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嘴巴上說不關心這次的倒扁,身體倒是挺誠實地會把電視新聞打開來看。看到那則「王麗萍喊台灣國,台下嗆聲,倒扁總部道歉」的畫面,忍不住笑了出來。隨手記一些想法。
人數與人次
到底去了多少人?是這次活動的關鍵。tenz用了一個很粗糙的計算方式去估算,引起一些討論。我自己是覺得,一樣要面對人潮來來去去,「警方目測推估,現場最多時約有八萬五千人」與「總部預估於三十人萬人次」這兩個看起來差距很大的「數字」,凸顯的不是「人數到底有多少?」這麼實際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要這樣算?」這樣一個策略性的趣點。
甚至,為什麼這次採長時間靜坐,而非長距離遊行,想的恐怕也是前者的「人次」是可以因為重複計算而膨脹,達到所謂的百萬人「次」倒扁。
英雄與非英雄
看著天空的倒扁氣球、聽著台上的倒扁口號,我怎麼想,都覺得這個運動(如果它是個運動的話)是大大的退步了。過去批判國民黨,至少批判的是蔣家政權、是黨國資本主義、是地方派系、是結構性暴力、是組織性犯罪,但這次,好像一切的問題都是陳水扁。然後,我們把這個人推下來,就好了。
於是,我們看到受苦的、道德的、革命的施明德,隻身對抗,貪腐的、墮落的、投機的陳水扁。英雄對非英雄;這是兩個人之間的戰爭。民進黨跟國民黨也樂於把這原本可以深化為「結構批判」的機會塗抹成兩個人的戰爭。
重啟社會運動與批判的對話?一邊涼快去吧(1、2)。
國際與本土
偶然在flickr看見盛治仁一臉嚴肅地坐在倒扁記者台上的相片,看來國際發言人這個位子不好坐。只是說也奇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英文」與「國際」已經成為這些政治運動的必要外掛呢?倒扁氣球上寫的大字是DEPOSE,連倒扁月餅都只發給外國記者。
成效如何,可以上NEWSMAP看看。只是,這就是這個運動的「國際格局」嗎?還是說,我們的政治運動只是要用英文、用顏色、用論述與國際接軌,而不是在視野上與人有同樣的格局?
愛與非暴力
街頭運動一直面臨兩個質疑,一是運動的正當性(為什麼不在體制內呢?窮盡一切的可能了嗎?)、一是經濟上的損失(很多人上班受到延誤、交通打結、垃圾清運);而在這兩個質疑後面,則是「理性」與「暴力」的對立。
在這次的活動裡,「暴力能不能成為一個選項?」,突然變成一個關鍵性的話題(1、2)。這讓我有點意外。因為我以為自從創意主導運動形式(還記得認錯大遊行的雷射腳丫嗎?)、政黨動員遊行人數以後,暴力就已經「被迫」從街頭消失了;為要避免那兩個質疑。
可是在這個活動裡,暴力似乎又被找回來,做為一種人民力量素樸的表現。弔詭的是,今天不是先有衝組或先有鎮壓,然後新聞媒體或倒扁總部去批判這個國家暴力;而是新聞媒體與倒扁總部先高調的說「即使流血也在所不惜」,但是卻得到行政院冷淡的回應。
沒有國家作為暴力對抗的對立面,流血說、革命說、衝撞說,就變成空飄氣球。
當新聞媒體一下子要呈現現場劍拔弩張的樣子、一下子要呈現現場創意歡樂的形式時,不正凸顯這場運動所面臨的最大的質疑,不是來自「國家」,而是來自運動者本身嗎?嗯,上面這問句好像把新聞媒體也扯到運動裡去了,對,我就是這意思;這場運動是個表演,暴力是在鏡頭下被預期要生產出來的畫面。
民主與青春
有些人直接酸倒扁總部,有些人換個方式酸。
我的感覺是,在過去,國民黨是像個老爸爸說:「這樣鬧不好啦、上街頭不好啦,你還那麼小,爸爸照顧你不是很好嗎?」運動者回說:「誰說我還小?!我已經長大啦、我已經成熟啦、我自己可以管我自己!」
可現在,反倒扁的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話好好說啊,還鬧什麼呢?」倒扁的卻回說:「不!我永遠年輕!!我要離開BEATLES,跟我的YOKO一起再次尋回我的青春!!」
好吧,二次青春期,大家就擔待點。
最後,小小懺悔。大概是政治搞笑類的文章寫多了,連看到廖元豪正經八百的「九九運動:我能改變世界」都會想成「百元倒扁,九九有找」。唉。
人數與人次
到底去了多少人?是這次活動的關鍵。tenz用了一個很粗糙的計算方式去估算,引起一些討論。我自己是覺得,一樣要面對人潮來來去去,「警方目測推估,現場最多時約有八萬五千人」與「總部預估於三十人萬人次」這兩個看起來差距很大的「數字」,凸顯的不是「人數到底有多少?」這麼實際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要這樣算?」這樣一個策略性的趣點。
甚至,為什麼這次採長時間靜坐,而非長距離遊行,想的恐怕也是前者的「人次」是可以因為重複計算而膨脹,達到所謂的百萬人「次」倒扁。
英雄與非英雄
看著天空的倒扁氣球、聽著台上的倒扁口號,我怎麼想,都覺得這個運動(如果它是個運動的話)是大大的退步了。過去批判國民黨,至少批判的是蔣家政權、是黨國資本主義、是地方派系、是結構性暴力、是組織性犯罪,但這次,好像一切的問題都是陳水扁。然後,我們把這個人推下來,就好了。
於是,我們看到受苦的、道德的、革命的施明德,隻身對抗,貪腐的、墮落的、投機的陳水扁。英雄對非英雄;這是兩個人之間的戰爭。民進黨跟國民黨也樂於把這原本可以深化為「結構批判」的機會塗抹成兩個人的戰爭。
重啟社會運動與批判的對話?一邊涼快去吧(1、2)。
國際與本土
偶然在flickr看見盛治仁一臉嚴肅地坐在倒扁記者台上的相片,看來國際發言人這個位子不好坐。只是說也奇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英文」與「國際」已經成為這些政治運動的必要外掛呢?倒扁氣球上寫的大字是DEPOSE,連倒扁月餅都只發給外國記者。
成效如何,可以上NEWSMAP看看。只是,這就是這個運動的「國際格局」嗎?還是說,我們的政治運動只是要用英文、用顏色、用論述與國際接軌,而不是在視野上與人有同樣的格局?
愛與非暴力
街頭運動一直面臨兩個質疑,一是運動的正當性(為什麼不在體制內呢?窮盡一切的可能了嗎?)、一是經濟上的損失(很多人上班受到延誤、交通打結、垃圾清運);而在這兩個質疑後面,則是「理性」與「暴力」的對立。
在這次的活動裡,「暴力能不能成為一個選項?」,突然變成一個關鍵性的話題(1、2)。這讓我有點意外。因為我以為自從創意主導運動形式(還記得認錯大遊行的雷射腳丫嗎?)、政黨動員遊行人數以後,暴力就已經「被迫」從街頭消失了;為要避免那兩個質疑。
可是在這個活動裡,暴力似乎又被找回來,做為一種人民力量素樸的表現。弔詭的是,今天不是先有衝組或先有鎮壓,然後新聞媒體或倒扁總部去批判這個國家暴力;而是新聞媒體與倒扁總部先高調的說「即使流血也在所不惜」,但是卻得到行政院冷淡的回應。
沒有國家作為暴力對抗的對立面,流血說、革命說、衝撞說,就變成空飄氣球。
當新聞媒體一下子要呈現現場劍拔弩張的樣子、一下子要呈現現場創意歡樂的形式時,不正凸顯這場運動所面臨的最大的質疑,不是來自「國家」,而是來自運動者本身嗎?嗯,上面這問句好像把新聞媒體也扯到運動裡去了,對,我就是這意思;這場運動是個表演,暴力是在鏡頭下被預期要生產出來的畫面。
民主與青春
有些人直接酸倒扁總部,有些人換個方式酸。
我的感覺是,在過去,國民黨是像個老爸爸說:「這樣鬧不好啦、上街頭不好啦,你還那麼小,爸爸照顧你不是很好嗎?」運動者回說:「誰說我還小?!我已經長大啦、我已經成熟啦、我自己可以管我自己!」
可現在,反倒扁的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話好好說啊,還鬧什麼呢?」倒扁的卻回說:「不!我永遠年輕!!我要離開BEATLES,跟我的YOKO一起再次尋回我的青春!!」
好吧,二次青春期,大家就擔待點。
最後,小小懺悔。大概是政治搞笑類的文章寫多了,連看到廖元豪正經八百的「九九運動:我能改變世界」都會想成「百元倒扁,九九有找」。唉。
Comments
在看新聞的時候,倒是看到了有趣的BBC記者對台灣新聞的批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909/5/3esp.html
很好玩
那不是趕時髦而已
至少是要做給"老大哥"看的
很多人相信"老大哥"才是決定扁下不下台的關鍵
我現在每天都有看book,增加國際vision喔!
於是台灣社會論壇企圖豐富論述
沒差啦。因為我現在的推薦閱讀是用黑米的機制。好處是,我可以不用收藏書籤就推薦該文上邊欄;壞處是,別人的說明就會變成我邊欄的說明文。
MEB:
社經地位越高的人「頭銜」越多,所以他們可以隨時切換成不同的「身份」說話(或罵人);明明同一人,還在裝神秘。這算是一種「角色扮演」吧。
JAMES:
巫毒娃娃?那是啥。
WENDELIN:
是啊,藍綠雙方都常向老大哥報告近況啊。不過,老大哥新聞媒體好像沒報太多新聞就是了。或許,他們是放在副刊吧。
狐大:
你最國際化呢~還讀法文喔!
BERTHA:
立意良善,場合尷尬,勞心勞力,成果有限。
對了 為什麼覺得場合尷尬阿?
這場運動中,把抗議的對象全然對準陳水扁,而忽略了其它更深一層的結構性問題,的確是如此。不過反過來看,很多現在台灣面對的問題,何嘗不是陳水扁個人用人、領導風格、性格的問題呢?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或許可以解釋爲何運動的目標會鎖定陳水扁,而且大家似乎都可以接受立場可能更為激進的呂秀蓮來取代陳水扁。
另一方面,從比較陰謀的角度來看,(我有不少朋友都是這樣想的),從715聲明開始,把陳水扁與民進黨做切割,其實是在確保民進黨,或是以民進黨為基礎的本土化運動,不會因為陳水扁的問題而被拖下水。所以限縮抗爭對象只針對陳水扁而非民進黨執政的結構性問題,是有一些隱含的意圖在內的。
此外,我更在乎陳總統對於這場群眾運動的反應。必竟,抗議的人聚集到了家門前,做主人的總要給個說法吧。而且,(無論是已經是、或是快要成為)民主國家的領導人,都要適當地回應人民的聲音,至少在政策上做出讓步或是妥協,以化解政治僵局,這應該是政客學的ABC。
結果,陳水扁的回應是他要在卸任前推動1.台灣加入聯合國、2.立新憲與3.討回國民黨黨產這三件事。我想,這種退回到鞏固基本盤的立場,絕對無法滿足大多數抗議群眾的需求吧,還有可能因此更激化彼此的對立。
這就是陳水扁呀! 難怪很多人的矛頭都對準了他了。
不是我幫陳水扁講話....
從一開始什麼事都還沒做陳水扁就被針對了
一鬧要鬧八年了,有理也變得無理
悲哀
台灣面對的問題是不是都是陳水扁個人的問題呢?我覺得,「是」也「不是」。因為,陳水扁的「個性」能夠在這個制度下得到完全的彰顯,不正是因為「制度」本身有嚴重的缺陷嗎?
從總統選舉的「相對多數」、「權責不符的大總統制」、「行政院長的有責無權」,這些問題有那個不是源於制度缺陷?有那個不是之前國民黨(與民進黨?)弄出來的?
或者,如果我們要這麼喜歡談「個人」的話,綁架台灣民主、本土化的,另有其人,不是嗎?
至於說到715聲明,這樣陰謀地解讀我倒是第一次見過。對我來說,台灣民主運動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把解答與希望都寄望在「一個人」身上。最近感觸尤深。
至於呂后繼位的問題,我想,或許應該去想想可以接受的原因是什麼吧。對我來說,如果制度是這樣設計的,不管那個人是誰,該他繼位,就是他繼位。
陳水扁下台也一樣。今天我尊重每個上凱道抗議的人民,但是我瞧不起在那裡的政治人物。你有權力可以改制度、你有辦法透過倒閣把人弄下來,但是你要算計自己的利益,憑什麼民進黨,或陳水扁就不能算呢?
什麼都是陳水扁的錯,自己絕對沒有錯,這就是藍營的政治人物,唉。
小草提到的制度缺陷,我也心有同感,綁匪是誰的問題,我也還在想,不過,回到我提出陳總統個人性格特徵,來回答制度上的缺陷好像也說得通。例如說,"雙首長制"的設計至少可以解決總統"相對多數"當選、或是"少數總統"的問題,而且,"雙首長制"也可以解釋成隱含內閣制的"精神",以虛位元首來將權責都交給實位的行政院長。(簡單的說,制度的缺陷在目前的體制內不是無法補救的。)
只是為何陳總統卻喜歡搖擺在制度缺陷之間游移呢? 而且對於這樣的權力遊戲樂此不疲? 這可不可以解釋成是他個人的領導特質造成的呢?
(這樣的憲法是國民黨與民進黨一起修成的,還記得許信良"夜奔敵營"的戲碼嗎?)
如果再回到"制度缺陷"來談,我認為,可能只有內閣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吧。至少歷史的教訓是:全世界只有美國是實行總統制成功的民主國家,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極力模仿美國的總統制,結果大多數以政爭不斷收場,好一點的,人民走上街頭要總統下台,差一點的,以軍事政變收場。
對我來說,制度缺陷的問題其實是總統制的本質。美國總統制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累積了美國歷史上很多政治家的努力補救,如果沒有這些歷史因素,第三世界國家只是模仿總統制是很難成功的。反到是內閣制普遍而言沒有這些問題。
問題的核心在於,總統制原本就隱含了"贏者全拿,輸者全無"的邏輯,這種零合遊戲,看起來不是很眼熟嗎?
沒有人會否認你對陳水扁個人特徵的描述,就想你不能否認制度缺陷的問題一樣。但問題是:把一個人從那位子上推下來,跟想辦法去修正那個制度,何者重要?
對我來說,用數字說內閣制普遍比總統制好,意義不大;我喜歡問的是「一個制度是怎麼出現的?」。「制度」不是憑空生成的。「台灣式」的這種制度有其生成背景,台灣人對「總統制」的偏好(個人)、修憲過程各政黨勢力的權謀角力、甚至那一點點的陰錯陽差,都是原因。而我們能作的,就是回頭去看這個制度生成的過程、運作的缺陷,然後想辦法修補。
而如果,制度有漏洞,以致於某些人能夠從中獲利的話,僅僅只是把這人拉下來,卻不討論制度的問題,恐怕也是奇怪。
只是,在凱道上的倒扁,又是否想觸及這制度上的問題呢?如果沒有,「倒退」二字是很合理的評價啊。
感謝你的說明,是替寡頭政治斬頭重要呢?還是修補制度重要呢? 還真是大哉問哩。對我而言,理性上是制度重要,感性上是拉下某個人重要,這個理性與感性的問題...短期內可能無解了。
如果小草還是認為維持現在的雙首長制,再加上部份修正就能讓制度繼續運轉,那麼我必須說,其實現行的雙首長制已經內涵修補的方法在內。例如說,可以組聯合政府,閣員或閣揆可以找國會最大黨幫忙,以化解少數執政的危機。關於這一點,很多人都說過了。
我們總不能硬性規定少數總統就一定要組聯合內閣吧,制度之外還有很多憲政原則,這些不成文的原則不需要條條都寫進憲法裡吧。如果一定有人要玩弄這種"缺陷",那麼內閣制閣揆也可以硬是不邀少數黨進入內閣,反正憲法也沒有明文規定呀,那麼任何制度都會沒完沒了了。
不過,替寡頭政治斬頭的心情,也與"台灣式"的文化背景有關吧(相較於小草提出台灣人對總統制的偏好),如果台灣人真的很愛總統制,那麼當多數人不滿意現行總統的表現時,那麼自認為可以替寡頭政治斬頭的決心就應該不難理解了。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文化成因。
如果小草喜歡問一個制度形成的背景因素,也可以問問想要尋求體制外解決問題的背景因素,台灣人好像都對於這兩件事很熱衷。
我並不否認倒扁運動論述倒退的評價呀,只是這樣的說法很難解釋為何有這麼多人執著於感性層次尋求體制外方法想要倒扁而已。
在民主體制之下,由總統或是執政黨向抗議群眾提出妥協或是折衷的協商方案,應該是處理政治僵局、避免進一步衝突的基本態度才是。
任何問題都是可以被提出來的,只是在面對運動(或選舉)的「那一刻」,我們會被迫作個選擇罷了:2004年,這張票該不該繼續投給阿扁?2006年,這一百元該不該給施明德?
我對政治人物,一向沒有什麼信心,所以,能夠透過制度把他們的合縱聯合縮限到越小,越好;不然,就會出現像台聯這種掐著你脖子的小黨。當然,有的人覺得多黨制不錯、甚至認為以台灣的社會狀況應該推內閣制,那也行。反正都比現在這種無法解套的僵局要好。
至於說到這場倒扁,我當然可以在「感情上」理解大多數人倒扁的原因。說句玩笑話,每次當我覺得不應該現在把阿扁弄下來的時候,電視一打開,看到阿扁說話,我就會覺得他還是趕快下台的好。而我只是想問:「然後呢?」
明知制度有缺陷卻不修改,難道總是要寄望一個「明君」上台嗎?
倒扁總部的魏千鋒說他們在擬說帖,要討論制度問題,我樂觀其成。我雖然不像blasts這樣唯恐天下不亂,但我總是覺得要有比倒扁更能說服我的東西出來吧。
就套句龍姑的話吧:「請用制度說服我。」
可,我又算哪根蔥啊。
損失邱義仁...賺進羅文嘉...猜猜看林淑芬那裡能不能重新開始連結一些社運團體...有樂生...Live House...分級制度...或許真的該辦份雜誌跟兩岸經貿論壇...Hmmmmm....
其實是透過這次推翻一人的活動才突顯出來的
當初被民眾所期待政黨輪替應當帶來的改革革新
居然被一句以前的人也這麼做給澆熄熱情
黨部自身沒有警覺到,總統的個人權力已經在綁架整個黨
黨內高層還在企圖鞏固他來保住自己的權力地位
甚至還講出道德是封建時代的思想這種話真是讓人吐血
而現在的最大在野黨卻糟糕的很,把柄一堆也沒辦法發揮反對黨制衡的效果
而最高領袖從頭開始
就沒有發揮一個領導人物
應該被期待的優秀溝通協調能力
或是能夠利用彼此的競爭帶來國家進步或人民利益的智慧
結果帶給人民的卻是馬屁文化、個人利益、未重新建立卻不斷摧毀的社會價值觀以及利用族群分裂來鞏固自己群眾的基本盤
當一個只是因為不太會講某種方言(會講卻講很爛),出生在台灣,並且不反對台獨以及合理追討獨裁時代所被佔有的財產的人,卻因為不爽一個違反許多基本道德的領袖,而被歸類成外省人或是什麼企圖侵略的中國人時,那種充滿被排擠地莫名其妙的感觸
非常同意你的分析;我所期待的,正是這種從個人切入,拉出整體結構問題的批判。
至於你最後一段的感觸,我也曾經有過。
匿名者:
關於NEWSMAP的運作方式與應用技巧,請看schee的介紹。
而如果你今天點進去時看不到任何關於倒扁的新聞的話,原因很簡單,國際媒體不關心這議題;當然,華人新聞媒體可以抓到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