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舍活節:寫在之前

去年在高雄設計節論壇上,我曾說過: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開啟設計師的「社會學之眼」,也需要活化社會學徒的「設計師之手」,不然我們終究是個「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對我來說,行動的開始不是一個有著高深理論背景的方案策略,行動始於我們對生活的觀察,然後從小地方開始著手。即使只是用簡單的工具,但也是有影響社群,改變社會的可能。即使一開始只是很小的行動,卻可以在持續的練習中不斷累積經驗,並且捲動更多人一起參與。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觸,或許是因為從踏進部落格圈開始,雖然網路工具對自幹族來說十分方便,鍵盤敲敲就可以透過文字聲音影像串連做些什麼,但心裡卻越來越不踏實。不踏實,不是因為我們屢戰屢敗孓然一身,而是當訊息流動越快速,鄉民集結越迅猛時,我卻越來越渴望某種能摸到的、某種有重量的事物。那怕這事物是需要時間成長,我都希望能在一旁看著它的變化。 

今年一月,我轉換合約到「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一個以旗津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為基地的課程計畫。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座落在旗津北汕尾巷6號。旗津北汕尾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是重要的漁船製造基地,港邊也多是台灣倉庫株式會社的倉庫建物。1950年,原本在浙江舟山的定海工廠(後更名「海軍第一工廠」)因應國共內戰情勢變化,決定將人員與設備遷廠旗津,當時此地所見是一片荒地,到處都是彈坑,是日治時期台灣倉庫株式會社所遺留下來,有一號倉庫及一間二層樓小木屋。工廠眷屬來台後,暫住一號倉庫內。1956年,海軍第一工廠更名為「海軍第四造船廠」,在高雄港務局同意撥移旗津部分港區作為海四廠用地,並將第七、八船渠開濬工程列為當年度的重要施政計畫之中後,在有計畫情形之下,開始在廠區內興建辦公室、廠房、修建四方碼頭、並在廠區附近興建浦口、定海、長塗新村,以及專供單身員工居住的技工宿舍。2000年,國軍執行精實方案,將海四廠併入左營勤務支援部為左支部旗津分區,技工宿舍成為單身老兵與退休技工的安身所在。2010年,軍備局計畫將宿舍歸還給港務局,於是開始要求宿舍住民搬離宿舍,或是隨其安置到屏東榮家。2011年,最後一位技工搬離宿舍。2012年,國防部預備拆除宿舍,砍樹整地交給國有財產署。幸好,前台南副市長許陽明在2012年初探訪技工宿舍後,被茂密樹林、多棟平房及古井深深吸引,立刻透過管碧玲要求軍方停止拆除,且引進中山大學社會系展開社區營造。經過一年多的交涉,2014年,國防部終於同意將技工宿舍借給中山大學社會系管理。這個社會系師生暱稱「旗津基地」的一方老屋,也成為中山社會系目前執行「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課程計畫的場域,希望能透過舢板製作、社區設計、技藝傳承等實作課程,將這都市邊緣老舊房舍翻轉為「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我所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以基地為場域,規劃一個五天的密集課程。想了很久,我決定就以「技工宿舍」這個空間為起點,開始一個名為「空間政治與社區設計」的工作坊。 

對我來說,「技工宿舍」是理解當代都市生活的關鍵空間。一方面,宿舍作為工人暫時性的住所,他們希望把這裡佈置成與工作環境有所區隔,甚至帶著「家」的感覺;但另一方面,宿舍作為工廠穩定勞資關係的設施,卻又會時常介入工人在宿舍中的生活起居。換言之,「宿舍」是介於工作場所與私人生活中的一個「過渡空間」,展現了勞工個人在面對工廠勞動體制時如何透過空間佈置來抵抗權力,想望未來生活。

然而,當工廠、宿舍隨著產業轉型而成為廢墟後,後來的都市更新計畫不是將工業遺址一筆抹消,就是鮮少將勞動生活納入文史保存計畫中,這對都市生活史的研究來說不啻為一種損失。因此,如何透過「社區設計」的方式,將工業遺址中原有的人與人、宿舍與社區、工廠與都市的關係再次展現出來,一方面反思工廠宿舍過去的空間政治,另一方面在宿舍遺址建造新的社會關係,會是這門課重要的學習成果。 

當然,如前所述,我希望能「創造」些什麼摸得到的事物。因此在這個工作坊,我刻意取消社會學課程常見的「調查報告」,取而代之的是帶著社區設計意識的「藝術創作」,期望學員能夠在動手創作的過程中,經歷更深的轉譯的樂趣。所以,我在課程規劃上將工作坊分成兩個部分:前半段是以從「工人落腳都市」為出發點,討論與這落腳過程相關的都市、勞動、移動等議題;後半段則從「藝術介入社區」這個命題開始,思考藝術創作如何介入社區轉變,最後並讓同學提出不同的創作提案。至於「為什麼課名是社區設計卻做藝術創作?」,主要是因為這是一門在發展中的課程,我不希望它之後會從課程地圖中消失,所以刻意讓它保持彈性。這樣課程的實作就可以隨搭配不同業師而調整,比方這次跟藝術,之後可能是跟建築、媒體、社造、設計的朋友。 

工作坊的第一天,在帶學員去基地勘查後,我們以「落腳」為主題,討論工人為何離鄉背井?工人到了都市住在哪裡?工人到了都市後經歷了什麼樣的社會疏離狀態?當然,在讀本選擇上,我一直是刻意地把有關工人的研究與老兵的研究交錯在一起,為的是讓學生意識到技工宿舍中老兵身份的「多重性」。而藉著讀本中有關花蓮老兵與深圳打工仔的研究,以及我們自己求學工作的移動經驗,我們試著討論個人在面對移動時的難以抉擇,以及「暫時性」的心態如何影響了人如何在都市中落腳生存。當然,這樣的難以抉擇與暫時狀態,會因為不同時代、不同城市、不同工作而有所差異,但「疏離」這個共有的生活處境,卻是我們理解技工生活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

第二天上午,討論「勞動」。先討論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的共生關係,然後帶到「何處是家?」的議題,再讓學生比較「深圳打工仔」跟「花蓮寓兵於農」的生活處境,最後收在地景與鄉愁。中午讓學員去旗津拍照,準備下午有關旗津權力地景變化的討論。到了晚上,讓學員聽Sting在TED上的演出,介紹他創作「The Last Ship」這齣音樂劇的心路歷程。雖然只是短短的演出,但是Sting的歌聲真是太有感染力了,把這兩天討論疏離、家鄉、勞動帶入討論,還是很有感覺。後來看「鄭州城中村拆遷」也是。

第三天上午,讀Urry的《觀光客的凝視》,談文物產業。先讓學生畫心智圖,討論「何謂本真?」、「博物館角色為何轉變?」、「民間博物館可以做什麼?」,然後讓他們開始去想自己的創作與真實生活之間的關係,以及要如何邀請民眾參與。下午他們去基地周邊踏查,晚上回來討論訪談大綱。

第四天,上午先請李怡志跟同學談「藝術如何介入社會」,用一些個案讓他們思考「收束議題,強調視覺,閱讀跟進」的創作方式。下午是學員對宿舍住民的訪談時間,晚上是第二次檢查點,討論他們對昨晚構想修正,然後要學員試著用一個紙箱模擬創作成果。

第五天,是工作坊的最後一天。一早,到教室看到徹夜未歸的學員仍在測試不同的佈展方式,然後其他人也陸陸續續進場調整模型。十一點整,開始聽各組的提案。從大家熱烈地討論議題、空間、策展、社區之間如何轉譯接合,真的是挺高興的。每一組的成果都那麼讓人期待。下午兩點半,撤場,封箱。 

然後就到了三月,學員要把工作坊上的提案做出來。實際看看提案創作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又會得到居民與觀眾什麼樣的回應。

不只如此。我們決定辦一場「技工舍活節」

試圖用少少的人力,以工作坊學員的裝置藝術為核心,同時間舉辦新書發表、手作拓印、獨立小誌、音樂演唱等活動,讓成果發表會不再只是學生與老師彼此相看瞪眼的尷尬局面,而是能有涼風音樂啤酒相伴的美麗時刻。


[裝置藝術一]:遊技場 

策展團隊:海珍珠 

團隊成員:吳蕙如(中山大學社會系四年級)、黃于倩(中山大學社會系二年級)、陳柏英(中山大學社會系二年級)、佘岡祐(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三年級)、林家瑜(社會人士沒有學校QAQ) 

媒材說明:技工舍舊鐵床、舊衣物、環氧樹酯、螺絲螺帽、舊行李箱、模型小人、麻繩水泥、塑膠管。 

作品說明:技工舍不僅有歷史的紀錄,我們更期待他能成為附近居民的公共空間。利用技工宿舍的鐵床,將之改造為附近小朋友可在上面攀爬的遊樂器材。在樹下安一座鞦韆,鞦韆的椅子是宿舍裡被遺留下來的行李箱。在鞦韆上晃呀晃,好似這群技工在不同國族、空間的漂流。另外還有許多小技工、小軍人在空間裡穿梭,小朋友爬到樹上看風景時,有他們的相伴;鐵床上的小人們,一步一步走向封印的時空。 

[裝置藝術二]:A pa / 阿爸 

策展團隊:蛇蛇組 

團隊成員:徐亦霆(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一年級)、郭家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二年級)、柯建宇(中山大學社會學系一年級)、杜岳洲(交大人文社會學研究所)、杜岳昇(中國科技大學建築學系二年級) 

媒材說明:照片、光源投射 

作品說明:走進海軍四廠技工社基地的單身宿舍空間,走到到第一間308的前廊,是散落一地的發霉棉被,而屋頂破洞滲下的陽光,在凝結的記憶裡映照出空氣中的粉塵。我們凝想隔板間棲居停佇的的技工伯伯是誰?家國給予的承載,與造船的五班打卡密集的勞動生產後,他的欲望主體是什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回到我們團隊在第三天到蔣公報恩觀前的板凳上發呆時光。我們學會了大陳話-「a pa / 阿爸」,透過這一句呼喚,承襲著大陳居民的對於父系長輩的稱呼,也揭露了策展人對於這些技工伯伯凝視,在每日壓抑、扭曲的勞動強度下,下崗後的他,作為一名人的生命處境。 

[裝置藝術三]:「我」是誰? 

策展團隊:晚餐吃什麼 

團隊成員:王俐筑(中興大學景觀學系二年級)、陳靜瑩(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三年級)、張皓鈞(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沈孟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四年級)、陳泉潽(政治大學地政系土地資源規劃組五年級) 

媒材說明:行李箱、衣物、文件、相片 

作品說明:海軍技工宿舍中裡的人們來源很多,有雲南、有四川,分散中國;有的人被迫跟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的人跟著父母,長期定居台灣以後才開始進入造船廠工作。宿舍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命故事,他們隨著大時代的變動流離著,政府所開啟的任何制度變革,都真切地影響著他們的一生,而認同也隨此不停變動著、矛盾著。我的「家」在何方?我為何至此?我到底是誰? 「行李箱」是我們團隊在宿舍中發現遺留為數最多的物品,除了代表著離鄉背井的歷程之外,更是一種「流離」。因此,我們以行李箱裝置當時宿舍留存下來的生活用品,以象徵在大時代的流離下,技工宿舍中的生活依舊進行著;而每個物件都有它的意義,藉由標示不同物品間所建構的認同間的差異,展現人們在當代社會中對於自我矛盾性的探討及「家」的追尋。 

[裝置藝術四]:曬夢場 

策展團隊:全組海撈撈 團隊成員:許世馥(中山大學社會系一年級)、呂元碩(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四年級)、王人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四年級)、林詩雅(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二年級)、林子筠(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二年級)

媒材說明:漁網、白漆、竹枕、尼龍繩 

作品說明:把記憶的夢攤開,把技工的信拼湊,我們編織一個曬夢的場域!讓你聽、讓你曬,讓陽光曬出歷史的足跡,顯影。你是讀夢者。 

[獨立小誌]:許哲寧 

許哲寧,二十出頭的年紀,已經是《藍鯨》和《秋刀魚》兩本雜誌的創辦人,2015年中「移民高雄」,以哈瑪星為據點成立出版社,創辦一本結合台灣其他各鄉鎮議題,「關注地方比中央多」的全新雜誌《藍寶石》。江湖人稱「許組長」的,嗯,組長,在技工生活節當天會帶一些日本和臺灣的地方刊物,以及關於空間和城市的書報雜誌,譬如說軍艦島呀、昭和時代的街景攝影集呀來跟大家分享。翻閱許組長的珍藏,轉頭看看這個1950年代興建完成的技工宿舍,嗯,是不是很有時代感啊。 

[樂團演唱一] 1300~1400:蔡依玲樂隊 

蔡依玲樂隊是來自高雄的一支在地樂隊,目前樂隊編制為四人。創作的主題多環繞著社會的indie folk rock,像是描寫高雄紅毛港遷村的《怪手》或者是《自己的卑微》,希望人們在面對大自然的時候都能懂得卑微,歌曲多為沉重但卻透露出對這個社會的關懷且溫暖的情緒。

蔡依玲說:「每個人的生命中可能會經歷幾段不認識自己亦或不被認識的時刻、發生過幾件想要永遠睡著來換取遺忘的痛苦、或是不痛不癢安然無恙的一輩子。把生活中相似或足以感同身受的遭遇稱之為共同經驗,這個秋天我們把問題寫成一首首歌曲與大家分享。」

所以,技工舍生活節當天,讓我們一邊聽蔡依玲樂隊的創作歌曲,手拿著啤酒,一同一起回想高雄當年造船經濟起飛的年代,還有這些年在你我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變化吧。 

[手作拓印] 1400~1500:織織人 

曾是海軍第四造船廠技工宿舍的旗津社創基地,不管是宿舍內遺留的物件或是周圍的人事物,都可以從許多面向去探索及拼湊技工舍多樣的面貌。在此次技工舍活節中,我們邀請織織人67號/67 Textile Studio─高雄市文化局人才回流藝術家─孫佳暄,教導大家如何做物件拓印,讓當天來參與活動的每個人都能透過DIY手作拓印的方式,將各自挑選的物件呈現在一張大畫布上。不管是一磚一瓦、植物、鐵床,甚至是宿舍居民金伯伯的三輪車,都可以是拓印的素材喔!

除了當下一起參與「集體創作」畫布如果想將這份記憶也留存一份或是分享給朋友,也可以購買明信片(一張NT20),寫下要給朋友或自己的話,之後我們將會把畫布上的集體創作印在明信片上寄給你喔! 

[新書發表] 1500~1600:李怡志+林佩穎 

港都人生,靠海而生。

本書從漁村到大港,自岸邊到深巷,探訪十五位職人匠師、地方耆老與住民。他們用窮盡畢生的技藝,說出與這個島嶼相遇又分離的記憶,以豐富歷練的生命,描繪了旗津的身世與故事,刻劃港都自漁業至工業的發展歷史,也呈現大港的代價。這些變化牽動港都的發展,無可避免地左右了時代裡的人們。

旗津—是高雄港無法忽略的一頁歷史。逐頁閱讀數十年的遷徙來去,旗津,從小漁村到吞吐國際貨櫃的大港,再以觀光為主力,以海鮮餵養假期的洶湧人潮。回首漁村的過去時光:崩隙郭水發記憶裡的蚵田、莊師傅的手工漁網、柯師傅親手繪製的漁旗、遠渡重洋的秋娥、和客家阿貞的烤魷魚……。見證聚落的興衰。

來聽旗津島民的大港時代,細數台灣日本兵的童年,經歷二戰時期緊縮的物資與密集的空襲,或是凝結冷戰的大陳村,見識越戰期間的美軍停泊,記憶中的沙子地,不然,跟著遠洋漁船出發吧,蔡阿月世的造船廠、黃阿姨的螺絲行,陳老闆的手工車葉,迎接每艘進港的船隻。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紀錄職人巧緻的手藝,分享人們精彩的生活。這片海岸線所承載哺育的人們,在貧瘠的漁村找到生路,於蓬勃的大港站穩腳步,不管原鄉人、歸鄉人或異鄉人,旗津島民都寫下港都精彩多樣的人生。 

[樂團演唱二] 1600~1700:黃瑋傑 

黃瑋傑,高雄美濃人。因為在外地參與了樂生等社會議題,打開了他創作的另外一個起點,開始將議題放進音樂當中,但後來回到美濃的那一年決定更扎實的創作方式,他選擇從土地跟農村為主題以客語寫歌,期許可以將客語重新帶回到自己的生命故事裡面。

2015年發行首張客語創作專輯〈天光。日〉,入圍第26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與演唱人獎,獲第6屆金音獎最佳民謠單曲獎。

在我們籌劃在「技工舍活節」時,瑋傑那首〈阿芳仔个家族農業史〉很自然地在腦海中浮現。這首描述父執輩在農地裡打拚一輩子,就為讓兒孫能都市討生活,無奈農村人口的老化,出外年輕人的無所歸依的歌曲,正是此刻南方城鄉的寫照。可我們都想轉去故鄉的啊,不是嗎?

瑋傑當天會在技工舍活節表演以客語創作的歌曲,也會跟大家解釋他用客語創作的歌曲意涵。聽著瑋傑的表演,相信你也會不知不覺地被帶回到歌詞的創作背景,沉浸在音樂中,濕了眼眶。


怎麼樣?光是看模型,看流程,就覺得我們真的是一群瘋子吧,把開學炸得像是期末一樣。但這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工作坊。二十幾個人,來自這小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科系,五天裡在哈瑪星跟旗津之間跑來跑去,每天睡眠不足又精神亢奮,然後在你讀這篇文章時,他們又在基地開始進行裝置藝術的創作。

這麼有趣的瘋子,這麼美麗的地方,3/5(六)中午十二點半,來旗津社創基地(旗津北汕尾巷6號),參加技工舍活節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