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參加社會學年會的我,今年跟幾個朋友組了一個「物質、社區與社會:東亞視域的觀點」的場次。會有這樣的場次,是因為我們從各自的研究中體會到,蓋房子、曬魚乾、作農事、補毛蟹,「物質」過去都有作為凝聚社會關係的意涵,但隨著都市化、工業化、市場化,這些活動逐漸被「消費」取代,社區關係也隨著人口外移而逐漸淡薄。近年來,許多新的行動者因為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理念進入農村、漁村、邊緣社區,「物質」成為其重構社區文化的核心,但社區組織以及社會關係卻也因此轉變。因此,這個場次試圖以台灣、日本不同的農漁社區為個案,開啟一個從「物質」切入討論「社會關係/社區」的嘗試。
蚵寮人原本世居左營桃子港,日治時期因為左營軍港的闢建而往北遷移,後來隨著高雄工業發展而開始人口外移,雖然因為洋流跟烏魚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但1980年代後一直面對著石化工業園區工業廢水的污染威脅。1990年代中期後,烏魚的捕獲量因為過度捕撈與中國漁民的競爭越來越少,這改變了蚵寮漁民的收入來源與捕撈方式,也改變了蚵寮的勞動結構、海岸地景,與社區結構。因此,我的文章將以近年梓官漁會在蚵寮進行的漁村轉型政策為切入點,一方面分析漁會如何藉著冷凍廠重塑蚵寮漁業的經營模式,另一方面討論漁會在這轉型過程中如何藉著再現烏魚文化重建地方認同。本文將會指出,野生烏魚的消失使得蚵寮原有的地方認同失去一個接合的基礎,而漁會興建的冷凍廠雖然為漁港找到新的發展模式,卻也凸顯了社區在都市化過程中的逐漸分化。
適巧,就在年會開會前一個月,受邀到城鄉所黃舒楣老師班上談我自己過去幾年在蚵寮的觀察,於是就把錄音檔、簡報檔都款款放上來,給有興趣的朋友作個參考,當然更歡迎各位到年會場次上參與討論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