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產業與線上銷售:三個軸線、八種類型

這期的Intelligent Times一連有六篇討論「音樂與數位時代」的文章(123456)。當中一篇〈後唱片時代的大餅在哪裡?〉黑米引起熱烈討論。只是,這討論看起來雖然熱烈,但其實雞同鴨講的時間比較多。原因是因為某些討論的人把不同類型的問題糊在一起。

簡單的說,這些討論其實牽涉到三個軸線:「創作者 or 藝人」、「跨國唱片公司 or 本地獨立音樂」、「實體通路 or 線上銷售」。而這三個軸線可以構成八種類型,問題在於:討論的人是否在談同一個類型(或軸線)的問題?

比方說,企鵝這段:
除卻掉那些跳脫音樂工業努力想要做出自己口碑的小廠與獨立製作,現在還有多少「台灣唱片產業」呢?他們不都被音樂工業的跨國托拉斯給合併或擊潰了嗎?結果這些「國際廠牌」好像也沒有為這塊小小地方引進什麼全球音樂哩。換做是你,你要選擇一個能保障版權,在版權談判上十分容易進行的國家投資線上音樂,還是要選擇一個產業政策混亂,版權四散,法律不夠周延的國家投資?
其實指出了在「唱片公司」這軸線上,跨國企業與本土獨立之間的差異,而這差異作用在其旗下「創作者 or 藝人」身上,必然有著不同的結果。比方說:這個歌手的台灣特色該有多少?要收什麼樣的歌?是以那個市場為目標?台灣市場是過水還是主打?

而bias這段殘酷描述:
流行音樂產業的蕭條,不只導致一般唱片行難以生存,甚至連那些享有通路競價優勢的連鎖唱片行都還是慘澹經營。

大眾唱片門市紛紛改建,一樓店面都讓出跟少女妝品店分擔租金,只縮在二樓賣著唱片公司主打有折扣的新品塞貨,過了宣傳期的片子要嘛退貨退光光省得佔倉儲成本,要嘛好不容易賣出去之後也不打算再補進貨,如果有那種想要認真作功課的新入門樂迷客戶,想照著雜誌百大經典按圖索驥買幾張品質絕對有保證的佳片,也許回家上網從國外訂購還比較實在,加上郵費還不見得真的比代理盤貴多少。

玫瑰唱片也沒好到哪邊去,最近這一兩年來還推出用粗糙彩色影印的 sample 紙殼代替實體商品在架上展示的政策,不知道這些唱片行的遭竊率是不是真的那麼高,但當消費者手中、眼中所接觸到的已經不是(有時難免過度包裝的)實體唱片,而是那毫無品質可言的彩色影印 sample,音樂唱片在玫瑰大眾這政策下跟在家樂福大賣場折扣花車挑 99 元 t-shirt 好像也沒啥差別。

購買唱片的消費行為在此操作下已經沒有品味美感可言,當然不是被當作「文化商品」看待之,除非是在訂價普遍稍高、門市相對少了很多經銷點的誠品音樂、PageOne 書局等經銷點進行消費。
則告訴我們為什麼「線上銷售」成為唱片公司(不分跨國或本土獨立)一個既期待,又怕又怕受傷害(因版權保護不足)的戰線。只是當牽涉到「通路」問題時,其複雜程度恐怕又遠超過「樂迷」對唱片公司的片面抱怨了吧。

在這樣的結構下,歌手本身的特質,未必就能保證「經濟上」的成功(事實上,從來也不能)。

更不用說國中生這句:「比較少啦!不過有錢的話,像周杰倫、蔡依林這種值得珍藏的唱片,我還是會買啦!」對我們這些三、四十歲中年人的嚴重打擊。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看完創市際那篇後最大的疑問是:『周杰倫與蔡依琳竟值得珍藏?Orz』
Anonymous said…
樓上的網友啊
我也跟著跌倒在地啊...
管他什麼華文歌壇皇帝
華語歌壇一姊
聽聽就好
豬小草 said…
幾個星期前,遇到一些國中生,發現他們在講的歌手、歌曲,我聽都沒聽過,自從沒有第四台以後,連MV都接觸不到。這應該算是好事吧?

不過,每個世代、每個人喜歡的歌本來就不一樣啊。要說人家是垃圾、狗屎、臭牛肉麵,實在是太過了。
lee said…
周杰倫與蔡依林的唱片有他們這個時代流行的原因,實在沒有理由說成那樣。

不是說平時聽非流行所以品味就絕對超過流行音樂的聽眾吧?

還有那個討論串討論的實在太過雜亂...XD
豬小草 said…
是的,一堆討論糊在一起,然後你好不容易打開,又被人糊在一起。很累,也沒力氣再弄。

而我想,這篇文章的這段話:「同樣是以關心台灣為名,一派認為「台灣正在退步」,問題在如何利用台灣的剩餘價值創造未來;另一派則認為台灣是在進步,問題在如何更快且方向正確的前進。』」其實,很適切地描述了那幾串關於台灣音樂生態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