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設計的基本形式

 


社會學是一門喜歡「找問題」的學科。社會學家通常主張應當要在無疑之處存疑,也就是要去揭露出理所當然背後的不理所當然。雖然,這種找問題的能力是社會學教育訓練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但Robert Nisbet提醒我們這之中其實有「展示的邏輯」(logic of demonstration)和「發現的邏輯」(logic of discovery)之別。簡單的說,展示的邏輯是一種表達的形式,以知識的接受者為中心,著重於生產出來的知識如何被看到,就好像成熟的社會學家都知道如何處理知識、進行溝通,以將知識擴散出去。相反的,發現的邏輯卻是以知識的創造者為中心,用以產生研究問題,只是它仍舊必須配合展示的邏輯,否則就僅止於個人發現,無從貢獻於這廣袤的學術社群。

一直以來,「文字語言」都是社會學習慣的展示媒介。社會學者擅長用精準的概念定義社會現象、綿密的文字分析社會議題,大部分的社會學教學也因此以閱讀和論述為核心,配合實證研究的方法訓練,使學生可以透過文字形式進行社會學的思考與實踐。那麼,如果要展示媒介不是文字,而是圖像、聲音,甚至物件時,社會學所習以為常的概念、研究、教學,甚至發現邏輯,又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鄭陸霖在《尋常的社會設計》一書中提醒我們,社會學家研究當代,「意味著要對習以為常的事物重新產生敏感洞察,所有穩定的制度最終都會落到日常中的尋常習慣。而習慣必定與物有關係,這點社會學家經常忘了,物改變了我們,並不只是身外之物」。是以,這門課邀請你與我們一同打開感官,回到日常生活的事物裡去,並且貼近物件所構成的網絡,理解網絡中人與物之間的共生關係。用身體去感受社會學概念,用雙腳去經歷物件社會,用雙手去輕推網絡變化。

在這門課,我們將把符號、秩序、品味、場域、自然、功能、分化、技術、衝突、論述、監控等社會學概念,搭配不同的設計物件分成四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構成一個「半徑五米」的劇場(thearte),然後採取以下方式進行三週的理論(theory)探索:
  • W1 Ready:體會,透過物件將抽象概念具象化,讓身體與之碰撞。
  • W2 Set:關係,描繪一個系統網絡,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物件與人之間、物件與物件之間,制度與人、物之間。
  • W3 Go:介入,抽換系統中的某個物件,使網絡產生不同的動力變化。

這三個主題分別是:
  • 主題一:符號與社會秩序。我們將以「啤酒」為起點,討論人們如何「學喝酒」?如何在飲酒作樂中習得一套社會運作的秩序邏輯?如何思考物件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將味道與地方連結起來?如何將這些複雜的知識轉換成為符號?
  • 主題二:功能與空間分化。我們將以「公園」為起點,討論人們如何「作規劃」?都市空間為何被區分成不同的功能?人們的行為如何在空間中被想像與規範?公民參與如何轉變這個固定的想像?我們又要如何理解公園中人造自然與生態之間的關係?
  • 主題三:技術與社會衝突。我們將以「單車」為起點,討論人們如何面對「技術物」?思考工具與人之間的關係?物件設計本是用來解決問題,有時為何會引起衝突?我們如何思考人、物、境之間的互動方式?

當然,修課同學都將接受「Weak Object, Strong Impact」的設計挑戰,從自己半徑五米的日常生活出發,選擇一個日常物件,分析它的社會網絡,然後思考如何重新設計一個可以槓梗更大、更遠、更有社會衝擊的物件?

最後,本課程為台大「社會設計跨域專長」L1認證課程,由鄭陸霖(實踐工設副教授)與黃書緯(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專案計畫助理教授)共同規劃。修課同學會被打散分組,並分主題不同在台大總區與實踐大學兩地移動學習,請修課同學要把通勤時間考慮進去。


上課時間為每週三下午1~4點,課程進度如下。

9/22:課程介紹

9/29:以物識人


主題一:符號與社會秩序/啤酒

10/6:酒杯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1章。 
10/13:酒食
  • 陳玉箴,2016,〈「道地」的建構:「台灣料理」在東京的生產、再現與變遷〉,《臺灣人類學刊》14(1):7-54。
  • Thurnell-Read, T. 2016. ‘Beer and Belonging: Real Ale consumption, place and identity' in T. Thurnell-Read (ed),Drinking Dilemmas: Space,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BSA Sociological Futures
10/20:櫥窗
  • Johnstion, Josee. and Baumann, Shyon.,2018,《饕客:美食地景中的民主與區辨》(曾亞雯、王志弘譯),台北:群學。
10/27:小組活動(一):發現物件


主題二:功能與空間分化/公園

11/3:遊戲場
  • 鄭珮宸,2020,〈改革公園兒童遊戲場的媽媽民主:連結照顧日常與倡議論述的對抗性公共領域〉,《台灣社會學刊》,第67期,頁135-191。
11/10:樹
  • Montgomery, Charles.,2016,《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鄭煥昇譯),台北:時報。第6章
11/17:自然
  • 黃珩婷、王志弘,2016,〈哪一種自然才算數?新店河濱菜園的解離與重組〉,《台灣社會學刊》,第59期:29~91。

11/24:小組活動(二):設計概念


主題三:技術與社會衝突/單車

12/1:單車行
  • 林文源、 陳晉煦,2012,《單車品味政治:以2000年後臺灣新竹市文化競逐為例》,臺灣社會學刊 ; 49期 , 頁147 - 205。 
12/8:單車道
  • 洪偉傑,2012,《自行車通勤政策的借轉與實踐—以台北為例》,台大地理所碩士論文。
12/15:公共自行車
  • 呂采穎,2016,《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實踐:以台北市YouBike系統為例》,政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12/22:小組活動(三):設計提案

12/29:小組活動(四):製作作品

1/5:小組活動(五):期末報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