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s Voice | Let no one despise your youth

最近剛好有幾個常去的部落格不約而同地談起長老教會內部青年事工的問題,而我自己幾個星期前也剛好跟教會青年談到他們對於主日禮拜與聚會服事的看法,索性做成PODCAST。


powered by ODEO

也剛好與下頭這些網摘來個隔空對話。

  • 台灣教會與台灣認同 on Odeo

    引述 :『基督教傳入台灣已有數百年的時間,對台灣社會也有相當的影響力。日前,施明德與高俊明牧師之間的相互批評,受到大家的關注,也讓人不禁注意起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到底基督教對台灣的主體認同有何影響?我們試著由台灣教會的發展,淺論兩者之間的關係。』

    這節目的前半段對長老教會神學立場的描述,我可以接受。但是後半段對國語教派成長原因的理解,以及長老教會青年「行動力」的樂觀,實在是讓我嘖嘖稱奇啊。

  • 曾韋禎的部落格:教會不能只著眼於人數─教會應同時擔負社會教育之功能 - Y

    引述 :『許多教會都陸續增開一堂華語禮拜,希冀留住年經族群。到最後,年輕信徒流失的情況未必所有改善(語言並非長老教會留不住青年的唯一因素),更是讓教會走向全面華語化的開始(臺語漢字本聖經的出現,造成白話字的全面式微即為明證)。』

  • 台灣教會公報第2853期電子報:長老教會人數增長3.63% 明年聚焦族群成長

    引述 :『張德謙說,過去長老教會會友曾經呈現負成長或停頓,去年七月總會團隊上任後用「認同、委身、成長」為中心推展事工,最近根據研發中心教勢統計初步結果顯示,整體教勢成長百分之三點六,可見事工推動有所成效,若每年都能穩定成長,希望在十年後長老教會信徒人數達四十萬。長老教會會友人數在二○○二年時,人數為217,280人;二○○三年為217,612人;二○○四年更降為214,589人(-1.39);去年則為222,381人略升百分之三點六三。

    對於這項成果,張德謙認為「還需要再繼續努力!」他分析成長的原因,總會事工動起來並得教會認同,就能帶動長老教會整體增長,以青年宣教增長來說,今年總會年會以青年與大專事工為主題,喚起教會關心青年事工,教會認同青年和大專事工並啟動青年事工,就能明顯看到年輕人回到教會。』

    看到教會成長是好事。但是,在我所處的教會,並沒有看到青年成長,反而是流失的很厲害啊。

  • 曾韋禎的部落格:說我美麗又陌生的母語 ─ 聚會使用語言的省思 ◎徐玫玲 - Yam 樂多日誌

    引述 :『然而,我只有一個疑問,當我們的小孩在教育部規定的小三時開始學英文,或如許多小學在小一時就偷跑教英文,許多小學生英文很溜的同時,卻不會說自己的母語;在教育部全面培植母語教師,推行母語教育,我們長老會反而不斷放棄過去的美好傳統,與社會虛偽的高尚語言文化妥協,這代表的是什麼意義呢?』

  • OJ.候診室:Does he know what it means?

    引述 :『在文化多元,政治紛亂的時刻,口口聲聲宣稱要「守望這個城市」的教會,究竟要如何扮演其角色?而基督徒青年的養成,又該補充哪些養分呢?』


  • How Wonderful the World:建立「長青」品牌

    引述 :『長期以來,長青團契在信仰反省與社會實踐上受高度肯定,而這更是其他教派(如學園團契、校園團契等等)較少觸及的;再加上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普世關係,更使得長青團契常有許多普世交流的機會,而這更是培養每位長青人能具有從個人到群體、從本土到普世的寬廣視野。 也因此,相較於地方堂會的青年團契,長青團契能給予大專學生更開闊的眼界與世界觀,並配合奠基於聖經的信仰反省與實踐能力,相信這對於具有無限潛力的大專學生而言,實在是不可或缺的訓練與學習。』

    加油!

  • 曾韋禎的部落格:為什麼基督長老教會投入民主運動

    引述 :『在臺灣長期的扎根、宣教,因而認同本土,自無法接受帶有殖民心態的外來政權。同時,為慶祝1965設教百周年的倍加運動,讓教會更深入鄉土,發覺臺灣社會實際面對的問題。而有了反省,只有充分展現出對人民與土地的認同,表現出與臺灣人民同甘苦的態度,這才能獲得社會的接納與認同,因此在1970年代後就有新的態度,就是強調實況化的本土神學。』

    從這原因來看,現在長老教會的困境其實來自於其停止了「宣教」

  • How Wonderfaul the World:大專事工與公民社會

    引述 :『由此,反思我現在所從事的大專事工。上帝目前正要我帶領的羊群正是台灣未來的公民,十年後、二十年後,台灣的未來將交在現在的大專學生手中。當我在思考我究竟要做什麼樣的大專事工,或是我要將我的學生帶向何處時?除了在信仰上的教導與帶領之外,是否也該培養他們,使其未來有作為一個成熟公民的能力。因此,對於「公民社會」這個議題的了解,必定是每個大專工作者必修的學分之一。』

    我一直以為有關「公民社會」的教育應該是從高中生開始做起哩

  • 曾韋禎的部落格:總幹事

    引述 :『當日對談最主要的重點在於,教會青年如何發揮他的力量,去撼動教會這個陳舊的組織。如同當年德國青年所發起的點蠟燭運動,很巧,這也是我當年就任團契會長所期許的異象。然而,最困難的還是如何實踐,以及如何串聯青年的力量。教會的青年流失很快,光靠一間教會十多個青年之力,很難有什麼作為。這也是我們團契的困境,即使我把團契辦的再有深度,但是影響力就侷限在我們十多人上面,如何去擴展,這需要去思考。』

    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的一段談話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那個媒抗的podcast講長老教會的神學與立場,其實還是很粗糙耶。最早的時候長老教會應該沒有那麼強的「本土意識」還是「出頭天神學」吧。

記得以前在神研班聽盧俊義牧師的陳述,知道長老教會在政治立場上的態度跟台灣近代社會歷史有緊密的關聯。

這篇盧牧師的文章說得比較清楚。
豬小草 said…
是挺粗糙,而且我覺得媒抗的兩個主持人其實只在乎「長老教會信仰是否能強化台灣認同」罷了。而那個保羅對於「現代」國語教會與長老教會青年的觀察,則讓我懷疑他到底接觸到多少國語教會的青年?甚至,聽進多少長老教會青年的需要?

至於東門增設國語禮拜一事,老實講,我很欣賞他們能夠透過週報來讓各種不同的聲音發聲,所以我還挺想看看週報上是否有支持增設國語禮拜的文章。不過,沒轉貼,就看不到啊。
Anonymous said…
作為一個自小出身於長老教會,「出走」到國語教會多年後,又回到長老教會的(老)青年來說,版主所談的問題相當深入,讓我感慨良多。

没有錯,超越語言的問題,有著個人,尤其是青年,要被關心、被餵養的靈性需求。而我觀察到的是,這背後有更深一層的結構性問題,與人口結構、文化等層面,確實又密切相關。看看原住民教會,即使是長老教會,不管在部落或在城市,崇拜的型態就是與台語崇拜有極大的不同。我相信這不是copy任一種型態,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總歸而言,認識上帝創造我們「內建」的形象和特色,將之以創造性的方式活出,我個人覺得極為重要。

東門增設禮拜使用語言的問題,也有支持增設國語禮拜的文章啊。不是會友,也可以投稿。不同的意見,交流交流,挺好。
豬小草 said…
小法眼:

非常同意你所說的,發現適合自己教會的聚會方式(或者說,尋求神給這個教會的異象、給這個傳道人的使命),要比四處向外學習標竿人生、G12、醫治釋放,來得重要多了。

至於東門增設國語禮拜一事,我相信一定有支持的文章,從曾韋禛的那篇文章大概也看得出來支持者所持的論點為何。當然,如果要細看,應該照曾的建議,寫信到東門教會索取週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