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上,這會成為一個慢慢累積而爆發的議題。先作些整理。老實講,我覺得要把中山橋的拆除問題全部都說是馬英九的錯,這也太簡化了;畢竟淹水是事實,而淹水起因於基隆河中上游的節彎取直工程也是事實。而如果要把中山高速公路對中山橋的壓迫也算下去的話,這帳就更遠了。
不過,看看李應元的那個新聞也挺有趣的。一切都是為了「魄力」啊,大佬。
喔,對了,未雨綢繆,應該開始整理一些松山機場的歷史。
不過,看看李應元的那個新聞也挺有趣的。一切都是為了「魄力」啊,大佬。
喔,對了,未雨綢繆,應該開始整理一些松山機場的歷史。
07/21 11:43, 2006引述 :『為何要拆中山舊橋,水資局根據情、理、法列舉二大理由:首先,中山舊橋係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期興建的,具有壓迫台灣人的悲情象 徵,與一般古蹟的認定已有爭議,如今基於防洪治水考量,當然要以民眾生命 財產優先,怎麼可以為保留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悲情象徵,而犧牲民眾的權益 ,孰輕孰重相當清楚。其次,根據水利法七十六條規定,在影響國計民生的防汛期間(每年的五月 至十一月),水利主管機關有權執行拆除任何影響防洪排水的障礙,因此,拆 橋最好由北市府自己作,如果北市府不作,中央將在防汛期間,動用公權力代 為拆橋。』第一個理由很好笑,第二個理由很實際。(標籤: 中山橋 台北 記憶 旅遊 日治時期)
07/21 11:44, 2006看照片,會對中山橋的阻塞問題比較有感覺(標籤: 台北 中山橋 基隆河)
07/21 11:46, 2006引述 :『這支解成兩百個區塊的橋,擱在再春游泳池原址,倘若沒有中醫師對待妻子屍體那般的深情用心,那些支解開來的橋身,怎麼保存才不至於腐朽潰爛呢?大家參加完音樂會之後,又各自去選舉、各自去搖旗吶喊、各自去荒廢承諾、各自在每一次基隆河鬧水患之後再去找別的冤親債主算帳,那,誰相信明年就一定可以擇地復建呢?』復建遙遙無期(標籤: 中山橋 台北 歷史)
07/21 11:47, 2006引述 :『中山新橋之興建工程已於92年12月29日決標,並於93年2月2日開工,預定95年底完工。』那不就是今年底?(標籤: 中山橋 台北 歷史)
07/21 11:48, 2006引述 :『968年,中山橋的花崗石欄杆與燈柱被拆除,擴寬橋面,增加車道,形成今天的面貌。中山橋長期以來是臺北市區通往大直、內湖、士林與北投一帶的重要通道。此刻的中山橋,在眾橋環伺纏繞之下,還在盡它最原始──或許也是僅存──的功能。』問題其實是很早就種下的了(標籤: 台北 中山橋 歷史)
07/21 11:49, 2006引述 :『他並首度將砲口直指馬英九,他認為馬英九在中山橋的拆除上拖延太久,「該斷就斷、該決就決、該做就做」,他說要是他的話,中山橋的爭議早在去年就完結了。 』魄力!藍綠都一樣啦(標籤: 中山橋 台北 歷史)
07/21 11:52, 2006引述 :『從另一個角度來 看,任何堤防都不能保障永不溢堤,附近土地永不淹水。這種一勞永逸的假 象要不得,反而要教育民眾,堤防內,仍然以盡量退縮與提高基地為上。』面對河流,「堤防」其實是我們一個習以為常的「整治」方式,可是偏偏大家小時候都讀過大禹治水啊。(標籤: 中山橋 台北 歷史)
07/21 11:54, 2006引述 :『基本上中山橋下的水是來自基隆河的上中游,橋下水量增加、流速加快是基隆河上中游嚴重都市化與水土保持沒有作好的結果。把台北淹水的責任推給一條健康可用的橋,並將之拆除,實在是頭痛醫腳,本末倒置。』是的,基隆河節彎取治的整治工程更應該檢討啊(標籤: 中山橋 台北 歷史)
Comments
因為最近看了一篇中山新橋的報導,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所以上網找了一些資料m看到這篇文章,覺得大家都很用心找了一些相關的討論,不過我個人認為版大在「圓山中山橋橋墩似乎堵住了不少水!」那張圖的註解似乎有點不妥。因為原本貼圖的作者是用「似乎」這種懷疑的口吻,但版大的加註語卻是「對中山橋的阻塞問題比較有感覺」,好像是比較肯定的說法。
我覺得從照片上應該看不出有沒有堵住或阻塞吧?這種事必須實地由學者量測才知道,如果只是粗淺地推論,似乎有點武斷。不能因為看起來水比上游低就說有堵住,因為可能是距離遠近所造成的錯覺;不然也可說是因為便橋擋住水流啊!況且從該作者其他的照片顯示,即便是新建的南湖大橋仍溢堤,這樣說中山橋為罪魁禍首有點嚴重。
政策上的理論有時也令人啼笑皆非,現在橋樑使用很少有超過五十年吧?然而卻總是用二百、甚至四百年防洪水位來做所謂的橋樑標準,不知是否有其意義?
「感覺」二字,不過是順著原文作者的「懷疑口吻」下的小註腳,倒沒有想到要去「肯定」什麼;甚至,我對於中山橋會引起淹水一論點,也是遲疑的,這應該是可以在我一起摘了其他文章這件事上,看出來吧。不過,既然會引起誤會,以後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