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pus:防災教育與社會設計


下午跟C和H約在大直捷運站,會合後旋即驅車開往至善天下,停好車,往回走,開始第一次場勘。老實說,雖然經過自強隧道這麼多次,但我從不知道上方有著一個住了義胞、學生、上班族、邊緣人的老舊社區。喔,我甚至不知道瑞明樂隊

士林地院的判決書紀錄,這社區土地是救總在1954年向陳姓地主租借,為要作為二十一位義胞墾殖與建築住宅之用,借用期間則約定至光復大陸政府還都後一年內。當然,反攻大陸後來成了神話,而住在這的義胞們不但成立了雙溪合作農場,還將房子租給外人使用,儼然自成一片天地。等到陳姓地主過世,動員戡亂結束,陳姓後人遂於1992年終止與救總之間的租約,並提告要求住戶拆屋還地,許多垂垂老矣、無力搬遷的劉家村住戶,就被趕到隧道口旁重新落戶。


然而,老化的不只社區居民。在士林區公所公布的疏散避難地圖上,這社區屬山坡地老舊聚落,是土石流潛勢區,雖然里長很盡責地在颱風季節舉辦防災演練,但居民總笑說自己是配合演出領颱風禮品,並不把這當一回事。而問到要怎麼把這群老弱鰥寡撤離到一公里外的至善國中?里長聳聳肩地說:「只能靠消防隊員用擔架扛了」。就這樣,一旁大地工程處的裂縫計暗示著房屋有滑坡的危機,但提醒安全注意的看板卻無人聞問,直接蓋在河道上房子沒有什麼防護措施,更沒有路標指示逃難撤離的方向。

一切都很熟悉,一切都不意外。隧道口社區的故事,就像許多溪邊坡旁的社區一樣,先是非正式聚落自力建屋,然後住戶面臨拆屋還地的訴訟,就算勉強住了下來,人口老化、經濟弱勢的他們在面對災難時也因社會脆弱性而容易受災,甚至無力回復。但這些事情,很少出現在政府制式的防災教育中,於是校園雖然被畫為社區防災避難場所,但社區到底面對什麼災難?學校卻一無所知。社區怎麼可能動起來?

而這,就是「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七E:防災教育與社會設計」(課號BP5504)這門課的出發點。

在這個六學分的高階實習課中,我們的重點不在設計一個完美的社區防災規劃,而是試圖去問:我們總是說要「向災難學習」,但學什麼?如何學?台灣的防災教育為什麼無法起到轉化校園、動員社區的目標?我們可以怎麼重新社計防災教育教材?

為此,這學期的課程設計將分成三個部分。


~主題一:韌性城市與災難~

首先,我們得對災難有基本認識。尤其是當「當極端氣候已成事實,韌性城市就是義務」時,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災難」?除了從自然科學理解災難外,社會科學能夠提供什麼更深的反省?而社區在災難適應上的角色又是什麼?

9/19:韌性城市
Sara Meerow, Joshua P. Newell, Melissa Stults. 2016.“Defining urban resilience: A review.”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47: 38–49.
James Evan. 2011.“Resilience, ecology and adap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city.” Transactions. 36: 223-237.
Vale, Lawrence. 2013.The politics of resilient cities: whose resilience and whose city?”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40(2):191-201.
邵亦文、徐江,2015,〈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國際城市規劃》30(2):48-54。
廖桂賢,2015,〈城市韌性承洪理論〉,《國際城市規劃》30(2):36~47。

9/26:災難的政治性
Michael Guggenheim. ?.“Introduction: Disasters as Politics – Politics as Disasters” 
Dynes, Russell R. and Rodríguez, Havidán. 2010.Finding and Framing Katrina: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25 of Disaster” The Sociology of Katrina.(Editedby David L. Brunsma etc.) P.25-36.
張宜君、林宗弘,2012,〈不平等的災難:九二一大地震下的階級、族群與受災風險〉。《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4(2):193-231。
蔣斌,2010,〈災難、文化與主體性:莫拉克風災後的省思〉。思想第14期。聯經出版社。

10/3:社區適應
Ker-hsuan Chien. 2017.“Entrepreneurialising urban informality: Transforming governance of informal settlements in Taipei” Urban Studies : 1–17
Kuei-Hsien Liao. 2014.“From flood control to flood adaptation: a case study on the Lower Green River Valley and the City of Kent in King County, Washington” Nat Hazards. 71: 723–750.
Kuei-Hsien Liao, Tuan Anh Leb, Kien Van Nguyen. 2016.“Urban design principles for flood resilience: Learning from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living with floods in the Vietnamese Mekong Delta”.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55: 69–78.

頭腦體操結束後,接著是動手動腳的幾場工作坊與演講。因為這門課會與衛理女中高中公民科的「外雙溪學」合作,我們從10月開始就會頻繁出現在衛理女中與外雙溪,而同學也需要加選由食養農創所舉辦的「田野工作坊」,以強化田野功力。

10/5-6:田野工作坊
選課任意門

10/10:萌萌節

10/17:工作坊(一)社區觀察
講師:陳懿欣(眼底城市總編輯) 
地點:衛理女中

10/24:演講(一)災害弱勢
講師:李香潔(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副研究員)
李香潔、李洋寧、楊惠萱、莊明仁,2013,〈老人福利機構水災撤離因應韌性分析〉,《思與言》,第51卷第1期,頁187-219。

10/31:田野訪談(一)重訪隧道口
災害弱勢的觀察?社區曾有的災難?居民的災難記憶?


~主題二:社會設計與防災教育~

其次,防災教育需要物件媒介,物件媒介需要社會設計,既有的防災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可以有什麼樣不同的社計思維?這些問題都會是我們在第二階段的學習重點,而我們會以連續三週工作坊的形式來處理它。

11/7:田野訪談(二)現行防災教育?

11/14:防災如何動起來?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0期,頁09-74。
楊弘任,2014,《社區如何動起來?》,台北:群學。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

11/21:工作坊(二)社會設計
繳交社區、制度兩次田野筆記。討論現行防災教育存在什麼問題?社區、制度田野訪談遺漏哪些環節,或是還有什麼沒說清楚的地方?小卡的設計機制如何回應防災教育與田野訪談中所發現的問題、並讓社區跟著動起來?

11/28:演講(二):災後重建
講師:黃舒楣(台大城鄉所助理教授)
Shu-Mei Huang. 2018.“Understanding disaster (in)justice: Spatializing the production of vulnerabilities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E: Nature and Space. 0(0):1-22.


~主題三:期末提案~

最後,當然是最刺激的提案階段。為了不讓大家想破頭,這學期的期末提案統一以設計遊戲體驗卡的方式提案。也就是說,我們要把在社區觀察到的災難潛勢、正確的防災觀念,甚至災難的社會脆弱性,都設計成一張張遊戲小卡。當然,這設計過程不是台大端自己處理,而是要與衛理端的同學一起討論製作。所以整個12月我們都會在衛理上課。

12/5:工作坊(三):遊戲設計
講師:吳亞軒聚樂邦分享體驗設計師)
地點:衛理女中

12/12:衛理共學(一)修改提案

12/19:衛理共學(二)繼續修改

12/26:衛理共學(三)最後修改

1/2:衛理共學(四)成果發表

1/9:課程檢討
繳交衛理田野筆記,討論過去一個月的合作經驗

1/16:期末報告
繳交期末報告,分析現行防災教育與本學期共學經驗檢討

是的,這是一門非常任務導向的課程。我們有清楚的問題要解決,有年輕的學生要合作,而我們的田野地點除了隧道口社區,還包括衛理女中的教學現場。更進一步地說,在這一學期的閱讀討論田野訪談提案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反省:教育如何介入社區?如何將參與式規劃的訓練活用到教育現場?如何藉著不會說話的物件轉譯韌性城市的觀念?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太容易的話,你就不會加入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