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ing for Digital Durkheim

中時華文部落格大獎在黑米演變成「何謂優質?誰的優質?」的爭論,甚至還出現要用「票票不等值」來產生優質網路民主的言論,嘖嘖,時代真進步啊。

當然,中時所列出來的這幾個競賽項目:「生命記錄、社群經營、教育應用、生活品味、科技/科普、組織應用、行動參與、新聞/時論、幽默趣味等九大類的主題(內容)獎項;另闢設多媒體、創新實驗兩類呈現(技術)獎項」,實在是模糊到一個讓人難以自我歸類的地步(龍貓為我們示範了這種掙扎)。

也因此,我覺得觀察的重點或許可以從BSP入圍數(淘汰率?)上頭移開,轉而去看看在那些「類型主旨明確、報名人數少」的群組--特別是「組織應用行動參與」這兩項--裡,參賽者是用哪家BSP?又怎麼去經營部落格?

看參賽者用哪家BSP(Alice整理:參賽入圍),當然是為了對照我之前提過的台灣NGO在網路技術應用上的一些情況,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BSP架構開放性的重要。

看怎麼經營部落格,一方面是因為這幾個類型都需要「專業」(嗯,我不是說幽默搞笑品味生命不需要專業,只是相較之下,這些比較是走天分路線的),另方面是因為看到Jerry在〈Creative Commons:社會學者的當代挑戰與機會〉一文中寫到
一旦「他者的視線」變成一種威脅,結果只能是不斷自我分裂、不停流竄、越界的無政府主義。這種負面的「社會感知」已經成為一種「反抗的建制」,一種因過度使用而失去意義的陳腔濫調。

於是,人們越來越難去思考要在怎樣的制度架構中被整合,心態上排斥去擁抱與經營共同體,難以從他者的眼光與回應中累積善意。良善的溝通需要預設「共善」(common good)變成一種隱藏排除的過時頑固,最後連專業者也開始從社會責任上退卻,甚至可以振振有詞以詆毀專業而自豪。
有感而發啊。或許,正是在這樣一個看起來扁平、齊頭、民主、眾聲喧嘩的時代,我們更需要「數位圖爾幹」(Digital Durkheim)的出現哩。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這個部落格分類確實是很令人頭痛的一件事情,我記得去年的分類還比較讓人能夠找到比較明確的定位. 今年的分類嘛... 依我看, 幾乎所有報名的人都名不符實呀 99%的人都應該到那個生命紀錄或生活品味去
為了配合名不符實的標準, 我也只好報名了新聞評論類, 然後也很名不符實的入選了 至於本屆的水準嘛 我就不是很想多說了....
不過有興趣的人不妨自己去新聞評論類看看, 轉貼新聞甚至廣告也是入選的條件喔:p
豬小草 said…
你不說,我還沒注意到你有入圍耶。我是沒有一個一個點選看看你的競爭對手素質啦,不過呢,放在你上面的那個紅粉佳人點閱率如此之高,也大概反應出觀眾的素質吧。

又,我還以為你應該拿金絲貓特集去參賽的,畢竟那才是你的強項啊!不然,【神探追追追之達文西密碼】更顯你的功力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