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Bof的現場聽到主持人喬敬問台上貴賓說:「請問你們最常用的Web2.0軟體、服務或網站是什麼?」時,突然覺得,這樣的問題可以出現在任何場合(bbs、blog、skype),但是在「現場」就覺得有點尷尬。
我們可以想像,當跨界/時區/國的通訊器材日漸普及已經逐漸取代面對面的交流時,面對面的互動往往意味著「更深的討論」或者「關係的確認」。畢竟,網路上認識其暱稱是一回事、在路上認出某人卻不敢打招呼是另回事、在某些場合遇到會討論些議題又是另回事。因此,對於一場「面對面」的聚會,人們往往期待更多;不管是認識某人,或在某些議題上聽到更深(且立即)討論。
但我們也知道,在台上講者與台下的聽眾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定的「認識上」的差距。這種差距對於討論狀況影響甚大。舉例來說,當台上的講者不知道台下聽眾的組成/背景/對相關議題的掌握度,甚至也不知道其目前曾經歷過的事件與正在關心的議題,一個比較安全的講演方式就是把要討論的內容簡化成一個很平面的歷史敘述(或者抽象成一些聽起來很高調的立場宣示)。反過來說,當台下聽眾不知道講者的背景,甚至不清楚其所談議題之相關脈絡時,即使要參與討論,也不知從何論起。
在這當中,作為中介者的主辦單位就成為很關鍵的角色,因為他們多少知道講者與聽眾背後的世界,他們可以為兩者建立討論的平台,或幫助其開啟討論。他們能做的工作,除了簡單的介紹講者背景外,更重要的,是為講者所要談的議題預先整理相關的討論,以及,台灣經驗。
當然,後者是件苦差事。甚至,會關心的人自己就會預先去收集,不關心的人是整理好也不會想去看。但身為一個只參加了下午場的聽眾,多少會希望聽到更多更深更即時的討論。可惜。而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那頗受爭議的IRC會取代講台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與微笑的理解。
喬敬期待BoF建立品牌、schee期待BoF化身每月論壇,而我卻悲觀的認為:當這圈子(如果真有所謂的台灣部落格圈的話)不先利用每年隨便聚的機會整理回顧去年在這社會曾發生過的「部落圈事件/爭論/經驗」的時,我們其實很難拓深議題,遑論交流。
我們可以想像,當跨界/時區/國的通訊器材日漸普及已經逐漸取代面對面的交流時,面對面的互動往往意味著「更深的討論」或者「關係的確認」。畢竟,網路上認識其暱稱是一回事、在路上認出某人卻不敢打招呼是另回事、在某些場合遇到會討論些議題又是另回事。因此,對於一場「面對面」的聚會,人們往往期待更多;不管是認識某人,或在某些議題上聽到更深(且立即)討論。
但我們也知道,在台上講者與台下的聽眾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定的「認識上」的差距。這種差距對於討論狀況影響甚大。舉例來說,當台上的講者不知道台下聽眾的組成/背景/對相關議題的掌握度,甚至也不知道其目前曾經歷過的事件與正在關心的議題,一個比較安全的講演方式就是把要討論的內容簡化成一個很平面的歷史敘述(或者抽象成一些聽起來很高調的立場宣示)。反過來說,當台下聽眾不知道講者的背景,甚至不清楚其所談議題之相關脈絡時,即使要參與討論,也不知從何論起。
在這當中,作為中介者的主辦單位就成為很關鍵的角色,因為他們多少知道講者與聽眾背後的世界,他們可以為兩者建立討論的平台,或幫助其開啟討論。他們能做的工作,除了簡單的介紹講者背景外,更重要的,是為講者所要談的議題預先整理相關的討論,以及,台灣經驗。
當然,後者是件苦差事。甚至,會關心的人自己就會預先去收集,不關心的人是整理好也不會想去看。但身為一個只參加了下午場的聽眾,多少會希望聽到更多更深更即時的討論。可惜。而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那頗受爭議的IRC會取代講台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與微笑的理解。
喬敬期待BoF建立品牌、schee期待BoF化身每月論壇,而我卻悲觀的認為:當這圈子(如果真有所謂的台灣部落格圈的話)不先利用每年隨便聚的機會整理回顧去年在這社會曾發生過的「部落圈事件/爭論/經驗」的時,我們其實很難拓深議題,遑論交流。
Comments
http://del.icio.us/schee/twbof
:)
我想,隨著BoF的贊助廠商越來越多,相關的爭論也會一直出現吧。就好像當中時電子報郭總編在台上高談闊論時,一旁的IRC即使要批,也會有人說:「這是中時的場地」。哈。
例如,先作作一個「台灣部落格圈:過去與未來」的專題,略略回顧過去一年部落格圈最關鍵的議題、以及展望新的一年的可能性--「串連」可以是過是一年台灣部落格圈的關鍵字;而接下來的一年,是「網摘」。
然後,把上午TRACK3的內容(或講員)拉去跟Rebecca對話,談新聞記者與BLOGGER的愛恨情仇;把TRACK2跟Gen對話,談網路服務的口碑(或部落格)行銷經驗。
最後,ㄟ,沒有最後。最後就抽獎~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