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rhol Economy:城市。聚落。弱連帶

晚上在書店翻到《安迪沃荷經濟學:紐約夜店引爆的億萬創意生產線》(The Warhol Economy: How Fashion, Art, and Music Drive New York City)這本書,覺得有趣,但沒時間買下來細讀,只能在書店約略地翻閱。

簡單的說,我喜歡這本書。

作者Elizabeth Currid論證「在紐約,文化產業要比金融服務業來得重要」的方法,頗有其師Richard Florida的味道,但是在田野資料上的豐富,卻遠遠超過Florida。而不同於過去對於時尚產業的研究往往是從文化研究的路徑入手,Currid利用許多我們在經濟社會學中常見的概念(聚落、網絡、外包、弱連帶)來分析時尚,的的確確地把它們當做一種「產業」而非「現象」處理。印象中,Allen Scott的《On Hollywood: The Place, The Industry 》也是從「聚落」(cluster)角度切入談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如何形成,不過兩者之間有何異同對話,就得花點時間去細讀比較了。

在Youtube上找到一段Currid本人與出版社編輯對談《沃荷經濟》這本書:



還有一些相關文章:

Comments

Joseph said…
剛好我也喜歡這本書,理由是充滿小資風味。但是從你以前的作品來看,會喜歡這本書讓我有點詫異。而且你提到了本書論證的方法問題,好像沒聽你說到對於結論的價值取向。

下面是我之前,對於文化產業在紐約巴黎與台北之異同的一點看法:「…跟台灣這些掮客型領導者不同,龐畢度跟密特朗在推動這些計畫時完全沒有「民主」的概念。因為在資本主義運作的社會,所謂的民主就是資產階級利益的展現,在資本主義的尖端,可以發展出紐約的文化,但是資本主義「中段班」的法國巴黎,任令小資產階級去發展「文化」,巴黎就會變成像台北這樣的都市。」
豬小草 said…
一本書會受人喜歡,原因很多。好像你或許喜歡Currid的小資風味,而我卻是欣賞她研究提問以及論證鋪陳的方式。也因此,我更多的注意她研究方法與理論對話的問題,而不是價值取向的部份。

回顧我整理過的都市研究文章,我倒不覺得有什麼好詫異的。