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 Feiler,《Walking the Bible: A Photographic Journey》一書的作者,上星期在Speaking of Faith的節目專訪中討論亞伯拉罕(ABRAHAM)這個人。
在這個時代討論亞伯拉罕是有意思的(連Bob Dylan都唱過喔!),因為他不但是聖經中記載最親近上帝的人、是萬國之父,更重要的,他是基督宗教(新教與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這三大一神論宗教的族長(Patriarch)。
對某些致力於宗教和解的人來說,重新發掘亞伯拉罕的意義是有助於中東地區的和解問題的。而Feilier這本書就在透過重新踏上亞伯拉罕當年的遷徙路程來思考他所彰顯的信仰意義,尤其是:亞伯拉罕這形象在過去如何被這三大宗教在遇到政治、宗教危機時,如何為了建立認同感而對亞伯拉罕進行各自詮釋,從而限制了其原有的豐富意涵?
powered by ODEO
這本書在兩年前已譯成中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讀。又,翻譯這本書的光啟社之前為這本書辦過一場座談會,紀錄已上網,值得一看。尤其是輔大宗教學系主任黃懷秋教授的這段話:
在這個時代討論亞伯拉罕是有意思的(連Bob Dylan都唱過喔!),因為他不但是聖經中記載最親近上帝的人、是萬國之父,更重要的,他是基督宗教(新教與天主教)、猶太教、伊斯蘭這三大一神論宗教的族長(Patriarch)。
對某些致力於宗教和解的人來說,重新發掘亞伯拉罕的意義是有助於中東地區的和解問題的。而Feilier這本書就在透過重新踏上亞伯拉罕當年的遷徙路程來思考他所彰顯的信仰意義,尤其是:亞伯拉罕這形象在過去如何被這三大宗教在遇到政治、宗教危機時,如何為了建立認同感而對亞伯拉罕進行各自詮釋,從而限制了其原有的豐富意涵?
powered by ODEO
這本書在兩年前已譯成中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讀。又,翻譯這本書的光啟社之前為這本書辦過一場座談會,紀錄已上網,值得一看。尤其是輔大宗教學系主任黃懷秋教授的這段話:
我們都很願意建立一個交談的氣氛,但是我想點明,在新約中,羅馬書、迦拉達書等等,提到亞巴郎,不是為讚美猶太教。當保祿在說「因信稱義」時,他要說的是「不因律法而稱義」,要說的是,猶太宗教其實已經過去。更是值得基督徒省思哩。
由此,我們可知,亞巴郎可以作為交談的橋樑,但不必然一定得非他不可。或我們看對觀福音,耶穌洗禮時,聖經中洗者若翰說,天主可以從石頭中給亞巴郎興起子孫,意思是指猶太人是沒有什麼保障的,這是對觀福音要講的。
我今天要挑明這一點,是要說明:宗教交談是非常困談的一件事,而困難點不在於你用什麼來交談,什麼都可以來交談。如本書作者認為「亞巴郎是三教共同的聖者」,這個理由構不構成他就是宗教交談的好理由?我可以說夠,也可以說不夠。為什麼?因為我們有更大的交談理由是:我們都信同一個上帝。
假如,「一神宗教」都不夠作為交談的理由,「亞巴郎」又如何會更為可能?今天重要的是,我們願意去理解、認清,我們在過去在這問題上做過些什麼。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