」。這種人的文章大家在網路上傳傳就好(請不要傳給我),又何必抽絲剝繭地分析呢?除非,龍應台的文章直到現在在台灣社會還有影響力。而如果有的話,我還真希望趙剛能分析一下為何龍應台這樣一種「傳統文人式」,或者說「天下體」、「搖擺體」,居然在台灣--甚至中國--還有影響力?
其實,這問題,我們又何必自問自答呢?就算,台社那篇《邁向公共化、超克後威權》(PDF檔)是擲地有聲,那又如何呢?當這社會自以為知識份子的文人都從污水凝結成為仙草時,一篇文章,又能激起什麼漣漪呢?還不如像龍應台一樣,當仙草上頭的雪花冰,多好?
當然,我知道這是老詐包你所不願作的。所以,下頭這段話,我收到了:
以上是就龍女士的「理路」(包括發言位置)所進行的批評,但這畢竟非其所長。龍女士,首先與最後,還是一個「文化人」,一個書寫感性文章、召喚認同、導引情緒的人。但弔詭的是,這種文人身份,恰恰是她所批判的中國傳統裡最悠久綿延的傳統之一,不做調查、不講理論,只是舞動其生花妙筆──文人士大夫也。這樣的書寫,可以無害地作為茶餘談資,但就社會的、歷史的層次來說,一個社會裡如果佔主導位置的言說模式是這般的話,那則是值得深切注意的,因為知識份子文化人的「實踐」只是在鼓動情緒、召喚認同。我想,這才是你真正想說的吧?
Comments
我倒是很好奇你和你們趙剛教授的關係:)
我想我會寫一點讀他那篇文章的讀後感。
有意思的是,這樣比起講述理論來的有效多了,八卦、內心化、不用求證的煽動言論,媒體和政客最喜歡用的技巧。
然後,許多學者也學到了這一招,開始無止盡的屁起來...
也不是說低估龍的影響力啦,只是覺得如果這樣不思長進的人在十幾年後還能夠繼續影響輿論,實在是對台灣社會感到有點難過。不過,也許就是這樣的文章,才容易讓大家覺得「嘩~好有深度、好有想法喔~」
jimmy:
的確。尤其是那些立志上媒體的學者。
基本上,我個人會鼓勵中學生多多閱讀,畢竟她的文筆蠻通順的,比讀社論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