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輪到你了

BusinessWeek這篇「Learning, and Profiting, from Online Friendships」讓我有很多想像,不過不是在想怎麼把好友名單轉成獲利來源,而是這段話:
Duncan J. Watts, a Columbia University sociologist now on leave and heading a research unit at Yahoo!, marvels at the change. "When I started network research 12 years ago, we had virtually no data," he says. Now he and his team can study the network behavior of 295 million e-mailers and legions of the 200 million Facebook users. For social scientists, Watts says, this flood of data could be as transformative as Galileo's telescope was for the physical sciences: "It gives u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our world and ourselves."
是啊,當網路走到社會網絡這步時,的確是社會學家該做些事情的時候了。更何況,就算不是用資料庫作網絡分析,都可以像Liz Pullen那樣,從觀察中歸納出不少有趣的面向了。

The Sociology of Twitter, Video Interview with Liz Pullen from ReadWriteWeb on Vimeo.

Comments

你說的沒錯!我深有同感。

不過這裡有兩層次的問題浮現:

第一個較簡單的層次,就是誰有這些資料access的問題?是否這類研究的崛起,在知識權力結構上只是再度鞏固北美的霸權?

第二個比較麻煩的層次,就是在所有社交網站上能被紀錄的資料,都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該網站「設計容許」的互動模式所框限。其所展現的,是在程式/網站環境中「容許」、「型塑」、甚或「創造」的社會互動模式。

在此,社交網站作為一個崛起的社會現實場域,自有其研究價值。但要從這裡找出一些社會互動基本模式,外推到網外世界,會有很多邏輯上跨不過去的陷阱。

光是方法論,就有的爭辯。
Andrew said…
同意曾大的看法

當然社交網站的好處就是讓過去網絡的匿名性,變成可辨識,因此對於使用者在網絡中的行為與現實中的行為提供比較的基礎。

不過問題還是要研究的議題是什麼以及現有的網絡研究法是否可用,特別是互動模式中,可能會運用到角色的分析,只是這部分的變異更大。

另外對於網絡動態的使用工具與理論發展,也可能限制研究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