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仔說:衝突、妥協、(我)進步

吃完晚餐,到金石堂翻雜誌。這一期的數位週刊又在講web 2.0(奇怪,這麼愛講web 2.0,怎麼自己雜誌社的網站還那麼1.0?好歹人家天下象徵性地在樂多弄了一個BLOG)。當中有一個專欄作家感嘆台灣這幾年來的網路產業在web 2.0浪潮中缺席,只有無名獨撐大局,文末並且期待台灣能夠重拾過去華文流行文化領導者的角色,在web上開創新局。

這樣的感嘆,挺常見,對無名的讚嘆,也時有所聞。只是看在我這個離開無名而棲的使用者來說,實在是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Mr.6說:「台灣的網路使用者對無名小站向來是敵意多於善意、排斥多於包容,一邊享用它的便利,一邊又對它採「最高道德標準」」,我卻認為這樣的講法其實是把那些付錢給無名的VIP會員,當作是不存在的第三者。

事實上,無名呼楞會員與支持者的事情,實在是罄竹難書,也飽受質疑(12),但無名總是以交替使用「我們是學生」與「台灣人走出去」這兩種論述,迴避問題、推卸責任。

而其中又以「無名大戰Hinet」最為經典。

簡單的說,自從無名搬出交大,並落腳Giga以後,無名的頻寬速度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畢竟,它是個靠美女圖起家的公司。而面對使用者對連線速度的抱怨,無名不但把成本考量說成是Hinet對它的打壓,甚至號召鄉民「一人一通、打垮Hinet」。基於網路族群長久以來對中華電信的厭惡與不信任(雖然大家分不太清Hinet跟中華電信有什麼差別),以及「學生創業」的良好形象,這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最近,連線速度這問題又出現了,更複雜的是,無名這次不再鼓勵鄉民抗議,而是鼓勵鄉民改用台灣固網的ADSL服務,並以一年的金卡會員資格為誘餌。這樣的作法當然被人質疑是在強迫推銷台固。甚至,還有人找到讓Hinet用戶也可以快速開啟無名相簿的PORXY,並且也拿出數據證明這種作法是最合理的。當然,對於這些質疑,無名一貫否認到底。

chd1005,這位找到PROXY的使用者,在與無名客服爭論的過程中有這麼一段話:
頻寬本來就要錢,要架網站本來就要花錢買頻寬,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啊!無名向VIP收費,錢要花在刀口上,第一順位應該是購買對外的頻寬,而不是其他附加功能。
我想,這句話恐怕是簡董在經營無名時的罩門吧。圖片、音樂、影像,這些無名所提供的服務,哪一個不需要有穩定的連線品質呢?只是當無名小站連圖片+文字都跑得氣喘吁吁時,就貿然的提供音樂、影像的服務,也實在是夠大膽啊。

還是說,簡董的思考方式與經營策略就是:衝突、妥協、(我)進步?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這次的「台固事件」裡,無名親衛隊已經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付費會員不斷的要求無名去盡它作為一個網路服務提供者的義務--與Hinet談判、不然換機房、不然改程式--而不是去鼓勵會員換ISP服務。

這樣的要求是高道德嗎?一點也不。這是在捍衛一直被忽略的會員權益啊。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在有名的無賴大站對頻寬問題的回應裡有提到一件事, 就是[ISP之間的 peering 收費比的是誰的 content 流量多, 今天 Hinet 很明顯的應該付錢給 Giga, 但Giga說不用錢 free peering. 但Hinet 卻反過來向 Giga 要錢, 而且一個月算起來幾千萬的天價]
這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呀?
豬小草 said…
這問題有點複雜。癥結點在於中華電信跟Hinet雖然在營運上是兩家公司(前者作基本線路、後者提供ISP服務),但一方面網友不會去細分這兩者的差異,老是把他們混在一起;另方面,中華電信公私兼營的角色也老是霸著用戶迴路不開放,ISP業者抱怨也多

可是,無名的回應方式卻是利用這個複雜的關係打混仗,把中華電信與GIGA之間的問題導成是HINET與GIGA之間的問題,然後順勢要使用者為了速度快去改用台固。

這點在這討論串中也有人說了

「hinet 是 isp , 而無名是網站, 如果無名是向hinet 買頻寬是8M, 那麼他的頻寬就是固定8M對外, 跟 hinet 願不願意加頻寬是沒關係的, 例如無名是 上傳 8M, 那麼當他的頻寬滿載時, 那麼大家都要排隊了。你家連到 hinet 的頻寬是 8M/512k 那麼表示是你的線路到 hinet 主機的頻寬是 8M/512k, 而你是透過 hinet 向無名索取資料, 這時就要看無名的流量了」。

你應該也看到了。

至於無名客服的回應,其實也很妙。GIGA說兩免,可是HINET說:「你來的根本都是垃圾,憑什麼收錢?大家還是照帳算!」而無名就在旁邊說:「鄉親啊,你看HINET多鴨霸啊!!」

老實講,我覺得簡董的經營方式根本就是一個耍賴的小孩:收錢了,卻不能,甚至不肯,保證用戶權益不受損。

如果你今天在遷出交大的一開始,因為成本考量,租不起HINET機房,而必須搬到GIGA。好,那就這樣做,但是作之前你得算清楚這中間的利弊得失、用戶權益要怎麼訂啊。草創之初有問題,用戶可以相忍為無名,但怎麼創投來了、廣告收益來了、VIP付費來的,使用者的連線品質卻越來越糟呢?說穿了,還不是因為想急著擴張服務(音樂、影像),然後不想把錢(或者技術)先用來把機器用穩定嗎?這種態度,從無名在交大就是如此;每次都是錢收了去擴張服務,而不是先去穩定原有的服務。

然後,在交大說系上打壓我們,出社會說HINET打壓我們。當自己還是學生、當無名是公益團體嗎?

中華電信當然是一隻大怪獸,無名也有權就自己公司的發展方向來衡量主機要放在那個機房、什麼時候提供什麼服務。只是這種打混仗、蠱鄉民、裝可愛、數鈔票的經營方事實在是讓人,呃,讚嘆啊。

憑簡董這種經營手法,要在中國網路市場闖出一片天地,想來是很容易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