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設計跨域專長:圖像、流向、重新設計


幾年前,台灣各大學流行開各種「跨領域學分學程」,設定一個學習目標,整合不同系所課程,試圖在既有系所體制外找到一個讓學生培養跨域專長的可能。但維持一個學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實在是個負擔,外界風向變化之快又讓常學程顯得古板,因此除了「訂單式就業學程」外,這幾年不是流行三門課組成「微學程」,就是籌備事後追認式的「跨域專長認證」。

台大的「社會設計跨域專長」就是其中之一。


老實說,這樣的課程設計乍看之下真的不吸引人,即使看過計畫書,也很難理解課群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幾天,參與了課程會議,了解了其他授課教師的課程想像,我覺得這跨域專長的課程地圖也許應該換個方式理解。


首先,在L1,基礎知識是重要的,而設計思考類的課程旨在鼓勵學生走出系所同溫層,因此應以一學分的工作坊課程為主,設計思考、設計未來、參與式設計、田野工作坊,甚至審議民主工作坊都可以歸在此類。

其次,在L2,社會設計類課程應該作為「社會學研究法」與「設計方法」之間的橋接,這在過去長腳開的「社會設計:理論與方法」以及我的「社會設計導論」都有這想法吧。而設計方法類的課程除了D之外,圖資系、土木系、資訊系、管院,應該都還有拓展空間。

最後,在L3,總整課程應該與其他議題課程有更好的連結方式。鑑於負責老師對於課程想像是一個「學生帶著想法來的studio」,我大膽建議把這門課開作是一個「外掛練功房」的課程:修課同學必須修過L1設計思考類、L2社會設計類課程,且修總整課程的同一學期也正在修L3某議題設計類課程。我的想法是:
  1. 作為總整課程,應該要求同學已經有一定基礎,否則就失去總整的意義。
  2. 同學不用每個課程都想不同的提案,卻能針對某個議題同時進行「理論」與「提案」的激盪。
  3. 老師的角色能更像一個mentor,符合他對自身的設定。
類似的課程設計,其實在我與市長參與無邊界大學計畫時就進行過,就是「都市實驗室」。我們當時的做法是要修過計畫課程的同學先帶著提案來,我們花一個月做基礎討論,然後針對他的提案媒合適合的校外組織,讓他帶著修改後的提案與問想法,長期參與對方的組織活動,從而修改提案、反思理論。得到2019年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的鄭佩宸2017年就是因著這門課,參與了特公盟的華山公園改造案,並開始了他的田野。2018年也有護理所的同學帶著他們在參與式預算中的提案來課堂,與大安區公所就成功國宅的長照據點改造方案進行合作。

當然,我所說的只是建議,執行方式當然得看社科院的支持程度,以及社會系老師最後的課程設計。不過,在這重新設計的提案中,有些議題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首先,是學生的修課流向。在原有的課程地圖中,L1、L2、L3表面上是一個從基礎到深入的疊加,但其對學生流向的想像則是「涓滴理論」,也就是我們先在大班課中撒種子,經過一層一層地掏選,最後也許只會有少數同學撐完這歷程,那他們就是人類補完計劃中的新人種。然而,我在過去執行跨領域課程計畫時卻發現,老師們總是習慣設計一個「基礎、進階(跨領域)、實作」的課程架構,但學生選課不是如此,他們往往是從進階的跨領域課程進入,然後有的往下修其他領域的基礎課程,有的往上修實作。所以,也許我們應該試著把跨領域課程成為學生進入這個真實問題場域的入口,然後讓學生在這計畫中發展自己。

其次,是校際的合作限制。明眼人應該一眼就看出來,課程中設計部分應該還能加強,L1設計思考課程較著重於流程如何運作及背後的原理,L3議題課程雖然與與實務面有所接觸但仍顯表淺,缺少L2的設計方法,多少會讓設計提案差那麼一步。只是,放眼台灣,除了東海、輔仁因緣際會同時有社會學系與設計學院,實踐工設很有遠見地聘了社會學者參與教學外(aka DxS Lab),大多數的大學與系所都很難同時擁有「社會」與「設計」的專業師資。台大也是如此。然後,受限於跨域專長認證課程必須要以本校課程為主,即使台大與台科大之間有校際選課合作,我們也無法藉此擴展「設計方法」的課程。反之亦然。當然,對於「社會設計」是否一定要以社會科學與設計學院為骨幹仍有所爭議,但‪我覺得就像當年在談「公民記者」時,太多人把重點放在「公民」,忽略了記者所需要的專業能力,直等到這幾年,人們才意識到記者的重要。社會設計也是如此。我們越是在此刻鼓吹多一點社會,越會在日後希望多一點設計。誠然,當年強調公民,現在強調社會,都有其時代背景,但別忘了我們重音往前的目的是要改造後者啊。

最後,是參與的學生圖像。在跨域專長辦法出來後,我聽過不少學生表示專長認證過高的學分數讓其卻步(尤其是對比經濟系與新聞所),但社會系老師則多半覺得這學分數對一般社會系學生來說實屬一般。但,如果表示卻步的學生不是讀社會系呢?瞧,我們對修課流向的想像限制了我們對參與學生的期待。因為我們是層級式地想像課程,所以我們想像的參與學生往往是本科系的,我們心想只要再給他們加點別的課程就好啦,而且我們喝牛奶還不用自己養乳牛呢。但當實際經驗告訴我們學生流向其實是從跨領域議題課程進入時,我們的學生圖像是否應該有非本科系的期待?課程設計是否能引導他們進入基礎課程?如果一時無法做到,那未來如何落實?

說到底,課程設計最困難也最有趣的地方,是以「流動」來思考不同課程之間如何開啟銜接的介面。因為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與那在實踐中浮現出來的「邊界」。然後問自己:what if.....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