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幾個月前,趁一個朋友要回中國之際,我們幫他辦了個歡送餐會暨返國座談。席間,來自馬來西亞的angel說:「我覺得回到自己的國家一開始最不適應的地方是second culture shock,那些你原本以為自己很習慣的東西,突然間,都變得很陌生」。

回到台灣後,真的有這種感覺。

第一次讓我有這種『二次文化衝擊』的感覺,是在山豬窟。要離開辦公室赴JERRY的午餐約會前,我怎麼樣都沒辦法把辦公室的門給鎖起來。到總務組那裡詢問,卻被人笑著說:『那是喇叭鎖阿!在後面按一下就可以啦?!』喔,對喔,有喇叭鎖這種東西。我忘了。

又比方說,坐捷運的時候,就覺得格外的受不了到處貼滿的標語廣告電視螢幕(而且顏色跟位置越來越刻意地搶眼),更不用說那些處處可聞的電子廣播(請站右邊、請讓座位、注意空隙、請勿嚼食檳榔口香糖),讓我這被悶熱的天氣搞得疲憊的身體,連個休息的可能都沒有。難道說,不放這些廣播、不設這些標語,大家就會迷路、跌倒、不讓座位、搬動車門嗎?不會吧。總覺得這些標語廣播像是捷運公司拿來卸責用的工具。當然啦,捷運廣告上那些看不懂的英文『單字構句』和『火星譯名』更是一絕。

更神奇的是今天下午在東區發生的事。

我到SOGO隔壁的GIORDANO要換褲子。負責短褲區的男生問我說:『請問先生貴姓?』

『喔,我姓黃』。奇怪,為什麼換褲子要問貴姓?

『黃先生要試穿短褲喔~』,那男生突然這樣喊了一句。

『要換褲子嗎?黃先生?』,收銀機旁邊的長髮女孩向我迎面走來,和藹可親地說:『請往這走,黃先生。我叫做IRENE,有任何問題可以找我。我很樂意為您服務』。

咦?IRENE?什麼時候有名字的?現在GIORDANO是走『專人服務、高貴不貴』路線嗎?連試穿個衣服都像是在造型髮廊跟美髮助理聊天打屁一樣。

在試穿衣服的時候,只聽到IRENE不停地說:『一樓兩條短褲、三件POLO喔~二樓三件T恤、兩件褲子喔!!』

我是怎麼聽怎麼覺得納悶:『這到底是在幹嘛?』

離開後,露娘跟我說:『好怪喔,剛剛在收銀機旁邊的那個小姐就把他們昨天這個時候賣銷售出去的產品分樓層地喊出來,然後還有人會回應耶!!不知道是在鼓勵還是施加壓力...』

ㄟ,我真的不懂,是因為這一年來台北變太多,還是因為我是從英國回來的浦島太郎?

Comments

cerami said…
Dear 豬小草兄: 下次找個機會來日本接受一下「被店員禮貌對待」訓練吧~~ ^^
豬小草 said…
我也想阿~本來就是想說剛回台灣離開學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去東京玩,不過,為了LULU的奶粉~唉,我好想去日本幫她買回來喔...
Anonymous said…
Dear cerami兄:

下次找個機會來英國接受一下「被店員粗魯對待」訓練吧~~ ^^
Anonymous said…
嗯!英國的店員是蠻粗魯的,常常覺得花錢買罪受,買個三明治也要看臉色。奇怪,不能看在錢的份上,禮貌一點嗎!
豬小草 said…
我覺得英國三明治店店員的經典表情是:『小姐,這些三明治都一樣沒味道阿,有必要考慮那麼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