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摘:商業使用的模糊地帶?

智邦推出網摘達人的服務已經好一陣子,只是我並沒有固定上去收看的習慣,原因很簡單:每次我連到智邦首頁時,Blog編輯推薦那邊總是一片空白。像網摘這樣的東西,以個人身份來摘的還不少,當中也有甘苦訣竅;不過,像智邦這樣當作是公司未來服務,甚至願意支付微薄薪資給網摘師的,確實少見,也讓人期待。

不過,隨著期待而來的,是疑惑。

比方說,當智邦願意支付薪資給網摘師時,我不免會想:那那些因為寫了好文章而被摘錄的作者呢?豈有編輯有薪資,而記者卻作白工的道理?還是說,等到未來智邦推出「後 OhMyNews 時代的公民新聞」媒體時,這些作者就能得到應得的稿費?

另一方面,智邦支付給網摘師的費用是從哪裡取得的呢?如果是廣告版面的收入的話,那網摘師將我的blog格上的文章摘去放在公司的網站上藉此吸引流量好跟企業主談廣告費用,這算不算是商業使用?

如果算是商業使用的話,則即使大多數的blogger都選擇使用Creative Commons作為其授權方式,但商業性使用還是需要另外授權的,不是嗎?智邦每次在網摘前貼的留言,就算是請求授權了嗎?

隨著智邦網摘服務的越來越強大,網路廣告類型的變種越來越多,恐怕類似的疑惑也會隨著出現吧。不過,暫時還不知道答案就是了。

Comments

豬小草 said…
喔,對喔,還有雜誌這個先例,我都忘記了。多謝roach提醒。

不過,我想網路寫手在併購過程中拿不到分文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們是使用免費服務的,而且又沒有技術。當然啦,如果被併購的公司能夠像flickr那樣嘉惠會員的話,也是不錯低~XD

倒是很期待智邦在新春即將推出的新服務,尤其是「公民新聞」那塊阿。
Anonymous said…
呵呵,豬小草說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憑什麼網摘師利用別人的文章賺取金錢,這是很不合理的。

更怪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被摘的人總是有一種 "光榮" 的感覺。

就像你說的,哪有編輯拿到報酬,記者則沒有錢呢?! 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弔軌。

反正我也從來不看那些人摘的文章,因為一,我覺得她們摘的標準很怪,像是艾瑪的還可以自我推薦?! 二,裡面的文章良莠不齊,網摘師的水準我也滿懷疑的。

不過總總這些事情應該就是商業上的炒作吧,簡而言之就是"企劃"人員想出來的無聊點子。
豬小草 said…
喜不喜歡的確蠻主觀的,所以如果不喜歡,不看就是了。只是智邦的定位比較雜,不像Engadget那樣專精在科技產品上,或許在經營上會更困難吧。

而且阿,如果看看ROACH希望以後的網摘達人在about.com裡要作的工作的話,其實挺累的,要摘還要帶討論,不好賺阿。
Anonymous said…
就我一個Engadget 的忠實讀者來看,我絕得兩者相去太遠了啊啊啊啊啊。

智邦的問題應該就是雜亂吧。而甚,有定位不明的感覺。當然,喜歡的人就去看,不喜歡的人,如我,根本就不去看。我想我一天看的blog 並不比這些所謂網摘師少,更進一步的是,我並不信任這些被他人過濾過的資料。雖然只是摘而已,但是還是經過了一定的"偏好"。

對我而言這樣只是反映了速食社會的資訊需求,只可惜資訊的來源也不見得是確切的正確或是什麼,比較像是二手傳播的二手傳播吧。
豬小草 said…
扯遠一下話題。

剛剛仔細看了一下roach的第一篇留言,發現其中有一句話,roach是這樣寫的:「我覺得你提的問題現在確實存在,但未來或許會有些技術上的突破可以讓 blogger 的流量能很實際地換到錢。這時,網摘師帶給 blogger 的流量就很有經濟效益了」。

這段話表面上看起來講的是說,現在沒辦法給網路寫手錢,是因為技術上有限制,所以沒辦法把「流量」換成「錢」。但我不懂的地方卻在於,為什麼是要用「流量」來計算該給你個十元八元,而不是每摘一篇就給個五元呢?

是因為智邦也要估算「摘」這篇文章能夠為智邦帶來多少「點閱率」嗎?

另一個感覺是,當提供網路書籤服務的公司要開始把摘來的文章作更多的應用時,會不會遭遇到如法新社對google的抗議阿?

我當然知道如果大家都對自己的文章設那麼多障礙跟要求,或許,會不利於整個網路社群的討論風氣。但是,一個人很認真的摘並且從中深化議題(比方像blasts的言之無物),跟一群人很認真的摘然後開始拉商業廣告,在被摘者的「感情上」,還是有差別的。

而在這時代,感情上的傷害是更說不準的阿~XD
豬小草 said…
ROACH的這個回應,讓我腦海裡浮現一個畫面:

網摘師滑鼠一移,右鍵一按,關鍵字一打,提交到系統。然後,被摘者的帳戶就「噹!」有五元掉進來...
Anonymous said…
五元太少了啦。

不過,其實,我對於我自己BLOG的文章並沒有很深的版權想法,很多時候我只是有一個想法想要跟大家分享,進而給大家洗腦,比如說「古典樂和流行樂不分貴賤」之類的...XD。

那網摘就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阿,越多人看到,「或許」就越有機會跟一些有相同想法的人交流。

這也是好事一件。

不過在洗腦同時可以賺外快也是不錯的。
**********

喔,對了,你那兩篇「三法門」和「空谷回音」可以借我引用嗎?十元先欠著。
Anonymous said…
這樣說,一般的blog 文章是CC 授權,CC 授權分成很多種,其中有包括的是不接受商業行為。

雖然智邦做網摘的時候已經"通知"了作者 (但是我的確有看到作者說沒收到通知),但是是否有真正告知作者,這是一個營利性的網摘呢? 她們的文章其實是拿去幫智邦衝流量呢?

智邦網摘這件事情對我而言,是屬於商業行為的。一,網摘多少也為智邦帶來流量。二,智邦是商業網站,三,網摘師(我得說這名字真怪)有酬勞給付。

我覺得在這樣的觀點下的網摘,有那種「因為大部分blogger 不在乎或是不了解著作權而悄悄奪而食之」的感覺。就像是當年那些古老的作曲作辭家傻傻的把版權賣給唱片公司一般。

如果純粹無給的網摘,我想無庸置疑,但是營利性質的網摘,就值得商榷。小草說的部分我也很同意不過實在有點懶的用打字討論這問題 :p
豬小草 said…
雪,一樣是被摘,一篇文章被個人摘到文章裡、被摘上oui-news的推薦閱讀、被摘到智邦上頭,「感覺」是不一樣的。而我其實一直想在cc2.0的前提下,加上「可以部分引用,不能全文轉貼」的限制,不過,一直找不到。哈。

至於網摘的商業使用是否合法?照roach的解釋是「合法」。我對台灣智財法並不瞭解,所以也不知道類似像法新社和GOOGLE之間的衝突,是否也會出現在日後BLOGGERS跟智邦的衝突。甚至,如果像樂多這樣的BSP業者日後援引會員同意條款裡的:

四、授權

凡利用本服務所張貼、上傳、發表之著作(以下稱「日誌內容」),您同意以下列方式授權本公司使用:
免費授權本公司於網際網路及電信網路上部份或全部重製、公開傳播、公開上映、公開展示、對公眾提供。包括以電子報或簡訊發送給不特定人。
本公司得基於宣傳「本服務」之目的,免費授權其他大眾傳播媒體重製、公開傳播、公開上映、公開展示「日誌內容」。


自行授權給其他網摘業者使用文章,恐怕問題不但更複雜,卻也似乎是合法的。

但合不合理,就自由心證了。我想,你的質疑,比較想是「以商業營利為出發點來摘錄CC授權的文章,合不合理?」

甚至,是「網摘師拿三千元,但部落客無分文」合不合理?

老實講,雖然roach說智邦的財力跟規模根本不能跟Engadget相提並論,但我總是覺得,要網摘師(Editor)在摘文的同時寫一段「完整的」介紹(而不是從文章裡摘一段話),以做為讀者判斷是否要連結過去的判準,應該不算過份吧?都領了三千元酬勞當網摘師(或網摘達人了),不是嗎?

撇開Engadget不說,老地方冰果室、新加坡的Tomorrow都是類似的網摘網站,但不也都寫了介紹文字嗎?即使像Tomorrow的摘錄文章種類也很複雜,但是,簡短的介紹文字還是有的。

當然,我不否認一天要看上千個部落格是很費力的事(雖然roach描述說穿著睡衣工作好像很簡單),三千元也是很微薄的謝禮(還不到報酬的程度)。但是,比起摘錄很多文章卻只丟出不解其意的一段話,我還是比較希望能看到一段完整的文字。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期待roach所說的接下來關於about.com的服務,因為他所描述網摘師在aboutc.om下頭該作的事情,的確是比較複雜且更有生產力。因此我也會傾向把目前的狀況當作是beta階段,是網摘師正在熟悉新的網摘系統。

至於未來是否有什麼新技術可以「一摘文、就給錢」,那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Anonymous said…
提到商業需要討論的細節就多了,但是再岔題一下(因為沒看到其他地方有在討論)。

這兩天在試用,主要也是覺得雜。

尤其是首頁很雜(整體的大首頁),我連我自己弄出來的首頁都不太想看,因為字體太小又一堆字。在想如果這樣跟每個blog平台每天不斷被彼此覆蓋的最新文章顯示的差異好像不大,只是blog平台是整個blog裡面的最新文章,而這個網摘首頁是大家摘的東西彼此覆蓋。那等到大家都來做網摘之後,好像還是另外一種無法清楚分類的資訊轟炸。

我覺得像roach的「在中寮相遇」跟oj做的228感覺就很不錯,算主題企畫的概念了,但這還是必須要在個人網站裡才看的出來,另外就是這其實還是需要摘的人事先先想好,統一整理過才行,並不是真的只是「用關鍵字」,經過「程式整理」,然後就呈現這麼簡單。

不過目前還是對那個混亂的首頁疑惑比較大。...

需要人手動的東西,要完全靠程式、機器,真的還是不太容易阿。~

(另外偷說,其實像上面雪的狀況,大概就適合自己來做網摘吧,而且不管再怎麼避免,這一類的資訊傳遞,「信任」與否還是蠻關鍵的)
豬小草 said…
如果比較智邦MyShare@URLHEMiDEMi的首頁的話,前者看起來的確比較吃力。我想這跟「配色」有關係,全都是白底灰色字,看起來很吃力,也顯得比較雜。相較之下,HEMiDEMi利用不同深淺顏色的字來標示出區塊,在視覺上的效果的確比較好。

當然,delicious的版面配置更簡單啦。furl的配色也不錯。

不過,因為我傾向把向delicious這種網路書籤當作是我blog寫作時的「資料倉庫」,所以倉庫的門面好看與否,對我影響不大;倉庫理的資料能夠讓我怎麼使用、做出多少排列組合、存取資料介面方便與否,才會是我選擇時的關鍵。

但的確像你說的,一直累積起來的資料,還是要變成一篇篇的主題文章後,才會看出其實際效果。
豬小草 said…
喔,對了,智邦的MyShare@URL跟Blog編輯推薦是不一樣的,可不能混在一起阿。
Anonymous said…
HEMiDEMi的確看起來比較舒服。所以不知道智邦是打算讓MyShare純粹成為一個背後資料庫操作工具,還是希望這個平台可以獨立出來。

我知道blog編輯推薦跟MyShare不一樣啦。:)(那裡的分類文章量,好像快要到過量的危機了...m....)
豬小草 said…
有見讓我想不透的事情是,在google輸入hemidemi查詢,在第一頁居然看不到HEMiDEMi自己~XD
豬小草 said…
艾瑪作網摘的心得,往這裡聽
Anonymous said…
艾瑪的訪問聲音檔聽完了,跟在年終網聚理解的差不多。其他都是操作面跟策略的問題,好像不應該多問了。:)

roach,有從寶兒姊姊那邊知道了。:)
其實我一直以為這是正式版了,因為感覺好像在你那邊看到Bata測試有一段時間,潛意識就以為現在已經對外開放。XD

我對以文字為主的首頁,除了希望可以「一目了然」以外,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

又,撇開專職網摘的爭議部分不談(雖然那個應該會是你們的主軸),如果我說MyShare是提供一種「個人連結資料庫」的工作平台,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
Anonymous said…
現在的電視和廣播
有專門介紹書的節目
裡面會摘要一些文句
甚至是內容的大綱
主持人有拿薪水
節目的製作人員有拿薪水
而書的作者營利是從他的版稅

所以如果blogger不能滿意網摘只能帶來人氣而沒有金錢的話
可以自己向來看blog的人收費阿
(當然後果也要自己擔啦)

另外網摘師也不是"不勞而穫"的
他也許選出一篇好文章
得看一百篇普通的文章耶
豬小草 said…
匿名者,感謝你的意見。


你說「三千元」多不多?真的不多,買枸机紅棗胡蘿蔔補眼睛都不夠了。如果今天真的有一個網摘師他很專心地蒐集文章、整理脈絡、分類推薦、帶動討論的話,別說三千了,智邦付他三萬都應該。

不過,試想一下,如果今天這個節目的主持人只是把一本書拿起來,念個幾句,然後換一本書,又念個幾句,身為讀者會有什麼感覺呢?會不會期望這個主持人能夠多談一點自己的看法,甚至作一個類似書種的專題、拓深這議題的討論,好不枉主持人這稱號?

我想,沒有人會否認網摘師要看很多文章,沒有人否認那是一種勞動(你看Richy的文章就知道箇中辛苦);只是身為讀者,我們總是會期望看到多一點、看得深一點。當然如果你要說,「只摘一句,不作評論」就是本人的風格,那我也接受,只是會覺得可惜罷了。或甚至,是為智邦感到可惜,因為那讓人可以餬口的薪資白付了。

至於blogger怎麼靠blog掙錢?這的確是各憑本事(確定的是,是一定沒有版稅可拿的)。或許,有的人會放PayPal請各方贊助,有的人會放AD跟Goole分錢,但大多數的人只是持續的寫,偶爾有人來留言討論,就很高興了。
Anonymous said…
這位無名氏提出來的觀點讓我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怎麼說argue 的方法也是搞錯了方向吧。書和媒體結合是為了銷售量,然而做網摘的人把無商業授權的文章送去商業網站摘錄則是另一個問題。

而Roche 好像也很無意的就忽略這個方面的討論。雖然說CC 授權也只是一種"道義"上的著作權法,沒有什麼實質法律上的約束或處罰,但是就道德上來說,我是質疑「以商業營利為出發點來摘錄CC授權的文章(智邦),並且獲得報酬(網摘師)」這兩者的合法合理性。

小草提的樂多授權,我想這比較沒有疑問,既然同意使用她們的服務和條件,但是這又跟智邦的case 不同。不過我看了看,樂多那個條件定的還真是寬啊(笑)。

另,我也同意光摘不注實在很沒意思,回頭看看智邦的網摘,列出來一大排都是標題,對於內容如何倒是一點都不太清楚。文章都看完了,寫篇感想應該也算是對作者的報酬和感激吧 XD

至於被oui-news and 智邦摘到的感覺不同,我只能說,難怪中時辦的那個部落格評選參加者這麼踴躍啊。再我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部落客還是要獨立思考才是王道,不過現在誰管這個呢? 媚俗以及流量/人氣以及之後帶來的邊際效應(出名?出書?上電視?)才是多數人追求的目標吧。
Anonymous said…
先撇開該不該付錢給網摘達人,有沒有合理性不談。我覺得刻意找人來收集網摘是件很怪的事。

如果智邦不推出 social bookmark 服務, 那因為沒辦法,推網摘達人來手工整理還勉強說得過去。可是,既然已經推出服務,何必還要花錢找網摘達人? 而且,我覺得這有點違背 social bookmark的本意。

social bookmark 的精神之一,就是站方不主導讀者應該看什麼,所有內容,都是使用者自己產生。再由使用者閱讀的行為,共同歸納出現在多數人關心的是什麼。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主導其他人該看什麼東西。即使有網摘達人,也是因為他摘的文章受到多數使用者認同而自然產生,並非由站方直接指定。

有網摘服務卻又養網摘達人,就好比推出一個bbs討論區,卻又花錢找人來貼文章。雖然看起來很風光很熱鬧,可是這樣由上而下的方式,內容不見得是使用者想看的。Web2.0 強調的是內容由下而上,這樣的做法有點是開了倒車。

除非 myshare 目的不是想做一個 social bookmark,不是 web2.0 網站 ?

再者,有了網摘師,我猜 blogger可能會被迫分成兩群:

一群 blogger 為了讓自己文章受到肯定,被迫討好網摘師,慢慢的會修改自己的文章方向以迎合網摘師的喜好。網摘師權力過分擴大,而且,很可怕的是,網摘師足以掌控輿論的方向。

另一群 blogger,不願接受這樣的模式,質疑網摘師選文的標準,決定不予理會,也不看網摘師的內容。網摘師公信力受到質疑。

我相信不管是那種,對網摘師這個想法,或甚至是整個blog界,都不是件好事。

而且,當我們受夠了現今媒體的不當掌控以及刻意炒作的同時,好不容易有網路這塊可以維持自主的乾淨空間,議題如果又被所謂的網摘師控制,大眾是不是又喪失了自我主導意見的機會?

這是我的擔心。
Anonymous said…
阿男:

雖然我對web2.0 這種主張很不以為然,但是你的論點句句到位,can't agree more.
豬小草 said…
阿男,老實講,我並不覺得這世界會因為網摘師的出現而被迫分成兩群。雖然會有一些blogger會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以迎合網摘師的口味,但那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恐怕還是會繼續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用自己習慣的口氣寫東西。

甚至,我覺得智邦找艾瑪來作網摘師先鋒,對於網摘這件事的「普及化」是有一定的助益的。先不說中文介面了,光是讓無名小站裡人(不是全部,但是是一大群)開始使用網摘,就是一件重要的事。

最後,網摘師是否主導了社會輿論?我覺得,如果我們會擔心網摘師擁有權力的話,那我們也應該同時擔心像keso那樣可怕的blogger。那才真的叫主導輿論。

只是,就目前而言,我反而還期待網摘師真的能夠引爆某些議題的討論。
豬小草 said…
原來最近還發生這件事阿
CGS said…
其實這中間本來就有很大的模糊空間 ,智邦網摘只是提供了窗口 ,使用者反而會回到了所摘的網站不是嗎 ?

每個人對網路資源本來就有不同的看法 ,就像 Google 在旁邊的側標做生意 ,難道你會禁止所有搜尋引擎帶來的人潮嗎 ?

電腦機器所做的猜測 ,跟人所做的原本就會不同 ,如果 Google 可以 ,當然人也可以 ,只是一般人做的沒有程式快 ,但是分類上可能會精闢一點而已 .
豬小草 said…
對阿,這中間的確很模糊阿。而我覺得模糊的原因不在於著作權法對於「合理引用」的規定,而在於部落格「公開系統、私人領域」的性質。

當一般人不清楚網路特性、不瞭解相關法律、不懂得透過技術保護自己的文章時,而只是單純地視部落格為自己的私人空間(或者說,日記),任何引用、網摘、聯播,即使是摘錄者覺得在「合理使用」的範圍內,但是情緒上,仍是覺得是不請自來的,不是嗎?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會禁止GOOGLE將我建檔、不會禁止智邦網摘師摘我的文章;甚至,除非轉貼要先問我之外,人們要引用、摘錄、聯播、轉寄都不用先問我。但是這不代表每一個人都同意這些行為阿。

所以(這點是回應ROACH的),如果說網摘師有任何的道德壓力,絕不會是因為他們有領取稿費,而是因為他們總是要戰戰兢兢地想:「我可以摘錄這篇文章嗎?作者會想要跟那麼多人分享他個人的想法嗎?」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要去批判網摘師,更不是要去鼓吹一個「處處設限」的網路生活。只是我們不可否認,任何方便好用的工具都有其非預期效應。石榴放蕊的關站、香港M的關站,就是最好的例子。
Anonymous said…
嗯,剛看了一下,感覺MyShare網摘師的網摘品質並不高,有些摘錄說明只是抄文章開頭,也有很多是直接摘新聞,覺得這樣的東西,好像沒有特別再一個平台摘出來給大家看的必要。至少對我個人而言是這樣。

而且不清楚的是,為何所有的網摘文章的url都是http://digest.url.com.tw/clickcounter.php?id=4248呢?(4248應是文章代號)這背後是做了什麼事情啊?
豬小草 said…
好不好看?有沒有必要?這些問題其實都還蠻見仁見智的,而且也跟我們的閱讀習慣有關。比方我自己比較常看的就是KUSO(而且是®凱洛KUSO™),評論偶爾看;其他類型的就沒在看了。反正,覺得不好看就甭看嘛,網路上好看的東西那麼多,是吧?

至於你提到網址的問題,我只知道「MyShare@URL」跟「MyShare網摘精華」兩者的網址不一樣。至於為什麼不同,或者為什麼後者的網址長那樣,就不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