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閱寫的實驗

這學期又輪到我教大一「閱讀與寫作」。想了一下,打算分四次來談「怎麼讀新聞評論?」這件事。第一次讀麥可魯漢的《媒介即訊息》,討論「新聞評論/公共論壇是什麼樣的媒介?傳達何種訊息?」第二次上課讓學生自己找感興趣的新聞,討論不同新聞的「寫作框架」。第三次上課請學生就第二堂課新聞找相關評論,討論不同評論的寫作方式與編輯室的角色。最後一次上課讓學生就自己第二堂課找的新聞寫評論。 

不過,實際的上課方式是這樣子的。 

Week 1:〈媒介即訊息〉 

課堂討論:藉著閱讀麥克魯漢的〈媒介即訊息〉這篇經典文章,我們先從翻譯的角度討論「媒介」與「媒體」的不同?然後思考麥克魯漢為什麼要我們把分析的焦點從內容轉移到媒介?技術在這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技術背後的政治性又是什麼? 

回家作業:找自己有興趣的新聞,分析這篇新聞報導方式與寫作框架?欠缺的分析角度與相關資料? 

Week 2:新聞分組 

課堂討論:把同學找的不同新聞,按照屬性分成鄭捷、廢死、社會、性別、政治、教育、勞工、國際。討論不同新聞類型常見共有的報導方式?這會形成什麼框架?傳達何種訊息? 

回家作業:從各小組的新聞中,選定一則新聞,去找這則新聞的「評論」,然後寫這則評論的觀點是什麼?是怎麼鋪陳對該則新聞的評論?你同意什麼,不同意什麼?請注意,請每個人都要去找一則評論文章,即是是同樣的文章也可以。找文章的時候請找「新聞媒體」的評論文章,舉凡自由、蘋果、中時、聯合、風傳媒、端傳媒、苦勞網、報導者、天下評論、關鍵評論網、巷子口社會學都可以。就是不要找PTT、部落格、Facebook。 

Week 3:評論追伸 

課堂討論:新聞評論該不該有觀點?寫作者如何比讀者知道的更多?常見的寫作方式有哪些? 

各方意見:為了讓同學對於新聞評論的產製過程有更多了解,特別邀請了許多媒體工作者,從他們各自的工作經驗分享「何謂新聞評論?」這些朋友包括了: 胡慕情、蔡其達、鄭國威、曾柏文、張鐵志。

胡慕情,獨立記者,曾在立報、公視、我們的島工作過,著有《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用一篇短文扼要地說明新聞評論是什麼?

蔡其達,筆名晏山農,是前中國時報公共論壇的資深編輯,2012年離開中時後曾短暫擔任蘋果日報民意論壇主編。擁有十幾年寫評論、邀評論的實戰經驗。

   

鄭國威,網路渾名Portnoy,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翻譯計畫推動者,現在是泛科知識集團共同創辦人與總編輯,負責PanSci、PanX、娛樂重擊等媒體社群。Portnoy在讀碩士班的時候,關心的是台灣新聞媒體如何面對部落格等網路媒體的衝擊,現在的工作直接投身在網路媒體的工作中。讓我們聽看看他怎麼看新聞評論這件事。

   

曾柏文,英國Warick大學社會學博士,在天下雜誌當過記者,在UDN擔任過顧問,在國內外重要大學擔任過研究員,現在是端傳媒評論總監,我們請他來談談編輯室如何挑選評論文章?如何與作者討論修改?
   

張鐵志,憤怒斜槓中年,寫過樂評、當過編輯、曾是作家、現在顧店,跟大家談談他的從寫專欄到搞媒體的工作經驗,以及從他的角度來看,新聞邊界有什麼樣的轉變?
   
回家作業:各組就其所找的新聞,試著以兩千字的篇幅,寫出一篇新聞評論。寫作時,試著以前列五位媒體工作者的分享內容來思考:我們的觀點是什麼?要如何比讀者知道的更多? 

Week 4:成果檢討 

課堂討論:試著用SWOT分析每一篇新聞評論的外部威脅、內在優勢、內在劣勢、改進方式。討論順序是: 
  • 外部威脅(T):既有評論是否汗牛充棟?社會輿論或基模為何?媒體讀者組成結構?新聞時效性? 
  • 內在優勢(S):面對外部威脅,這篇文章仍然作到了什麼?有自己的論點?有嚴謹的推理?有不同的資料?提出了新的問題? 
  • 內在劣勢(W):是否缺乏主要論點?推論方式是否跳躍?資料引用是否失當?是否了無新意? 
  • 改進方式(O):怎樣改寫能知道的比讀者更多?應用理論概念?整理相關研究?進行社會調查?提出新的問題? 
回家作業:嗯,花了九十分鐘密集地討論了八篇新聞評論,還有力氣寫回家作業嗎?還是好好休息吧。或者,如果對新聞評論這件事感興趣的話,不妨花點時間來讀Jeff Jarvis新書:《媒體失效的年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