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學術盛宴

上星期跟灣區B大的學生去宜蘭旅遊,參觀的蘭陽博物館跟三星鄉蔥仔寮都頗有意思,吃的更是不錯。中午吃的是蘭城晶英酒店的中西自助餐,晚上吃的是駿懷舊餐廳的宜蘭料理,處處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只是在面對滿桌色香味俱全的料理時,一群人卻顯出興趣缺缺的疲態,畢竟類似的宴席已經連續吃了五天,鐵打的胃也經不起這樣著折磨。看著桌上沒有人想動筷的海鮮,一旁的學者問我:「真的需要這樣嗎?」 

好問題,真的需要這樣嗎? 

話說台灣的研討會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不管研討會上發表的文章品質如何,會議中間的茶點才是決定會議成敗與否的關鍵。試想,如果一場研討會的文章品質精闢,加上幾盤不錯的點心,自然能讓人延續著方才在會場內討論得不盡興的話題。就算文章品質不佳,那來上幾盤不錯的點心,也會讓人暗自低語:「唉,幸好有你」。反之,則再精采的研討會都會被不稱職的甜點給狠狠地打上一巴掌。所以,「靈芝的好壞在於多醣體,研討會的好壞在於茶點」,這句話就是這麼來的。 

事實上,不只研討會,就連平常的學術演講也深受午餐便當所左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各大學的演講都選擇午餐時段作為演講時間,而便當就是系上吸引學生前來參加活動的誘餌,人數多一點外送便當還可以升級。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午餐時段可以有免費的便當吃,只要演講不是太過無聊,忍一兩個小時挺一下系上的活動也算是有情有義。只是隨著這樣的活動辦久了,不知道是各家便當都吃膩了,還是學生與系上彼此的默契越來越淡薄了,總之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是吃完便當就轉身走人,留下台上一臉錯愕的學者。於是現在校園演講系統的公告內容除了「葷/素」的選項外,還會出現「請同學注意禮貌,不要吃完便當就立刻離開會場」這種讓人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的警告標語。 

當然,台灣不是特例。猶記得我十幾年前在上海參加某個國際研討會時,一群人在十幾道大菜的連番轟炸下已經打算捧著肚子起身離開時,服務員又突然端上油亮的滷蹄膀跟拌著蔥油香味的白麵,就怕與會學者吃不飽。而前年在香港開年會的時候,也是遇到一群人已經停箸聊天,而菜還是一直上個不停的情況。在那樣的場合,我不免會想:這群人剛剛是認真的在批判資本主義的過度生產與過度消費嗎? 

我當然知道,面對滿桌的佳餚,與會者沒有什麼置喙之地,一切只能客隨主便。那主辦單位又是怎麼想的呢?我們真的需要一人一個大便當,吃完後抹著油亮的嘴又排著長長的隊伍倒廚餘嗎?我們真的需要一盤又一盤的小茶點,但從南到北都是吃著沒有地方特色的奶凍叉燒酥蛋塔三明治嗎?我們真的需要一晚又一晚的大桌菜,但是每個人一邊吃著一邊想著隔天要發表的投影片該怎麼修改於是食不下嚥地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迎面而來的敬酒嗎?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學術盛宴嗎? 

某人說:「這些問題反映出台灣學術界需要專業的研討會外包服務」,而我卻以為,這些問題反映出我們其實不太了解我們自己需要什麼,甚至,反映出我們某種生猛,但疲憊,的學術文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