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設計導論:社會溝通如何可能?


如果說,所謂「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指的是「一種設計實踐,其主要動機是促進社會內部積極的社會變革」,那2015年的「台北設計城市展」是社會設計這概念進入台灣社會民眾視野的關鍵時刻。自此以降,以社會設計為名的行動、倡議、策展遍地開花,不一而足,但這些活動也揭示了一個重要理念從發想到落地,是一個漫長的社會溝通的過程。就概念上來說,社會溝通至少包含三個要素:首先是讓大家相互了解現在這個議題是如何演進產生的,接著是共同描繪未來的願景,最後是一起把現狀與未來給連起來,討論現狀可以透過什麼路徑來達到理想的未來。但實務工作上,這些理念即使立意良善,仍需要藉著「技術物件」(technical objects)發揮拉攏與位移的作用,以改變行動者的日常實踐,否則往往會落入失敗。

「淨零轉型」(Net Zero Transition)正是如此。淨零(Net Zero)、負碳排(Carbon Negative)、碳中和(Carbon Neutral),以及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這些氣候行動的目標要能落實成為改變產業行為、民眾習慣的政策,一方面仰賴「社會強健性知識」(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的建立,讓各領域專業人士參與社會溝通,賦予政策強健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也應採取「行動取向的制度主義」(actor-centered institutionalism),循序漸進設計出人民容易遵守的規定。但是,瞧,這前述這短短的150字多麼夾槓費解,讓人難以望文生義,更別說採取行動。

是以,這門課將「淨零轉型」視為一種社會溝通的社會設計過程。我們希望能打開設計的黑盒子,了解設計過程中相關行動者(包括設計師、研究者、使用者,甚至非人物種)的互動如何讓設計有了不同的樣貌?不同的行動者又如何反省溝通方式的不足之處?可能的行動策略又會是如何?

這門課程會在人、物、境的架構下,開展以下四個主題。

主題一,「穿過你的物件的我的手」。我們將以物件為起點,討論如何理解物件的社會意義?生產物件的組織又是如何運作?設計師近年為何又如何從物件背後現身?我們希望能在這階段讓同學在個人、物件、社會、環境之間能建立一個社會關係性的思考方式。

主題二,「休士頓,我們遇到問題!」。常見對設計的社會學式批判總是從消費與勞動入手,但其實設計領域的自我批判可一點都沒少過,我們將討論其中幾個關鍵的設計反思,包括:責任設計、參與設計、批判設計,並且搭配相關研究將設計方法與社會學研究連結在一起。

主題三,「讓事情發生」。雖然這門課不強調行動,但總是要知道行動前需要作哪些準備,所以我們將順著常見的社會設計方法,問題界定、技術創新、組織人群,討論內在的政治張力、行動兩難,甚至「人本設計」的盲點。

主題四,「社計就是再設計」。從主題三開始的最後一個月是我們的密集工作月。我們會讓同學以「淨零轉型」為議題,分組進行設計研究,重新設計淨零政策的社會溝通模式以開展研究反思(research through design),並且以「重新設計個人碳存摺」為設計挑戰。最後在創新設計學院期末D-Day進行成果發表。

[課程進度]

2/22:課程介紹:何謂社計?如何研究?
  • Cameron Tonkinwise. 2015. “Is Social Design a Thing?” in The Social Design Reader. (edited by Elizabeth Resnick). London: Bloomsbury Visual Arts. Pp.62~75.  

主題ㄧ:穿過你的物件的我的手

2/29:物件的意義
  • Harvey Molotch,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1章。
  • Roberto Verganti,2018,《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馬可孛羅。第1章。
3/7:設計這一行
  • Victor Papanek,2013,《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楊路譯),台北:五南。第2章。
  • Harvey Molotch,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2章。
  • Guy Juiler,2009,《設計的文化》(鄭郁欣譯),台北:韋伯。第2章。
3/14:設計的風土
  • Harvey Molotch,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6章。
  • Guy Juiler,2009,《設計的文化》(鄭郁欣譯),台北:韋伯。第3章。
  • Paul L. Knox,2019,《城市與設計》(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群學。第7章。
3/21:小組探索
  • 去看「淨零城市展」
  • 找一個你們想要深入,讓更多人知道的議題

主題二:休士頓,我們遇到問題!

3/28:責任設計
  • Victor Papanek,2013,《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楊路譯),台北:五南。第9章。
  • Bruno Latour. 2009. “A Cautious Prometheus ? A Few Steps Toward a Philosophy of Design: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Peter Sloterdijk).” Hackney, Fiona, Glynne, Jonathan, Minton, Viv. ”Net-works of Design”,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Design History Society, Sep 2008, University College Falmouth, Cornwall, United Kingdom. Universal Publishers, pp.2-10.
  •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0期,頁09-74。
4/4:清明放假

4/11:參與設計
  • Lars Bo Andersen, Peter Danholt, Kim Halskov, Nicolai Brodersen Hansen & Peter Lauritsen. 2015. “Participationas a matter of concern in participatory design”, CoDesign, vol. 11:3-4, 250-261.
  • Cristiano Storni. 2015. “Notes on ANT for designers: ontological, method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turn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CoDesign, vol. 11. 2-4, 166-178.
  • 李梅君,2022,〈拼裝公民科技:黑客、鄉民、與資料行動主義〉,《科技、醫療與社會》,第35期,頁115-166。
4/18:服務設計
  • Lara Penin. 2018. An Introduction to Service Design: Designing the Invisible. London: Bloomsbury Visual Arts. 
  • 簡妤儒,2017,〈棄置的圍網和推不動的紙盤:產銷結構如何形塑技術物政治性〉,《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5期,頁119-169。
4/25:專題演講(一):推測設計與社會溝通(暫定)
  • 講者:鄭雨停(荷蘭安荷芬互動設計博士 / 台大IoX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參考資料:
    • https://medium.com/@ytflute
    • Malpass, Matt.,2019,《批判性設計及其語境》(張黎譯),南京:江蘇鳳凰美術。第2、3章。

主題三:讓事情發生

5/2:專題演講(二):藝術、策展與社會溝通
5/9:如何界定問題?
  • 筧裕介,2013,《社會設計》(李凡譯),北京:中信。第3、4章。
5/16:技術意義現身
  • Roberto Verganti,2018,《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馬可孛羅。第4章。
5/23:組織相關群體
  • Ezio Manzini,2015,《設計,在人人設計的時代》(鐘芳、馬謹譯),北京:電子工業。第7章。

主題四:社計就是再設計

5/30:期末報告

6/6:課程檢討


[重要公告]

*本課程初選不開放,欲選修同學需透過填寫「修課申請表單」提出申請。
*表單開放時間為2024年1月3日~17日23:59,並預計1/19以電郵通知入選者(未入選者恕不另行通知)。
*入選者在收到入選通知後需確認入選意願,且於第一次上課(2/22)出席者,取得授權碼加選。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