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主義:如何從地方的類型轉變拉出整體的歷史視角?

上午,到好久沒去的山豬窟一趟,還書、聽講,準備辦離職。我還沒辦法作最後答辯,只是恢復一個米蟲的身份罷了。中午,跟AKai吃飯,適巧下午論壇的孔誥烽所談的「中國民族主義及其不滿」要拿1980年代的香港(以及1950年代的西藏)作個案,就同香港出生、台北生活的CK聊了一下,也錄了音,以備日後製作節目之用。

下午,聽講。基本上,孔所講的1950年代的西藏、以及1980年代的香港,的確是有豐富的故事可說的(我看James在現場猛打字,或許晚點會補上吧),只是他在開頭所設定的理論框架無法說服我。

事實上,他把中國原有的民族主義(論述)分為父長宗族與多元文化兩種、把從歐洲移入的民族主義(論述)分為公民式與族群式兩種,並且企圖用這兩個軸線撐起一個動態的、策略的、關係性的分析框架,這點我是很同意,也很喜歡的。問題就出在孔的分析視角總是擺盪在中央與地方之間,以致於他要討論的中國民族主義其實是「地方」(或者,嚴格說,邊疆/外地)的中國民族主義,而不是他在開頭(甚至演講標題)所指的—「中國」民族主義。這樣的缺陷致使人們不是質疑他理論與現象之間有斷裂,就是個案本身的比較性有問題。

對我來說,孔在一開始設定的理論框架,以及之後的事件分析,都讓我們看到兩組行動者(中央 vs. 地方;中共 vs. 西藏共產黨/西藏流亡政府、中共 vs. 港英政府/香港居民)之間在「國家治理方式」與「民族主義論述策略」上的選擇、鬥爭,與暫時性的確定,因此,那兩組軸線所構成的不應該是「程度」上的差異(孔的結論作了一個西藏與香港中國民族主義的軌跡線,怪),而是「類型」的轉變;而這類型是由兩組行動者的互動所暫時性確立的。

於是,在這個框架裡,我們可以看到1950年代西藏和1980年代的香港,其「地方的」中國民族主義如何各自出現類型上的轉變,然後,我們再把分析的視角拉到中央,看看中共在這兩個事件(這兩個事件的相同處是:「一國兩制」)裡的治理方式有什麼轉變,最後再論證這個轉變是否體現了中國(全稱的)民族主義的質變。

當然,我這種談法的前提是:國家的民族主義論述總是在「固定邊疆(地方)」的過程中「確認/論述/找尋/確認」自己。

會後跟孔教授聊了一下,他說這個比較框架是文章寫完後才臨時想到的,破綻難免。那,我們就等吧。又,我有錄這場演講關於理論架構與香港歷史的部分,或許會跟CK的部分一起弄成一個節目。等吧。


powered by ODEO

Comments

James W. said…
咦,beta版的沒有開逆向連結?自製trackback:

>>>中國民族主義不是一種,要看他們的策略來看他們的位置。整個過程中,民主派打出第一槍的人現在追求民主派,在這種論述中發現他們位子的變化,出現了變化的軌跡。<<<

from Island Republic
豬小草 said…
好像是上次不小心關起來了。已開啟。倒是你這個留言最後附的那個連結,怪怪的耶;不會連到你的BLOG,而是連到別的網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