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城市:大學。參與。後疫情

 


看看你我所在的城市,擁擠的街道、呼嘯的汽車、行人沒有步行的空間、孩童沒有遊戲的場所,這城市從來都不是為你我設計的。這城市是為汽車設計的、為資本設計的,為效率設計的。這城市累積了幾十年快速工業化與都市化的惡果。許多城市想讓單車重新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理由。

Covid-19卻意外開啟許多歐美城市的改變。因為不想與人群擠在地鐵、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上,許多人重新選擇單車作為通勤工具,也促使政府必須就都市規劃做出因應。根據報導者的外電報導,在英國,政府已大手筆宣布將陸續投入共20億英鎊(約新台幣750億元)的預算重新分配道路空間,擴大自行車道與公車專用道路,並且加寬人行道。在義大利,從米蘭市開始,率先宣布將在市中心周遭擴增35公里的自行車道。義大利政府還提出1億2千萬歐元(約新台幣41億元)的購車補助,補貼民眾購買新車的7成費用,上限為500歐元(約新台幣1.7萬元),堪稱全歐最大方的自行車補貼。在法國,巴黎市在解封前夕大量設置了臨時的自行車道,並一路擴建至巴黎市郊。左派的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更宣布,如果成效良好,市中心的臨時自行車道將變更為永久車道,短期的目標是將目前3%以自行車通勤的人口,在2024年前增加3倍、達到9%。

美國都市學者Fred Kent 說過:「一個城市,若是為了車輛與交通來規劃,就會得到車輛與交通;若是為了人與場所來規劃,就會得到人與場所」。這波疫情雖然讓我們失去全球移動的習慣,卻讓我們得到改變自身都市的可能。相較之下,將疫情完美防堵在外的台灣,工作生活一如往常,也就意味著失去這個自我調節的社會實驗機會?

我們可以怎麼開始?

事實上,過去幾年,「單車友善城市」這概念在台灣各大城市,尤其是台北,一直有倡議團體在推動著,也取得部分成果。只是一但要進行大規模的街道重新設計,例如前幾年的三橫三縱,就會遇到極大的反對聲音。「騎機車就不是市民嗎?」、「要騎單車就去河濱啦!」、「台北的天氣本來就不適合騎單車,好嗎?!」,諸如此類。於是乎,偌大的台大校園似乎就成了台北單車生活聖地,從妹墊、社宣到水源阿伯,有著自己的單車文化。但文化總在變動。2020年初,YouBike 2.0從校外進入校園,挪動了停車地景、改變了使用習慣,也讓三校同盟的台科大與師大學生感受到一個以物件網絡所構成的社會邊界正在成形。

是磨合也是轉機。試想,如果有這樣一個單車友善的空間,從古亭站的師大校園開始,沿著溫州街到台大校園,再到台科大的蟾蜍山腳,並且輻輳到新店溪河濱的自行車道,那會是多麼有趣的都市體驗?當然,要做到單車友善,還有許多街道設計要調整,還有許多體驗細節要優化,還有許多社會參與要進行。

因此,這門課會以台大、師大、台科大三校構成的連結為場域,分四個主題進行單車環境調查,並針對學生面對的不友善單車議題提出解決方案。

主題一:都市中的社會生活。Jane Jacobs的「都市芭蕾」開啟了後人觀察街道生活的眼睛,也讓我們對於都市生活有不同的切入點。但這樣的社會空間是如何被生產出來?街道、店家、物件、人群、自然,這些不同關鍵要素彼此如何相互影響?我們如何在實際的場域中看到這些故事?

主題二:政策需要物推動。把騎自行車當作休閒、通勤,甚至工作,這移動體驗與政策設定卻大不相同。我們將從通勤政策切入,討論自行車政策在台北都市發展過程中的轉變,然後看政策落到具體實踐上,如何影響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建置過程,以及自行車道的規劃設計。

主題三:參與式規劃的兩難。都說街道是大家的,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會先討論近年有關「單車仕紳化」的討論,然後轉換成孩童的視角來理解其街道生活與騎車經驗,最後思考如何在零預算的情況下奪回街道?

主題四:我們的提案。在每一個主題課程結束時,我們都有搭配一場工作坊,或觀察、或討論,持續推動同學深入了解三校併連的單車環境。到了這最後一個階段,同學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工作坊的實作基礎上,搭配三個主題課程的議題討論,針對單車環境的關鍵問題,提出一個讓人想參與行動的解決方案。

課程進度如下。


2/25:單車烏托邦


主題ㄧ:都市中的社會生活

3/4:生活始於街道
  • Jacobs, Jane,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吳鄭重譯),台北:聯經。第二部分。 
  • Zukin, Sharon. 2012,《裸城》(王志弘 等譯),台北:群學。導論。 

3/11:消費需要深究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5、6章。 
  • Jacobs, Jane.,2016,《與珍雅各邊走邊聊城市經濟學》(梁永安譯),台北:早安財經。第2章。 
  • 林文源、 陳晉煦,2012,《單車品味政治:以2000年後臺灣新竹市文化競逐為例》,臺灣社會學刊 ; 49期 , 頁147 - 205。 

3/18:社會基礎設施
  • Klinenberg, Eric. 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吳煒聲譯),台北:臉譜。

3/25:實作一:單車環境觀察


主題二:政策需要物推動

4/1:通勤的兩難
  • 洪偉傑,2012,《自行車通勤政策的借轉與實踐—以台北為例》,台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 Blok, Anders. 2017 “Infrastructure new urban common worlds?” in Infrastructures And Social Complexity(editedby P. Harvey, C.B. Jensen and A. Morita). New York: Rutledge. Pp.102~114.
  • Stehlin, John. 2015. ”Cycles of investment: bicycle infrastructure, gentrification,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vol.47: 121-137.
  • Melody L Hoffmann . 2016. Bike Lanes Are White Lanes: Bicycle Advocacy and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Ch.4

4/8:公共自行車
  • 呂采穎,2016,《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實踐:以台北市YouBike系統為例》,政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 Sadik-Khan, Janette. and Solomonow, Seth.,2018,《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從紐約公共空間的凋零與重生,探尋以人為本的街道設計和智慧運輸》(高子梅譯),台北:臉譜出版社。第9章

4/15:設置單車道

4/22:實作二:單車環境分析


主題三:參與式規劃的兩難

4/29:街道爭奪戰

5/6:童年與街道設計
  • 董娟鳴,2011,〈衛星市鎮鄰里環境特徵對兒童移動自由之影響〉,《建築與規劃學報》,第十二卷第三期,頁169~198。
  • Iverson, O.S., Smith, R.C., and Dindler, C. 2017. “Child as Protagonist: Expanding the Role of Children in Participatory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2017 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Design and Children.
  • Hanssen, Gro Sandkajer. 2019. “The Social Sustainable City: How to Involve Children in Designing and Planning for Urban Childhoods?” Urban Planning, Volume 4, Issue 1, Pp.53–66.

5/13:單車仕紳化
  • Zukin, Sharon.,2012,《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王志弘等譯),台北市:群學。
  • Stehlin, John. 2015. ”Cycles of investment: bicycle infrastructure, gentrification,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vol.47: 121-137.
  • Boterman, W.R. 2017. “Cargo bikes as a lens for gender, class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Amsterdam.” Centre for Urban Studies Working Paper.

5/20:實作三:單車環境提案


主題四:我們的提案

5/27:期末提案(二)
  • 小組討論時間

6/3:期末提案(三)
  • 小組討論時間

6/10:期末提案(四)
  • 課堂期末報告

6/17:期末提案(五)
  • 小組討論時間

6/19:D-Day

6/24:課程檢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