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教練的差別,在於「設局」


踉踉蹌蹌,突然轉成線上的學期終於結束。或許是因為線上會議比較彈性,這學期來討論期末提案的同學要比過去在教室上課時來得頻繁,自己也更多地參與在他們的專案討論中。於是,有擔任過設計思考工作坊教練的學生在修課心得中提到他的感想,覺得「老師對於學生在討論時迷失方向時,能給出許多具體且具指引性的意見參考,但不會讓人有有被否定的感覺,而這和我過去在上設計思考教練課中學到的『教練盡量不要置入自己的觀點影響學員』有些不同」,問我其中的差異與原則?

寫了幾點回應,記錄如下。

我覺得在講差別之前,先確認一下相同的地方吧。對我來說,引導這工作是讓討論順暢、讓組員能暢所欲言、刺激他們的想像力、發現自己的局限、協助紀錄進入下一個步驟。因此最理想的狀況是引導員什麼話都不用說,組員就會喀喀拉拉地開始動起來。

這在這個基礎上,「教練」與「教師」的第一個差別是「身份/期待」的不同。工作坊中的教練,除非你自己是設定整個工作坊基調、程序與目標的人,不然就比較像是協助者的角色;相較之下,同學多半是拖到最後一刻、徹底卡關了才會來找教師討論,因此光是引導不足以回應同學的期待,必須適時地給出方向。

當然,教師給引導時也不能憑自己的好惡,而是要點出卡關的所在、思考的盲點、可能的方向。而這除了經驗外,更多時候需要的是對組員的提案內容有深入的了解與研究,才能適時地引導學生從不同尺度、角度去思考。這是為什麼在這門課程會設計那麼多讓你們留下紀錄的作業、海報,因為我得跟你們一起研究你們正在面對的問題;甚至得認識地更深更廣。到這裡,你所憑持的就不只是「技巧」,更重要的是「知識」。這是第二個差別。

第三個差別,是兩者在看組員角度的不同。教練在引導的時候,有時候看重「專案」,而不是「人」。你或許會想說:「設計思考不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方式嗎?」但不得不說,當很多引導技巧的重點是在讓討論流暢時,我們腦袋中在想的就會不自覺地變成「好,今天我們的目標是什麼?要完成什麼?」,工作坊上的討論是在成就專案的進度。相較之下,身為教師,我們的視角得在「專案」與「人」之間來回切換。固然要讓專案前進,但也得注意團隊中微妙的互動、每個學生的稟賦,因此看「人的成長」或許要比看「專案的進度」要多一點。

最後,不可否認的是,教師畢竟是那個設局的人。在這門課裡,從議題的設定、讀本的挑選、時間的規劃、空間的佈置,教師都比教練有餘裕地「設計」一個讓學生探索前進的場景。是的,這門課本身就是一個關乎人、物、境的設計專案,而如果你跟我一樣往後退一步,回望整學期的課程進行,看到的細節與風景將會大不相同。而這正是身為教師的樂趣所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