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研究:一起寫,還是分開寫?

從我寫這本論文以來,每次跟人講我的作的是台北與新加坡的比較研究,人們總是會回一句:『怎麼比?一個是城市,一個是國家阿?』

這似乎已經是一種定見。在東亞的區域研究裡,我們也習慣也把台灣跟南韓放成一組,把新加坡跟香港放成一組。這樣的分類,從『行政層級』來看,的確是如此。可是,如果我們的比較就是要去凸顯『行政層級』對『城市發展策略』的影響的話,那麼,刻意的把台北跟新加坡擺在一起,似乎就變成可以接受的。至少我過去是這樣想的。

但是Torrent的一篇文章卻改變了我的想法。

Torrent在他那篇紀念(?)劉進慶的文章裡寫到:
濱下武志以中國固有的白銀體系建構出的朝貢貿易,主宰了前鴉片戰爭時代的東亞經濟,當時的朝貢貿易已經有相當的交換基礎,歐美列強只是利用了這個體系進行資源的轉移,並不是傳統認為東亞並沒有自己的貿易體系,一直到了歐美列強來後才建立。以英國為例,透過匯豐銀行等金融體系的建立,上海作為吸納長江流域白銀交換的中心、香港則作為吸納珠三角及東南亞地區白銀交換的中心,輸往新加坡後,再透過新加坡將銀本位轉為金本位,再往印度、英國輸送。

...

其實各位可以想想,如果英國已經透過上海、香港掌控長江流域、珠三角、東南亞,後起的日本希望要能主導東亞,要怎麼進行?其實大東亞共榮圈的提出,幾乎是必然的趨勢,當然,大東亞共榮圈的中心是東京還是台灣迭有爭論,不過將台灣視為轉運站應該沒有多大的疑慮,林滿紅的觀點是,將台灣當成跳板,向東南亞吸納資源,並以太平洋為基點,與香港的向西運輸競爭,利用太平洋運輸的勃興,將台灣發展成另一個亞太轉運中心。
因為這段話,我去圖書館把濱下武志的書借出來看,這才發現我以前思考整個論文的方像是何等謬誤。因為我忽略了從『區域』的角度來看來看,作為一個gateway city,台北與新加坡面臨的是類似的變化--先是帝國殖民,然後是做為美國的境外加工出口區,然後是面對中國市場開放。台北與新加坡其實一直都是連結兩個(或者數個)區域經濟之間的門戶,做起比較,其實挺有意思。

只是,這樣一來,我原先的論文架構就必須調整。

因為我原先的處理方式,是先各自處理兩個城市的發展,然後才去比較兩者的不同。但是這樣的寫法無法凸顯兩個城市『同時』面對的『區域情勢』。而或許,直接分成三個時期,擺在一起寫,是更能夠凸顯我所想談的『門戶特徵的出現』,乃至gated的狀況。

只是,這樣一來,我原先收集的資料就有所不足了,也不知道時間允不允許我作這樣的調整。目前看起來是不大,寫起來就不知道了。

Comments

豬小草 said…
剛剛發現十二月十九、二十日,在中研院民族所有一場研討會,Takeshi Hamashita(濱下武志)會來,詳情請點選本BLOG右側SIDEBAR『本草綱目』下的EVENTS。
Anonymous said…
我點了你那個event,可是沒有看到議程詳情啊?
民族所網站上好像也沒有這個資訊?
豬小草 said…
我是在亞太中心看到的。他們改了連結。已經修改好了。

議程這裡應該可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