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這次他所講的題目就從民族主義轉成香港的民主化與公民社會了。
乍聽之下,孔教授這次的演講比較發散(不知道是不是跟用不熟悉的普通話演講有關),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先前發散的議題逐漸聚攏在香港的一個特殊性上,那就是「離岸性」(offshoreness)上。
香港的離岸性,不只是在地理位置上的離岸,並且是在政治經濟上,因為中國、英國、美國等強權共謀妥協制衡所生產出來的特殊空間。有趣的是,對孔誥烽和葉蔭聰來說,香港的這種離岸性雖然看起來是受到中國所限制的,卻也為中國內部提供了一股「離岸公民社會」的力量,默默地在催化著中國社會的改變。
當然,香港民主運動最後的結果如何,還有待持續觀察,但「離岸性」的確是一個有趣的觀點,並且讓人連想到過去對於「租界/啟蒙」的討論,以及「邊陲/核心」權力關係的反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