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豬小草
on
- Get link
- X
- Other Apps
近年來「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這概念方興未艾。社會學,這個在過去不斷自問著「讀這個出來能幹什麼?」的學科,現在好像變成很多領域需要的搶手貨。從社會資本(Socail Capital)、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社會企業(Social Entreprenuer)、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大數據(Big Data),一直到社會設計,都可以看到社會學常用的概念在相關討論中被提及。然而,在「社會設計就是要解決真實的社會問題」、「花5%的力量改變社會」這些行動口號背後,我們該如何面對「社會」與「設計」之間的關係?過度強調行動的方法論是否已經中介了行動者對事物的分析方式?
喔,別誤會,這不是說我們得「多一點社會,少一點設計」,恰恰相反,我認為我們得把設計看得更重一些,好在社會(學)中發現設計(策略),在設計(物)中看見社會(關係)。看見,需要方法。是以,這是一門以「我們從未社計過」為初心的課程,這門課不行動,只想協助同學建立一套自我學習的分析方法。然後,才是行動。
課程分成三個主題。
主題一,「社會設計的趨勢與方法」。我們將以Koskinen與Hush這篇〈Utopian, Molecular and Sociological Social Design〉為基礎,依次討論烏托邦、從小事做起、社會學分析三種不同的社會設計趨勢與方法,好讓同學對於社會設計有基本認識。對我們來說,這三種趨勢不是互斥的範疇,之間有相互連結與對話的可能,我們希望能在這階段讓同學在個人、物件、社會、設計之間能建立一個關係性的思考方式。
主題二,「社會設計的兩難與個案」。我們會以Kung與Fabricant討論「友善設計」的《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為主軸,以五個在社會設計過程中常遇到的兩難為切入點,輔以個案分析,討論問題成因。這五個兩難包括「同理與結構」、「政策與物件」、「體驗與材料」、「隱喻與技術」,以及富有時代意義的「軟體吞噬一切」。
主題三,「社會設計的研究與行動」。學期最後一個月是我們的密集工作月。我們會以Verganti《設計力創新》為師,讓同學分組針對自己關心的議題進行設計研究,最後並在創新設計學院期末D-Day進行成果發表。
最後,這門課將會有兩次校外見學的規劃。我們會與業界朋友合作設計兩次連貫的主題參訪,讓同學得以在參訪前認識、參訪中體會、參訪後反思。校外見學的合作對象待確認後會於課程說明時公布。
課程進度規劃如下。
課程進度規劃如下。
3/3:為何社計?如何研究?
- Koskinen, Ilpo and Hush, Gordon. 2016. “Utopian, Molecular and Sociological Social Des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vol.10. no.1., 65-71.
- Lupton, Deborah. 2017.“Towardsdesign sociology”, Sociology Compass. 2018;12:e12546.
- 翁註重,2016,〈從設計史跨界書寫探究設計文化研究〉,《設計學報》,第21卷第4期。頁45-59。
- Molotch, Harvey.,2018,《東西的誕生》(李屹譯),台北:群學。第1章。
主題ㄧ:社會設計的趨勢與方法
3/10:設計一個烏托邦
- Papanek, Victor,2013,《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楊路譯),台北:五南出版。第4、8、9章。
3/17:設計從小事做起
- Brown, Tim. ,2010,《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吳莉君譯),台北:聯經。第7、8、9章。
- Norman, Donald. ,2014,《設計心理學》(陳宜秀譯)。台北:遠流。第6章。
3/24:設計中的社會
- Bruno Latour. 2009. “A Cautious Prometheus ? A Few Steps Toward a Philosophy of Design: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Peter Sloterdijk).” Hackney, Fiona, Glynne, Jonathan, Minton, Viv. ”Net-works of Design”,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Design History Society, Sep 2008, University College Falmouth, Cornwall, United Kingdom. Universal Publishers, pp.2-10.
- Binder, T., Brandt, E., Ehn, P., Halse, Joachim. 2015. “Democratic design experiments: between parliament and laboratory”, CoDesign, vol. 11. vol. 2-4, 152-165.
- Cristiano Storni. 2015.“Noteson ANT for designers: ontological, method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turn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CoDesign, vol. 11. 2-4, 166-178.
3/31:設計力創新
- Verganti, Roberto,2011,《設計力創新》(呂奕欣譯),台北:馬可孛羅。第1、6、10章。
4/7:校外見學(上)
主題二:社會設計的兩難與個案
4/14:同理與結構
- Kung, Cliff. and Fabricant, Robert. ,2020,《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趙盛慈譯)。台北:大塊。第2、6章。
- Verbeek, Peter-Paul. 2012. “Introduction: Humanity in Design.” In Design and Anthropology. (Wendy Gunn and Jared Donovan eds.) Farnham: Ashgate Publishing.
-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0期,頁09-74。
4/21:政策與物件
- Kung, Cliff. and Fabricant, Robert. ,2020,《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趙盛慈譯)。台北:大塊。第10章。
- Le Dantec, Christopher A. 2016. Designing public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 簡妤儒,2017,〈棄置的圍網和推不動的紙盤:產銷結構如何形塑技術物政治性〉,《科技、醫療與社會》,第25期,頁119-169。
4/28:體驗與材料
- Kung, Cliff. and Fabricant, Robert. ,2020,《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趙盛慈譯)。台北:大塊。第3、8章。
- KÜCHLER, SUSANNE. 2011. “Materials and Design” in DESIGN ANTHROPOLOGY OBJECT 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Alison J. Clarke ed.) New York: Springer.
- 陳宇翔,2016,〈「社會-市場」框架:當代臺灣證券公司營業廳的科技、空間與社會關係型構〉,《臺灣社會學刊》,第60期,頁1-53。
5/5:隱喻與技術
- Kung, Cliff. and Fabricant, Robert. ,2020,《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趙盛慈譯)。台北:大塊。第4、5章。
- Winner, Langgdon,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方俊育、林崇熙譯),收錄在《科技渴望社會》,台北:群學。
- 林靖修,2017,〈基礎設施、水利社會與行動者的交織:陳有蘭溪流域Kalibuan社區共同灌溉系統建造與營運〉,《臺灣人類學刊》15(2):97-146。
5/12:軟體吞噬一切
- Kung, Cliff. and Fabricant, Robert. ,2020,《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趙盛慈譯)。台北:大塊。第7、9章。
- Pentland, Alex. ,2014,《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許瑞宋譯)。台北:大塊。第8、9章。
- David Wachsmuth and Alexander Weisler. 2018.“Airbnband the Rent Gap: Gentrification Through the Sharing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 Space. Volume: 50 issue: 6, pp: 1147-1170.
5/19:校外見學(下)
主題三:社會設計的研究與行動
5/26:期末提案(一)
- Dunne, Anthony and Raby, Fiona,2019,《推測設計:設計、想像與社會夢想》(洪世民譯),台北:digital medicine。第3、5、9章。
6/2:期末提案(二)
- 小組討論
6/9:期末提案(三)
- 班上報告
6/13:D-Day
- 成果發表:大人的社計
6/16:期末考
- 課程檢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