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ent, Hub, Flow

這三個看起來不太相干的文章,卻反映出台灣(台北?)這幾年焦慮感的來源(或者,錯置?)。又,Saxenian跟Gereffi那個研究報告值得一看,不過台灣這裡好像沒有可以對比的研究就是了。

  • 引述 :『正因為連線是預設的狀態,連線的狀態、這個節點與其他節點之間的競合,是整座城市的焦慮,所以體現在選戰之中的兩方政策意見都在論說要連往哪裡,要連 結什麼,要如何連結,轉譯的「內部」是哪裡,並且裡頭蘊含著大量的計算工作,關於速度的,效率的,以及對於未來的價值與利益。不連西邊也要牽連國際,提出 一個深遠龐大的規劃,來競爭一個重要的國際事件。』

  • 引述 :『對於台灣大多數的企業來說,會特別想進大陸,是因為自認沒有進軍世界的能力,所以希望能在大陸市場成功建立起基礎,可以說是把未來所有的市場發展希望 都押在大陸上了(包含了宏碁的電腦,明基的手機等等消費性產品,代工業比較沒有此問題)。而如果Miula自己開了間公司,大陸市場佔公司營業額80%, 我覺對會希望決策的核心離市場越近越好,怎麼可能把總部留在台灣。』

  • 引述 :『Some years ago UC-Berkeley Dean, Annalee Saxenian published a study of foreign-born talent in Silicon Valley. It found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about a quarter of Silicon Valley companies established in the 1990s had someone foreign-born on their founding team. Now a new study by Duke University's Gary Gereffi and Vivek Wadhwa in collaboration with Saxenian and others provides an updated look at this issu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