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University X City的幾點整理


最近忙著在寫無邊界大學的計劃書,像是松鼠一樣地整理起相關研究就不可收拾,於是就把目前找到的案例先整理個大概如下,然後再安心地繼續工作。

簡單的說,不管喜不喜歡,城市已經聚集的全球絕大多數人口,許多社會和經濟活動都在城市發生。但是城市也消耗了80%的全球物資和能源,製造出75%的溫室氣體,導致越來越多人生活在惡劣的環境, 窮人更是這惡果的最大受害者。在已開發國家,城市對於個人的影響更遠大於開發中國家。 究竟城市成長會如何發展,將會形塑未來人類的社會和我們的地球。如果我們只是按照現在的路徑發展,城市的成長將會讓我們更遠離永續發展。因此,許多城市與大學開始透過跨領域課程、社會實踐、自主學習、地方合作的策略,建立一個公私部門能充分合作的「都市學院」(Urban Academy),以解決各自都市所面對的發展問題。

那麼,十年後的大學教育與都市治理的合作模式會是什麼樣子?

歐盟的EUniverCities Network(歐盟大學城網絡計畫,以下以EUCN表示),從2003年開始就強調大學應擔任城市發動機的角色,要有計畫地讓大學成為觸媒,有系統地整合地方資源,並承擔起地區發展的責任。歐盟委員會更以城市與大學的結盟(Cit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為題提出了報告書,呼籲各界作出更多證據導向的實踐(evidence-based practice),並將成功的案例宣導,而EUCN 便是其中一個成功延續的計畫。

EUCN計畫自2012年開始推行,以荷蘭台夫特市 (Delft)為發展中心,該計畫的願景是發展下個世代的城市大學結盟(next generation city-university collaboration)。目前已經在歐洲14座中型的大學城中開枝散葉,著重於市府與大學院校的連結及合作,主題包括學生生活、行銷、創業, 與地方經濟等。對於地方政府而言,他們期待地方重要大學可以當成是地區知識 經濟的引擎,以及社會文化的源頭,同時也提升城市能見度;對於大學而言,整個城市都可以當成是他們的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s),而發展出更有生命力且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環境,也可以幫助他們吸引到世界一流的學生,可見這樣的結合讓城市與大學緊密結合,進而形成生命共同體。

關於大學與城市之間的合作模式,依其所在位置與發展方式而有許多不同的型態,相關研究方興未艾(例如UCL Urban Lab的University-led urban regeneration),也有大學所提出的都市再生計畫不但沒有解決都市問題反而引起社區抗議(例如紐約大學的NYU2031)。但就成功的案例來說,初步整理可以分成以下四種常見模式:

模式一:大學與城市針對特定議題組成工作小組

  1. 以比利時的根特市(Ghent)為例,該市於 2014 年主辦了「學生與公共空間」計畫夥伴會議,與 60 位來自多座歐洲城市與大學院校的代表 一同討論根特市所面臨的挑戰,打造未來願景,規劃大學城成長的方案, 並透過地方支援團體(Local Support Groups)定義地方議題與行動方案。最重要的是,根特市內多所大學院校提供如生科、生物工程與 ICT 等各種課程,不但成為比利時及國際學生的首選,學生們的到來也 帶動了根特的經濟,形塑城市的獨特性,而許多學生畢業後也留下來工作或創業。
  2. 此外,芬蘭的Helsinki市政府、Helsinki University以及Aalto University則是組成名為「Urban Academy Helsinki」的共同推動之跨領域平台與網絡,追求解決Helsinki的都會挑戰(Helsinki Challenge),並創造城市競爭力。大學也以一方面將整合跨領域的教學研究帶入市府的都市規劃中,另一方面成立相關大學及碩士學位課程。
  3. 而芬蘭Laurea University的Laurea Living Lab Network,則是以地方所發生的問題引導課程設計及學生學習。讓政府、第三部門、企業、學生及教師可在此動態網路中連結。至於成立於2010年的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s (ENoLL)也積極向外推廣此種強調共同創造、參與與創新的協力模式。

模式二:設立專司都市與大學關係的政府部門

  1. 以德國的梅德堡(Magdeburg)市為例,當地政府成立的科學團隊 (Team Science),定期提供報告給市長作為市政推行與改進梅德堡成 為科學市的參考。有名的例子是開設長夜科學實驗室(Long Night of Science),他們開放所有的實驗室給予社會大眾使用,並舉辦了機器人大賽,同時也組織了專門給科學記者(science journalists)使用的議會空間。
  2. 至於加拿大的溫哥華(Vancouver)市政府為了要在2020年將其打造成全球最為綠色城市,因此成立CityStudio這個組織。目前的運作模式是和六所大學合作,分別開設二類型課程。第一類型稱之為Studio Program,亦即每個學期挑選20個不同科系的學生到CityStudio密集「上課」並自行規劃作業,且由計畫經理負責評估與指導這20個學生進行作業,作業完成期限是一學期,而學校將依照計畫經理的評估給與學生學分。第二類型課程稱之為Partner Network of project-based courses on campus,亦即參與的六所大學、學院裡原本就有開設的課程,而開課教授願意將課程納入這個跨校跨科系的網絡。這兩類型課程有個共同的主旨就是要將市政府官員、大學師生社群、社區民眾,三方聚集在一起,透過對話加設計(dialogue and design)的方式,目的不僅在於找尋出由下而上的方案,更要找到創新的設計,讓溫哥華朝向永續、綠色的城市邁進(資料來源:新作坊)。

模式三:大學與都市雙方出資成立共同組織(common organisations)

  1. 以瑞典的坦佩雷(Tampere)市為例,該市與地區大學共同成立了狄莫拉機構(Demola Organisation),這個機構可以被視為該市與地區大學的工作橋樑,他們在許多地方建構了科學博物館、科學體驗中心等可供政府團隊、專業人士、學生團體以及社會大眾產生對話的場所。
  2. 而日本東京大學的UDCK計畫(Urban Design Center Kashiwa)則是以千葉線柏木市的大學城為基地,由公部門(柏木市政府都發局、千葉縣NPO事務局)、私部門(柏木市商會、都營鐵路公司等),與學術單位(東京大學、千葉大學)組成營運委員會(參圖一),合力將大學城的公共空間經營為舉辦市民活動、推廣生態教育,甚至鼓勵民間創業的共同工作空間。
  3. 至於英國新堡(Newcastle)大學的Urban Sciences Building則是強調這棟由校方與外界合資的建築本身就是一個結合土木、資工、環境等不同學門研究成果的實驗室,不但可以作為未來跨科際教學研究的場所,大學更可藉此參與在新堡的都市發展過程中,讓新堡大學成為一所「公民大學」(civic university)。

模式四:城市與大學建立合作契約(covenant)

  1. EUCN 的主要發起城市荷蘭台夫特市(Delft)便是一個重要的例子, 該市政府與台夫特科技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建立了正式契約,包含三個主軸 (1) 共同發展利於科技與科學發展的生態系統、 (2) 讓城市變成校園,而校園變成城市(City as campus, and campus as city),以及(3) 共同解決地區性的其他議題

相較之下,臺灣多是由政府單位(教育部、科技部)以補助計畫模式推動大學與地方政府之合作,例如科技部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教育部的「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個別計畫也會與地方政府的氣候變遷調適計畫結合。過去幾年臺灣幾個大都會推動參與式預算也多是透過與大學計畫合作推動。整體來說國內推動相關計畫同樣抱著協力、參與及問題導向的精神,但較缺乏地方政府的整體戰略視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