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到Belfast之前,我對北愛衝突的了解,是一知半解。回來之後也一樣。畢竟,你怎麼可能奢望藉由一趟旅程就了解一個地方複雜的歷史?但是,這趟旅程終究是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在火車上,我跟露娘隨手翻閱的從網路上下載的資料,內心卻一點期待也沒有。對我來說,北愛太遙遠了。IRA和新芬黨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雖然聽到Sunday Bloody Sunday這首歌還是會覺得震撼,但其實很難分得清是因為音樂本身,還是因為背後的那件事。到了Luton,轉機,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人就到了Belfast國際機場。坐上從機場到市區的巴士上,露娘突然說:「這裡跟台灣好像喔」。的確,很像。一樣是灰撲撲的天空,一樣是亂糟糟的市容,我坐在巴士上,覺得自己像是在從桃園中正機場往台北市區的路上。到了市區,車站的背後就是當時常被放置炸彈的Europa Hotel。天色已晚,只有pub燈光輝煌,我們就拖著行李沿著Great Victoria Road慢慢地走到下榻的青年旅社。
第二天清晨,我在旅社的佈告欄上看到「Belfast政治之旅」的廣告,宣稱會由「中立」的計程車司機帶你一由新教區、天主教區,以及主要的巷戰地點。一個人八鎊。看來旅遊手冊說的沒錯,那段歷史已經成為這裡主要的觀光景點了。「撘公車應該可以到吧?」,露娘這樣問。應該可以,地圖上是顯示在市區西邊。「那我們就自己搭公車去吧,看是先到新教區還是天主教區,然後走路到另一個教區去」。
於是,我們在Queen Street坐上往Falls Road-也就是天主教區-的公車。
不過幾分鐘,車子一過幹道,進了Falls Road,我們就看到一棟棟畫滿壁畫的房子。不消說,這些壁畫都是在控訴英國政府對於這個社區的殘酷對待,以及這社區對於一個「統一的愛爾蘭共和國」的渴望。我們看到一個由教堂改建而成的「遊客中心」,遂決定下車,一探究竟。
嚴格說來,這遊客中心與其說是一個介紹旅遊資訊的地方,不如說是一個凝聚愛爾蘭認同的地方。播放的音樂、架上的書籍、牆上的海報都在強烈的訴說著:「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回去!」隨口問服務人員這附近可有愛爾蘭餐館可以解決午餐,服務人員聳聳肩說:「你也看到了,這地方殘破不堪,正在整修中。我們這裡是唯一可以吃飯的地方了」。我們無奈地走出遊客中心,就在隔壁巷口的電線桿上看到一塊木板寫著「Bit out! not sold out!!」(咬回去!絕不賣!),抗議著Belfast市政府計畫將這地方改建成為新商業中心。
我們看看地圖,決定轉到附近的小巷子裡,然後朝著Shankhill Road-新教徒區-走去。一路上,不但沒有任何商店,路旁房屋更是門窗緊閉、窗簾垂放,似乎深怕別人看到裡面。而巷子裡面的壁畫更比馬路上看的還要激烈,有紀念在衝突過程中持守家園的愛爾蘭女性的、有紀念在衝突中犧牲的IRA青年的,更有一幅寫著「History is written by the winner」的壁畫嚴厲地控訴著英國政府與新聞媒體對這社區的漠視、扭曲與醜化。
沿著Springield Road往西走,我們突然看到一個「鐵門」,而且是那種你會在工廠看到的厚重鐵門,就聳立在那條進入社區的三線道上。而鐵門旁的圍牆上,則立著有五個人高的「鐵柵欄」。柵欄背後,是新教徒區,飄揚著英國國旗。
鐵門上有著去年去政府招集新教徒區與天主教區青年「合作」繪製的壁畫,不過,象徵著和平的「握手」,卻被人潑上白漆。走進社區,裡頭的房子又用圍牆分成不同的單位,並且一一編上號碼,感覺上像是一個預備隨時動員戰事的設計。我們沿著Shankhill Road往市區的方向走,一路上有不同的標語時時提醒你:「這裡被炸死的四個無辜的孩子」、「這裡是推動和平議程的議員被暗殺的地方」、「新教徒的孩子上學像是次等公民」、「恐怖主義不能戰勝我們」。固然,有部份新繪製的壁畫在祈求和平的來臨,但卻也有更多壁畫在問著:「我們的真相在哪?我們的正義在哪?」
我們越看越迷惘。歷史,有真正的最後的正義嗎?而在那追求正義的過程中的仇恨與憤怒,又如何能抹去眼淚呢?我看著其中一幅壁畫對露娘說:「你能想樣有一天這樣的壁畫,甚至柵欄,出現在台北市的大安區嗎?」,露娘沒說話。但我們心裡很清楚我們的擔憂從何而來。
跳上公車,離開這裡。傍晚的植物園有一場免費的歌劇表演,草地上坐滿了悠閒的市民,或者還有觀光客。播音員興奮地說:「這場表演是在倫敦的皇家歌劇院演出,並且由英國石油贊助,在英國各地現場直播。Belfast,作的好阿,你們創造了歷史!」
我看著銀幕上的波西米亞人,想到剛剛走過的地方,卻怎麼樣都覺得自己像是被卡在三個不同的世界裡。
[update]
20050728. IRA says armed campaign is over.
在火車上,我跟露娘隨手翻閱的從網路上下載的資料,內心卻一點期待也沒有。對我來說,北愛太遙遠了。IRA和新芬黨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雖然聽到Sunday Bloody Sunday這首歌還是會覺得震撼,但其實很難分得清是因為音樂本身,還是因為背後的那件事。到了Luton,轉機,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人就到了Belfast國際機場。坐上從機場到市區的巴士上,露娘突然說:「這裡跟台灣好像喔」。的確,很像。一樣是灰撲撲的天空,一樣是亂糟糟的市容,我坐在巴士上,覺得自己像是在從桃園中正機場往台北市區的路上。到了市區,車站的背後就是當時常被放置炸彈的Europa Hotel。天色已晚,只有pub燈光輝煌,我們就拖著行李沿著Great Victoria Road慢慢地走到下榻的青年旅社。
第二天清晨,我在旅社的佈告欄上看到「Belfast政治之旅」的廣告,宣稱會由「中立」的計程車司機帶你一由新教區、天主教區,以及主要的巷戰地點。一個人八鎊。看來旅遊手冊說的沒錯,那段歷史已經成為這裡主要的觀光景點了。「撘公車應該可以到吧?」,露娘這樣問。應該可以,地圖上是顯示在市區西邊。「那我們就自己搭公車去吧,看是先到新教區還是天主教區,然後走路到另一個教區去」。
於是,我們在Queen Street坐上往Falls Road-也就是天主教區-的公車。
不過幾分鐘,車子一過幹道,進了Falls Road,我們就看到一棟棟畫滿壁畫的房子。不消說,這些壁畫都是在控訴英國政府對於這個社區的殘酷對待,以及這社區對於一個「統一的愛爾蘭共和國」的渴望。我們看到一個由教堂改建而成的「遊客中心」,遂決定下車,一探究竟。
嚴格說來,這遊客中心與其說是一個介紹旅遊資訊的地方,不如說是一個凝聚愛爾蘭認同的地方。播放的音樂、架上的書籍、牆上的海報都在強烈的訴說著:「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要回去!」隨口問服務人員這附近可有愛爾蘭餐館可以解決午餐,服務人員聳聳肩說:「你也看到了,這地方殘破不堪,正在整修中。我們這裡是唯一可以吃飯的地方了」。我們無奈地走出遊客中心,就在隔壁巷口的電線桿上看到一塊木板寫著「Bit out! not sold out!!」(咬回去!絕不賣!),抗議著Belfast市政府計畫將這地方改建成為新商業中心。
我們看看地圖,決定轉到附近的小巷子裡,然後朝著Shankhill Road-新教徒區-走去。一路上,不但沒有任何商店,路旁房屋更是門窗緊閉、窗簾垂放,似乎深怕別人看到裡面。而巷子裡面的壁畫更比馬路上看的還要激烈,有紀念在衝突過程中持守家園的愛爾蘭女性的、有紀念在衝突中犧牲的IRA青年的,更有一幅寫著「History is written by the winner」的壁畫嚴厲地控訴著英國政府與新聞媒體對這社區的漠視、扭曲與醜化。
沿著Springield Road往西走,我們突然看到一個「鐵門」,而且是那種你會在工廠看到的厚重鐵門,就聳立在那條進入社區的三線道上。而鐵門旁的圍牆上,則立著有五個人高的「鐵柵欄」。柵欄背後,是新教徒區,飄揚著英國國旗。
鐵門上有著去年去政府招集新教徒區與天主教區青年「合作」繪製的壁畫,不過,象徵著和平的「握手」,卻被人潑上白漆。走進社區,裡頭的房子又用圍牆分成不同的單位,並且一一編上號碼,感覺上像是一個預備隨時動員戰事的設計。我們沿著Shankhill Road往市區的方向走,一路上有不同的標語時時提醒你:「這裡被炸死的四個無辜的孩子」、「這裡是推動和平議程的議員被暗殺的地方」、「新教徒的孩子上學像是次等公民」、「恐怖主義不能戰勝我們」。固然,有部份新繪製的壁畫在祈求和平的來臨,但卻也有更多壁畫在問著:「我們的真相在哪?我們的正義在哪?」
我們越看越迷惘。歷史,有真正的最後的正義嗎?而在那追求正義的過程中的仇恨與憤怒,又如何能抹去眼淚呢?我看著其中一幅壁畫對露娘說:「你能想樣有一天這樣的壁畫,甚至柵欄,出現在台北市的大安區嗎?」,露娘沒說話。但我們心裡很清楚我們的擔憂從何而來。
跳上公車,離開這裡。傍晚的植物園有一場免費的歌劇表演,草地上坐滿了悠閒的市民,或者還有觀光客。播音員興奮地說:「這場表演是在倫敦的皇家歌劇院演出,並且由英國石油贊助,在英國各地現場直播。Belfast,作的好阿,你們創造了歷史!」
我看著銀幕上的波西米亞人,想到剛剛走過的地方,卻怎麼樣都覺得自己像是被卡在三個不同的世界裡。
[update]
20050728. IRA says armed campaign is over.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