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到新加坡已經以個星期了,再過幾天,就要回台北了。過去幾天,幾次想打開電腦寫一下訪談心得或市場小吃,但或許是太過疲累吧,總是寫不順。只得作罷。過幾天吧,看看有沒有心情。
今天下午在NUS,好不容易把一些資料印好,遂跑到Central Library樓下的咖啡吧喝一杯咖啡,好繼續工作。中庭似乎在舉辦一個「學生旅遊博覽會」,只見有許多旅行社或海外遊學代辦中心擺攤。忽然,有一組年輕人把吉他跟keyboard架起來,唱歌。唱的當然是台灣流行歌曲。
回到家,打開電視聽新聞。華文台有一個叫做針鋒相對的節目,正找了幾個新加坡人來談「新加坡人如何達到精神富裕?」(這題目讓我想到80年代的台灣電視節目)。但節目的主持人卻是一口中國腔。回想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節目,把台灣廢統跟菲律賓戒嚴放在一起做成一個專輯,主持人惡狠狠地說:「台北當局陳水扁不顧島內外人民的反對...」,我以為自己看的是中國中央電視台。
這似乎就是新加坡的媒體生態。新聞頻道大量倚賴中國新移民補足其在華文記者上的不足,偶爾還偷渡(或者沒有偷渡)一些很中國的兩岸觀點;娛樂頻道播的則是台灣的綜藝節目和流行音樂,唱歌的青年甚至還會模仿台灣腔調。
而我,卻對其背後的張力感到有趣。
今天下午在NUS,好不容易把一些資料印好,遂跑到Central Library樓下的咖啡吧喝一杯咖啡,好繼續工作。中庭似乎在舉辦一個「學生旅遊博覽會」,只見有許多旅行社或海外遊學代辦中心擺攤。忽然,有一組年輕人把吉他跟keyboard架起來,唱歌。唱的當然是台灣流行歌曲。
回到家,打開電視聽新聞。華文台有一個叫做針鋒相對的節目,正找了幾個新加坡人來談「新加坡人如何達到精神富裕?」(這題目讓我想到80年代的台灣電視節目)。但節目的主持人卻是一口中國腔。回想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節目,把台灣廢統跟菲律賓戒嚴放在一起做成一個專輯,主持人惡狠狠地說:「台北當局陳水扁不顧島內外人民的反對...」,我以為自己看的是中國中央電視台。
這似乎就是新加坡的媒體生態。新聞頻道大量倚賴中國新移民補足其在華文記者上的不足,偶爾還偷渡(或者沒有偷渡)一些很中國的兩岸觀點;娛樂頻道播的則是台灣的綜藝節目和流行音樂,唱歌的青年甚至還會模仿台灣腔調。
而我,卻對其背後的張力感到有趣。
Comments
政治與流行藝術都是現實主義的路線,滿腦子都是向「主流力量」低頭,才會出現政治上屈服中國,流行藝術上又模仿台灣的分裂與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