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愛情嗎?
讀《愛情禁行式》總是會忍不住這麼問。畢竟男女主角之間的羈絆不是建立在「愛情」上,而是建立在「恨意」上,並且這恨意還不過個模糊不清的自我逃避與自我說服,只是正好遇到另一個不願意被人討厭的人,於是這樣一種在外人看來難以理解的關係才得以維持下去。但對外人來說,這兩人之間的奇怪關係卻讓人從好奇到新生羨慕,好像我們原先是要來拆穿什麼詭計的,最後卻自己滑進那複雜的關係中以致無法自拔。
這樣正常嗎?
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正常」,是一個不斷被提出來的概念。奇妙的是,不只是外人會質疑男女主角是否正常,就連他們自己都會質疑自己是否是正常的。但越是質疑,彼此之間的關係似乎也綁得越緊,到最後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會往前邁進,不是因為了解,而是因為好奇。好奇你的過去、好奇你為什麼會陷在這關係裡、好奇我為什麼會喜歡或討厭你,到最後我自己陷在這關係裡;而你似乎卻走了出去。
但你是真的走出去了嗎?
或許是因為作者是劇團出身的,木谷有希子為這個小小的「愛情」(?)故事設計了一個小巧的空間,老舊公寓與木頭天花板。我們幾乎可以想像,小劇場的舞台上有一個簡樸到難以想像的房間,天花板上有一個僅容側身的空間,一個行動不便的男子窩在天花板上偷窺著房間裡的一舉一動,而身穿老鼠運動服的女子也假裝順服地回應著天花板上悶熱的期待。於是乎,問題不是誰是操縱者、誰是木偶,問題是被綁在絲線兩端的我們有沒有把線剪斷的勇氣? 從最後的結局來看,線沒斷,故事裡的兩個人也高高興興地(?)繼續這他們相互監視虐待的愛情生活。而作為外人的我們,除了難以理解外,或許也該抬頭看看,天花板那是否有個先前沒有注意到的角落被打開了?
還是說,角落裡的那雙眼睛,其實是我們邀請的。
讀《愛情禁行式》總是會忍不住這麼問。畢竟男女主角之間的羈絆不是建立在「愛情」上,而是建立在「恨意」上,並且這恨意還不過個模糊不清的自我逃避與自我說服,只是正好遇到另一個不願意被人討厭的人,於是這樣一種在外人看來難以理解的關係才得以維持下去。但對外人來說,這兩人之間的奇怪關係卻讓人從好奇到新生羨慕,好像我們原先是要來拆穿什麼詭計的,最後卻自己滑進那複雜的關係中以致無法自拔。
這樣正常嗎?
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正常」,是一個不斷被提出來的概念。奇妙的是,不只是外人會質疑男女主角是否正常,就連他們自己都會質疑自己是否是正常的。但越是質疑,彼此之間的關係似乎也綁得越緊,到最後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會往前邁進,不是因為了解,而是因為好奇。好奇你的過去、好奇你為什麼會陷在這關係裡、好奇我為什麼會喜歡或討厭你,到最後我自己陷在這關係裡;而你似乎卻走了出去。
但你是真的走出去了嗎?
或許是因為作者是劇團出身的,木谷有希子為這個小小的「愛情」(?)故事設計了一個小巧的空間,老舊公寓與木頭天花板。我們幾乎可以想像,小劇場的舞台上有一個簡樸到難以想像的房間,天花板上有一個僅容側身的空間,一個行動不便的男子窩在天花板上偷窺著房間裡的一舉一動,而身穿老鼠運動服的女子也假裝順服地回應著天花板上悶熱的期待。於是乎,問題不是誰是操縱者、誰是木偶,問題是被綁在絲線兩端的我們有沒有把線剪斷的勇氣? 從最後的結局來看,線沒斷,故事裡的兩個人也高高興興地(?)繼續這他們相互監視虐待的愛情生活。而作為外人的我們,除了難以理解外,或許也該抬頭看看,天花板那是否有個先前沒有注意到的角落被打開了?
還是說,角落裡的那雙眼睛,其實是我們邀請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