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Richard Florida,我總是又愛又恨。恨的是,他怎麼可以那麼帥?(大誤)愛的是,他總是可以把硬梆梆的經濟地理學用那麼生活化的方式說出來,而且讓人意猶未盡。
好比說,昨天讀了他的《Who's Your City?》,就覺得這真是本有意思的書,有些點值得多看幾次,想得深入點。尤其如果你正在找房子的話。(笑)
讀RF的感慨是,他的研究乍看簡單,但其實是建立在豐富的資料庫上頭的,相較之下,比方薪資、房地產交易這些資料,在台灣不是沒有,就是難以取得。難怪台灣學者大多在文化與歷史研究做得好。而如果他拿得到資料的話,一定會搞出一個「Twitter Index」吧?假設:「一個城市twitter用戶用多,收入越高,對資訊需求越高,對文化開放度越高」。
又,RF對「嬰兒潮世代」的觀察真有意思,他們先是改變音樂、娛樂、政治,現在又因為「居住地的回流」而改變城市、拉抬地價,以致年輕人無屋可買。這點跟台北挺類似。而永康街、溫州街、赤峰街一帶,大抵就是台北「藝術紅利」最多的區段吧。
不知道,我猜的,誰叫台灣的不動產交易資訊目前還沒有一個公開可信的資料庫呢?
好比說,昨天讀了他的《Who's Your City?》,就覺得這真是本有意思的書,有些點值得多看幾次,想得深入點。尤其如果你正在找房子的話。(笑)
讀RF的感慨是,他的研究乍看簡單,但其實是建立在豐富的資料庫上頭的,相較之下,比方薪資、房地產交易這些資料,在台灣不是沒有,就是難以取得。難怪台灣學者大多在文化與歷史研究做得好。而如果他拿得到資料的話,一定會搞出一個「Twitter Index」吧?假設:「一個城市twitter用戶用多,收入越高,對資訊需求越高,對文化開放度越高」。
又,RF對「嬰兒潮世代」的觀察真有意思,他們先是改變音樂、娛樂、政治,現在又因為「居住地的回流」而改變城市、拉抬地價,以致年輕人無屋可買。這點跟台北挺類似。而永康街、溫州街、赤峰街一帶,大抵就是台北「藝術紅利」最多的區段吧。
不知道,我猜的,誰叫台灣的不動產交易資訊目前還沒有一個公開可信的資料庫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