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其他學校不分系學程以高中畢業生為招生對象,我所服務的「臺大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是以大二以上的學生為對象,只要他有一個清楚想發展的專題,都可以用轉系或雙學位的方式修習學程。為了讓學生帶著不同專題進到學程,又朝著不同領域開創探索,我們也規劃了「創新領域基礎」課程,分設計思考、田野思維、共創哲思三個主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具備專題實作的能力。
然而,兩年實務操作下來卻也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 由於上課時間短(兩學分,每週兩小時),剛入學的學生對於專題目標還不清楚,因此在期末學習規劃上仍嫌不夠完備。
- 雖然有學習教練作為學生在學習規劃上的諮詢對象,但學生在修完創基課進入自主規劃的學習路徑時,忙於自身專題的同時往往會減少與教練會談的頻率,加上失去原有系所的人際網絡,在學習上容易覺得孤獨。
- 當我們缺乏一個更底層的邏輯去理解不同學門的相同之處、相異之點時,學生就會以現有學門的架構去理解它在課程中的學習內容,無形中反而鞏固了既有的學科邊界,失去跨領域學習的本意。
幾經討論,我們決定參考Minerva大學的做法,以「思考習慣」(Habits of Mind and Fundamental Concepts)的概念重新設計創基課。
所謂的Habits of Mind,指的是經過練習後得以自動觸發的認知技能;而Funamental Concepts則是能廣泛適用的基礎知識。Minerva的做法是將所有不同科系和領域中共同存在的思維習慣與基礎概念,轉換成約近百個 HC,並將它們分散在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is)、實證分析(Empirical Analysis)、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s)、多元模式溝通(Multi-modal Communication),這四門課程中教授。然後,這些HC會從大一一路評到大四,讓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練習,不像傳統大學一門課上完後可能就忘了內容。同時,他們也會要求學生「把某個複雜系統的HC應用多元模式溝通裡」,藉此幫助學生習慣融合不同的HC來解決問題。循此理念,我們以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為基礎,將龐雜的課程內容收斂成9個核心的HC如下表:
- 從左到右:個人到群體
- 從上到下:表面到深層
- 交叉之處:核心概念
我們將會在16週的課程中,按不同主題,循序漸進地讓同學藉著講授、討論、演講、工作坊等不同形式,理解並應用這9個HC。首先,我們會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前瞻研發組合作,以他們近期開發的「未來思考工具包」引導同學討論近未來的學習樣態,藉此作為設計思考這一課程主題的開場。讓學生在後續的設計發想實作中學習反思設計思考三個核心概念。然後,我們會用學生訪問學程學長姐的作業為開端,讓學生認識彼此,也練習訪談資料的解讀與比對。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體會「移地」是怎樣一種貼近現實、發展自主分析連結、推進研究的學習方式。接著,我們會從Artifacts、Research Community、Practice Community三者間迷人且複雜的社會網絡切入,討論我們要如何善用領域知識生產的典範差異,藉著設計共創進行跨域合作?並且連續三週地逼迫學生面對自己的專案題目與潛在合作社群。(驚)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我們會以去年所設計出來的「學習規劃」為模板來引導同學進行學習規劃。簡單的說,我們會讓同學把未來一年要進行的學習規劃置中,然後按部就班地思考要完成這學習目標所需要的資源、策略、合作者、外部社群,以及過程中的可能收獲與成本,從而對學習規劃有更具體的策略。畢竟,自主學習規劃是一個資源動員的過程,而且需要永續的經營模式。
新的學習,新的開始。不知道等走到年底,這門課的執行成果會是如何?但我自己是蠻期待這學期的調整的。也希望一切順利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