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門基礎課程

近年台灣各大學紛紛推出不分系或跨領域學位學程,鼓勵學生在專題實作中主動探索學習,我所工作的呆大創新設計學院恭逢其盛,推出「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但不同於其他學校以高中畢業生為招生對象,我們則是以大二以上的學生為對象,只要他有一個清楚想發展的專題,都可以用轉系或雙學位的方式修習學程。會做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呆大作為一個綜合大學有相對完整的各類學科領域可以讓學生「遊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學校近年推動的「領域專長」制度讓學習路徑有更多可能。不過,當學生帶著不同專題進到學程,又朝著不同領域開創探索時,學程如何提供一個基礎課程以培養學生所需的基礎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因著這需求,學程中的三位老師合開了一門名為「創新領域基礎」的必修課(以下簡稱「創基課」),希望能讓學生能在進到學程後,先用一學期的時間重新盤整申請計劃書,然後再開始規劃之後的移地學習、專題實作。

雖然說,三位老師都體認到有別於傳統以學科、大學為基礎的知識生產系統,當代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開始浮現高度社會互動的特色,知識的生產不再被侷限於傳統的科學學科中、其生產的地點亦不僅位於傳統的學術組織中,更重要的是,這些知識是在應用的脈絡(the context of application) 中藉著跨科際合作(trans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不斷協商、討論、異質性、反身性地生產出來。不過,要如何讓學生了解這個轉變,進而內化能力,是在教學上很大的挑戰。幾經討論,我們最後以Minerva的Habit of mind與Foundational Concepts為師,重新盤點學院課程的共通語言,然後決定從設計思考、田野思維、共創哲思三個面向切入,分享不同的跨領域研究方法、實踐經驗,以及全球趨勢,好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逐步釐清自己所關心的議題為何?如何研究?理論為何?如何行動?

以下簡單記錄課程執行經過。


主題一: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不可諱言的,「設計思考」是很多人對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第一印象,也是學院課程設計與日常工作上的共同語言。但我們選擇以設計思考作為創基課的第一個主題並不是要複誦「設計思考好棒棒」,而是想從反思設計思考的不足之處來破題,並設定好後續兩個主題的相對位置。

在第一週課程,我從「為何前往現場?」這提問出發,淺介Michael Gibbons的「Mode 2 知識生產」,以及面對衝突、走進現場、接受差異這三個基本態度的重要性,然後讓同學分組組討論「在做專題的過程中,自己與原來系所領域之間在時間、課程、方法、知識、價值上的衝突?」第二週的課程則援引地理學對尺度的討論,指出強調「以人為本」(human-centered)的設計思考有時候卻貼得太近地想鑽到使用者心裡頭去換位思考發掘洞見,卻忽略了那些使用者痛點的癥結,甚至使用者沒有說的、不知道的,有時候是在更大尺度才看得到的事情。最後一週的課程則是以參與式設計為例,提醒學生當因著「以使用者為中心」這句話而將目光放到使用者身上時,別忘了一起連動改變的還包括設計師本身。

這三週的反思,其實是想從「關係」切進去談「專案立意良善,未必能有善終」,進而讓同學看到「切入方法是偏設計或偏研究?」與「我們怎麼想像與使用者的關係?」如何影響專案的進行方式,然後思考自己的專案現在是站在哪個象限?如果想要移動到不同象限時,自己需要的能力會是什麼?內在與外在的衝突又會是什麼?




主題二:田野思維(field study)

除了設計思考,因著食養農創、大學PLUS等教育部教學計畫的推動,以及懷萱這位劇場人類學者的努力,田野研究也逐漸成為滋養學院課程的養分。我們在規劃學程時,也希望學生能夠藉著移地學習「把自己種進去」,進而在專題實作時能「讓事情長出來」。因此,在反省設計思考後,主題二就由「田野思維」接棒。

在第一週課程,藉著期初要求同學對彼此做的秘密觀察,懷萱很巧妙的引導同學思考觀察的重要、視角的對位、單一敘事的危險,以及田野研究為何重要。看著同學熱絡的討論,聽著他們分享著反思,覺得這門課應該站穩陣腳了。 第二週討論的是「田野作為知識生產的現場」,在簡短的開場後,懷萱以學程同學很常交流的「知識管理工具」作為他們彼此練習訪談互動的題目,然後藉著引導討論思考隱藏在訪談背後的議題。到了第三週,懷萱先是從各個民族誌中整理出田野研究的啟動、困難與轉機,然後請學程中五位作過移地學習的學生當受訪者,分享自己在移地過程中的甘苦,再從討論中整理出一些經驗法則。從學生充滿笑聲的討論中,我想這樣的設計的確拉近這些來自不同科系學生的距離,也為主題三共創哲思奠下基礎吧。

有趣的是,因爲主題二上課期間正好是學程提出移地學習申請的時候,因此懷萱也很讓同學藉著撰寫主題作業的時候,思考自己目前打算或正在透過怎麼樣的人//物來準備建立「田野」關係?評估自身在人--境之間的定位以及建立田野關係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與挑戰?




主題三:共創哲思(research through design)

老實說,雖然我們很常在課堂鼓勵學生創新領域、與人合作,但這對學生來說比較像是「抽象」的鼓勵,仍需要「實際」的案例。因此在學院課程中主打互動設計的文傑在主題三就以「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這新興領域的發展過程為例,輔以自身的學習歷程,讓同學思考自己的專題如何發展。

在第一週的課程,藉由認識一個陌生新領域(HCI)的發展與轉變,文傑帶著學生回看自己研究領域經典研究範例或研究主題譬喻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並試著用文章中的分析架構解構自己的研究,提醒同學要透過走進田野看見邊緣、填補理論,同時運用靈活切換尺度、在邊緣上游移的能力去鬆動理論。到了第二週,則是從Royal College of Art在通識教育建議書中所繪製科學、人文、設計三領域之間的關係出發,讓同學思考自己的研究落在哪(幾)個學科領域的邊界?是偏向科學、人文或設計領域的研究取徑?還是需要整合不同研究領域的方法?進而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思考自己的研究,將跨學科的大問題切成可操作的研究方法。到了第三週,則是讓同學反思「我們彼此研究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如同設計研究般思考其他專業與自己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如何在這樣動態的關係中彼此互惠。

最後的主題作業,則是讓學生延續課堂的思考自己的專題是在知識地圖的哪一角?還有哪些知識合作者?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如何透過設計(技術或研究)合作與互惠?並用文字標註簡述圖中有哪些角色?你們之間的協作與互惠關係?彼此給予及獲得什麼?以及預計在專題實作產出的多個研究人造物(research artifacts)有哪些?




到期末:學習計畫

聰明的你或許已經注意到這門課在每個主題結束的時候都有一個主題作業,目的在提醒學生不斷地回看自己在申請書中所提的專題計畫。因此在最後一次上課時,我們要求同學用「一張簡報加上五分鐘口頭報告」跟大家分享他在這門課上的學習反思以及未來半年的學習規劃。我們在這個期末報告上特別重視「邏輯性」,也就是「為什麼以你的申請書為基礎,經過一學期的課程,你會提出這樣的學習規劃?」

這二十幾位同學,有的人是對「創新」議題感興趣而開始研究(藍色)、有的人抱著「創業」精神在動員資源進行專案(黃色),也有人其實以「創作」者的姿態在與這世界溝通(紅色)。我一邊看著他們的簡報,一邊很主觀地把他們放在這四個象限,感覺頗有趣,也挺能反映每個人不同的專案進度。好比說,剛做完(或正要做)移地學習的同學,他們在田野思維上比較會嘗試使用者視為自身專案的參與者。而正在進行專題實作的同學,則會看到他們在共創哲思中所討論的「研究與設計」這軸線上的變化。當然,也有同學正藉著專案的推進來移動自己在象限上的位置,豐富自己的學習體驗。

期末交流當天,23個同學,分成五桌,每桌同學輪流報告完後還有十分鐘小組討論方才同學報告時丟出來的問題,一口氣走完也要三個小時了。雖然累,但挺開心的。



代結語

身為這門課程的主授,一方面對於同學能在短時間的練習中注意到某些重要議題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在過程中再一次體會到共授課程的迷人之處:那就是,我們不只是在議題上找到接合點,在方法上找到相似處,最重要的是在課程設計、架構引導上都能建立一個以終為始、前後呼應的模式。好比說,「圖表」正是這類課程在設計上很重要的基礎介面。三角形、XY軸、2*2,創基課所使用的圖表架構都不複雜,但有用。



而這張相片還有一些我們在課程設計上的小細節。那就是,在懷萱左側的小桌子上,放的是授課教師每週選出跟當週課程內容有關的書籍,我們會在講課時介紹每一本書,同學也可以借回去看。所以,常常會在下課後看到同學一擁而上地翻著書,順便跟老師討論剛剛上課的疑惑。而同學方才整理在小白板上的內容,我們也會拍照後上傳到每一次上課的Dropbox Paper上,一些在上課時來不及討論的議題,甚至老師彼此間的問答,就可以在平台上延續。而同學在寫每個主題的回應文章時,這些討論也會成為他們寫作時可能的出發點。

是的,課程就是設計。

這篇文章簡單記錄了過去一學期三位老師在一門跨領域基礎課程上的努力,而上課過程中如果同學有覺得茫然混沌不知道我是誰我在哪的地方,那一定是我們三位授課老師要修改調整之處。畢竟,從期初的學習風格量表、期中的課堂討論與主題作業,一直到期末的課程檢討,我們留下了許多像小石頭般的紀錄,沿著這些小石頭,我們能找到跨領域的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