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十月吧,就開始斷斷續續聽到在之前聚會的教會的長執與牧師之間,因為「要不要讓年輕同工擔任教會執事?」而有些爭執。提案的牧師希望能讓年輕同工加入長執會,好更積極推動教會事工;而現任長執則多半認為這些同工太過年輕,貿然改選不好,應該從加入同工會開始見習起。這件事後來因為年輕同工不願參選而劃上句點。不料,幾個月後,牧師決定離開教會。雖然三月底事情似乎有轉機,但由於四月初長執會否決牧師「讓年輕同工加入長執同工會並擁有提案投票權」的要求,因此牧師還是決定離開了。如無意外,幾位核心同工也會跟著牧師到新教會去。
由於已經離開那教會,因此無從得知當中的提案細節與雙方互動。但是從我自己的觀察來看,這樣的結果卻似乎是難以避免的。畢竟,當整個教會分成「家庭導向」與「事工導向」,並且兩派之間無法建立關係與交流時,任何一個改變現狀的提案,其實都會動搖雙方本以薄弱的信任基礎。
老實講,牧師最後那個「讓年輕同工加入長執同工會並擁有提案投票權」的提案,其實在我前年出國前就已經跟牧師還有傳道建議過了。當時我的想法,是想透過讓年輕同工參與長執會,讓長執不致覺得其與教會事工無關,並且也讓年輕同工知道教會實際的運作情況。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得到牧師跟傳道的肯定;他們認為,同工可以列席長執同工會就已經足夠了。不過,現在看來,是不夠的。
良禽擇木而棲、牛羊逐水草而居,教會裡總是有人來來去去。只是,我們多少要知道離開的原因,否則,就枉然走過這遭了。
由於已經離開那教會,因此無從得知當中的提案細節與雙方互動。但是從我自己的觀察來看,這樣的結果卻似乎是難以避免的。畢竟,當整個教會分成「家庭導向」與「事工導向」,並且兩派之間無法建立關係與交流時,任何一個改變現狀的提案,其實都會動搖雙方本以薄弱的信任基礎。
老實講,牧師最後那個「讓年輕同工加入長執同工會並擁有提案投票權」的提案,其實在我前年出國前就已經跟牧師還有傳道建議過了。當時我的想法,是想透過讓年輕同工參與長執會,讓長執不致覺得其與教會事工無關,並且也讓年輕同工知道教會實際的運作情況。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得到牧師跟傳道的肯定;他們認為,同工可以列席長執同工會就已經足夠了。不過,現在看來,是不夠的。
良禽擇木而棲、牛羊逐水草而居,教會裡總是有人來來去去。只是,我們多少要知道離開的原因,否則,就枉然走過這遭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